人民網發布《2023內容科技發展報告》 
 
        4月8日,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2023內容科技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人民網研究院編寫的第五本內容科技年度報告,也是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員數字人任智淵、任智妍的首次亮相。兩位研究員數字人在人民網“靈境發布廳”展示了《報告》的主要內容。
 
“靈境”發布版        電子書         簡版

       2023年,以通用型人工智能為引領的內容科技迎來跨越式發展,內容科技持續推進以數字化為宣傳思想工作賦能,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學習貫徹,也不斷催生行業的新應用、新業態、新服務,推動千行百業向數智化轉型升級,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和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內容科技推動內容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內容科技為媒體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的同時,內容行業進一步認識到:輿論影響力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是檢驗一切“新技術”“新平台”“新模式”的主要標准。

1. 大語言模型變革內容行業基礎設施

      2023年,大語言模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焦點,生成式人工智能實現重大突破,為內容生產和人機交互方式帶來重大變革。國內大模型相繼上線,為內容行業提供全新生產引擎。多家媒體官宣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打造人工智能全系內容產品及服務,提升內容供給力和輿論引導力。主流媒體主動構建傳媒大模型,增強智能競爭力,重新定義內容基礎設施。為了滿足大模型發展對高質量、大規模、安全可信的語料數據資源的需求,人民網積極建設“主流價值語料庫”,大幅提高大模型的安全性。

2.平台升級推動內容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方位賦能內容創作、風控、分發、運營平台升級,推動內容產業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內容創作平台,實現輔助寫作、多媒體內容生成、數字人播報等,推動媒體內容生產降本增效。主流媒體打造智能審校平台,提供更為精細、高效的內容風控服務,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檢測工具,推動AIGC安全治理。主流媒體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助力更多優質內容通過人機協同精准推送。依托數字技術為高標准、高質量、高安全的運營服務賦能。

3.應用范式創新催生內容新形態新模式新體驗

      2023年,全新的新聞樣態不斷進入人們視野。虛擬數字人在媒體報道中運用更加多樣化,創新報道形式,重塑生產流程。MR、VR等技術在媒體業務和產品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加沉浸化的視聽體驗。“元宇宙”的大眾認知趨於理性,傳媒業界探索新的“元宇宙”應用場景,在推動虛實交互創新的同時,也拓展了產業邊界。網絡春晚首個元宇宙會場、人工智能晚會等,給觀眾帶來兼具藝術性與科技感的獨特視聽體驗。

 

二、內容科技助力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

1.文娛旅游數智化升級

      2023年,內容科技從剪輯、建模、驅動、合成、渲染等全流程助力智能化內容生產,極大提高內容生產制作效率,賦能數字文娛產業全面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強大的數據處理、存儲和內容生成能力,在影視動漫、網絡游戲等領域廣泛應用。同時,人工智能旅游大模型也優化了智能導游、智能客服等文旅服務,內容科技加速解鎖新型文化消費場景,豐富沉浸式體驗型旅游產品,助力文旅行業快速復蘇與業態創新。

2.金融服務數智化升級

      2023年,內容科技有效推動銀行金融行業商業模式創新,提升運營與服務效率,實現銀行金融服務的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一方面,各大銀行通過移動客戶端(APP)引入場景、內容資訊、產品促銷等內容,為用戶提供各類金融與非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內容科技應用於銀行智能客服、貸款和信用評估、財富管理等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應用,提高了銀行業務處理的智能化和集約化水平。同時,多家銀行布局AI大模型應用以提升金融數字化轉型效率與質量。

3.醫療健康數智化升級

      2023年,各大醫院機構與企業推進內容科技應用,打造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全流程智慧醫療生態,包括新藥研發、健康咨詢、智能約診導診、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智慧病案、康復管理等應用場景。截至2023年10月,我國82.7%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已開展預約診療服務。截至2023年6月,全國互聯網醫院已超3000家,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超2590萬人次。醫聯“MedGPT”、京東健康“京醫千詢”等人工智能大模型也為醫療健康領域賦能,在醫療信息化、輔助診斷、藥物研發等領域實現初步應用落地。

4.教育行業數智化升級

      2023年,教育行業利用內容科技構建虛實融合與跨平台支撐的智能教育環境,實現高效、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助力教學工作減負增效與教學質量提升,促進教育公平。依托教育行業廣闊的用戶基礎以及底層內容資源,“訊飛星火”、好未來“MathGPT”等多個教育專用大模型陸續發布,輔助“應試教育”成為這些大模型的核心功能和應用方向。

