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内容科技发展报告(简版)
2023年,以通用型人工智能为引领的内容科技迎来跨越式发展,内容科技持续推进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也不断催生行业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推动千行百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 内容科技推动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内容科技为媒体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内容行业进一步认识到:舆论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是检验一切“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的主要标准。
1. 大语言模型变革内容行业基础设施
2023年,大语言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焦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重大突破,为内容生产和人机交互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国内大模型相继上线,为内容行业提供全新生产引擎。多家媒体官宣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打造人工智能全系内容产品及服务,提升内容供给力和舆论引导力。主流媒体主动构建传媒大模型,增强智能竞争力,重新定义内容基础设施。为了满足大模型发展对高质量、大规模、安全可信的语料数据资源的需求,人民网积极建设“主流价值语料库”,大幅提高大模型的安全性。
2. 平台升级推动内容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内容创作、风控、分发、运营平台升级,推动内容产业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内容创作平台,实现辅助写作、多媒体内容生成、数字人播报等,推动媒体内容生产降本增效。主流媒体打造智能审校平台,提供更为精细、高效的内容风控服务,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检测工具,推动AIGC安全治理。主流媒体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助力更多优质内容通过人机协同精准推送。依托数字技术为高标准、高质量、高安全的运营服务赋能。
3. 应用范式创新催生内容新形态新模式新体验
2023年,全新的新闻样态不断进入人们视野。虚拟数字人在媒体报道中运用更加多样化,创新报道形式,重塑生产流程。MR、VR等技术在媒体业务和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沉浸化的视听体验。“元宇宙”的大众认知趋于理性,传媒业界探索新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在推动虚实交互创新的同时,也拓展了产业边界。网络春晚首个元宇宙会场、人工智能晚会等,给观众带来兼具艺术性与科技感的独特视听体验。
二、 内容科技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1. 文娱旅游数智化升级
2023年,内容科技从剪辑、建模、驱动、合成、渲染等全流程助力智能化内容生产,极大提高内容生产制作效率,赋能数字文娱产业全面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强大的数据处理、存储和内容生成能力,在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领域广泛应用。同时,人工智能旅游大模型也优化了智能导游、智能客服等文旅服务,内容科技加速解锁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丰富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助力文旅行业快速复苏与业态创新。
2. 金融服务数智化升级
2023年,内容科技有效推动银行金融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运营与服务效率,实现银行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一方面,各大银行通过移动客户端(APP)引入场景、内容资讯、产品促销等内容,为用户提供各类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内容科技应用于银行智能客服、贷款和信用评估、财富管理等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同时,多家银行布局AI大模型应用以提升金融数字化转型效率与质量。
3. 医疗健康数智化升级
2023年,各大医院机构与企业推进内容科技应用,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慧医疗生态,包括新药研发、健康咨询、智能约诊导诊、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慧病案、康复管理等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10月,我国82.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截至2023年6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3000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超2590万人次。医联“MedGPT”、京东健康“京医千询”等人工智能大模型也为医疗健康领域赋能,在医疗信息化、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落地。
4. 教育行业数智化升级
2023年,教育行业利用内容科技构建虚实融合与跨平台支撑的智能教育环境,实现高效、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助力教学工作减负增效与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依托教育行业广阔的用户基础以及底层内容资源,“讯飞星火”、好未来“MathGPT”等多个教育专用大模型陆续发布,辅助“应试教育”成为这些大模型的核心功能和应用方向。
5. 公共服务数智化升级
2023年,内容科技促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社会化。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推动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办事急难愁盼问题,集中优化推广一批高频“一网通办”服务。政务大模型不断涌现且快速发展,助力构建全面、多维、动态的智能政务系统。内容科技赋能交通管理、气象预测、地震监测、水利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数智化升级。内容科技推动社会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提高医保、养老、职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内容科技助力智慧乡村建设,智慧平台、AI“新农具”、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赋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三、 内容科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内容版权风险:AI生成物权责不明,加大数字内容监管难度
以AIGC为代表的内容科技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突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归属存在较大争议,AIGC内容的责任归属也尚未明确,难以清晰界定其追责对象及承担的责任比例,增加了数字内容版权的管理难度和不良行为的追责难度。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学术和医疗等领域,需要持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规制以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具象化现实问题。
2. 信息安全风险:非法获取、泄漏数据,加剧虚假信息传播
训练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多来自于互联网,在未经用户同意和授权进行数据训练的情况下,存在非法数据采集和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AIGC与用户间指令反馈的数据留痕过程,训练数据导致输出内容包含个人信息等情况,都可能增加数据泄漏风险。AIGC也降低了虚假信息的生成门槛,加剧了深度伪造内容的识别难度,成为虚假信息的超级传播者。
3. 网络安全风险:影响舆论认知,降低网络攻击门槛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具有操控网络舆论,影响网民认知的作用。在国内舆论场表现为加速群体圈层固化,加剧群体极化风险。在国际舆论场,人工智能已成为强大的舆论认知战工具,造成了国际信息环境的污染与失序。AIGC也催生出“一键式”网络攻击工具和智能恶意软件,增加了网络空间安全的不确定性。
4. 科技伦理问题:系统性偏见显著,拉大国际数字鸿沟
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断构筑全球数据收集、信息处理、大模型训练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了“西强东弱”的技术产业格局,极易诱发地缘政治风险、数字平台霸权和数字帝国主义等问题,或将带来部分人类文明和地域文化的消亡。内容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数字鸿沟,将加大数字治理中的公共伦理困境。
5. 技术发展瓶颈:高质量数据短缺,高性能算力供给不足
当前,内容科技依然存在着技术发展瓶颈。例如,数据集存在数据缺失、数据不平衡等问题,高质量数据将迎来短缺危机;高性能算力供给不足,算力资源分配不均;人机交互中机器对人类语言理解的准确性与生成能力有待提升;扩展现实技术仍存在视角窄、跟踪弱、反馈迟等问题;不同平台、设备、系统间的互操作性障碍,限制元宇宙等技术的扩展性。
四、 内容科技发展展望
1. AIGC引领内容科技“技术变革”
随着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式、多模态等技术的融合与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引领内容科技技术变革。AIGC将成为内容生产的“基础设施”,催生内容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服务;生成即传播,模型即服务,AIGC对“社会再分工”的影响将日益显现;AIGC的应用普及将加剧人机交互的泛化趋势,促使数据、模型、业务之间形成正反馈的“飞轮效应”,赋能更多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2. 内容科技应用进入垂直化“智能车道”
内容科技不断加深行业应用,借助通用大模型能力建设更加专业、适用的垂类、专属小模型成为行业应用的重要方向。内容科技将作为生产力工具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这就需要防范技术伦理风险,构建和谐的人机生态,也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在智能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3. 内容科技治理倾向“包容审慎”
内容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引发担忧,人工智能治理成为国际社会重点议题,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法律规制,加强人工智能监管。我国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同时,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管理。此外,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建立官方大模型评测标准和测评平台,也将有效助推大模型能力与安全的协同发展。
4. 内容科技持续