5.公共服務數智化升級

      2023年,內容科技促進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智能化、精細化和社會化。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開展的政務服務效能提升“雙十百千”工程,推動解決一批企業和群眾辦事急難愁盼問題,集中優化推廣一批高頻“一網通辦”服務。政務大模型不斷涌現且快速發展,助力構建全面、多維、動態的智能政務系統。內容科技賦能交通管理、氣象預測、地震監測、水利建設、城市運行管理等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數智化升級。內容科技推動社會服務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提高醫保、養老、職工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內容科技助力智慧鄉村建設,智慧平台、AI“新農具”、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應用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賦能鄉村文旅融合發展。

 

三、內容科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 內容版權風險:AI生成物權責不明,加大數字內容監管難度

      以AIGC為代表的內容科技所帶來的知識產權問題更加突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權歸屬存在較大爭議,AIGC內容的責任歸屬也尚未明確,難以清晰界定其追責對象及承擔的責任比例,增加了數字內容版權的管理難度和不良行為的追責難度。這些問題同樣存在於學術和醫療等領域,需要持續細化完善相關法律規制以解決新技術帶來的具象化現實問題。

2.信息安全風險:非法獲取、泄漏數據,加劇虛假信息傳播

      訓練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多來自於互聯網,在未經用戶同意和授權進行數據訓練的情況下,存在非法數據採集和侵犯個人隱私的問題。AIGC與用戶間指令反饋的數據留痕過程,訓練數據導致輸出內容包含個人信息等情況,都可能增加數據泄漏風險。AIGC也降低了虛假信息的生成門檻,加劇了深度偽造內容的識別難度,成為虛假信息的超級傳播者。

3.網絡安全風險:影響輿論認知,降低網絡攻擊門檻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具有操控網絡輿論,影響網民認知的作用。在國內輿論場表現為加速群體圈層固化,加劇群體極化風險。在國際輿論場,人工智能已成為強大的輿論認知戰工具,造成了國際信息環境的污染與失序。AIGC也催生出“一鍵式”網絡攻擊工具和智能惡意軟件,增加了網絡空間安全的不確定性。

4.科技倫理問題:系統性偏見顯著,拉大國際數字鴻溝

      美西方發達國家通過不斷構筑全球數據收集、信息處理、大模型訓練的絕對競爭優勢,形成了“西強東弱”的技術產業格局,極易誘發地緣政治風險、數字平台霸權和數字帝國主義等問題,或將帶來部分人類文明和地域文化的消亡。內容科技的發展進一步拉大了不同國家、不同群體的數字鴻溝,將加大數字治理中的公共倫理困境。

5.技術發展瓶頸:高質量數據短缺,高性能算力供給不足

      當前,內容科技依然存在著技術發展瓶頸。例如,數據集存在數據缺失、數據不平衡等問題,高質量數據將迎來短缺危機﹔高性能算力供給不足,算力資源分配不均﹔人機交互中機器對人類語言理解的准確性與生成能力有待提升﹔擴展現實技術仍存在視角窄、跟蹤弱、反饋遲等問題﹔不同平台、設備、系統間的互操作性障礙,限制元宇宙等技術的擴展性。

 

四、內容科技發展展望

1.AIGC引領內容科技“技術變革”

      隨著深度學習、預訓練模式、多模態等技術的融合與進步,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引領內容科技技術變革。AIGC將成為內容生產的“基礎設施”,催生內容產業領域的新應用、新服務﹔生成即傳播,模型即服務,AIGC對“社會再分工”的影響將日益顯現﹔AIGC的應用普及將加劇人機交互的泛化趨勢,促使數據、模型、業務之間形成正反饋的“飛輪效應”,賦能更多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2.內容科技應用進入垂直化“智能車道”

      內容科技不斷加深行業應用,借助通用大模型能力建設更加專業、適用的垂類、專屬小模型成為行業應用的重要方向。內容科技將作為生產力工具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這就需要防范技術倫理風險,構建和諧的人機生態,也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不斷提高自身在智能化時代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3.內容科技治理傾向“包容審慎”

      內容科技的廣泛應用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引發擔憂,人工智能治理成為國際社會重點議題,各國政府相繼出台法律規制,加強人工智能監管。我國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同時,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管理。此外,完善數據資源體系,推動行業共性數據資源庫建設,建立官方大模型評測標准和測評平台,也將有效助推大模型能力與安全的協同發展。

4.內容科技持續賦能“文化繁榮”

      內容科技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繁榮,同時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科技還將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國際傳播的文化接近性、適配性和精准性,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讓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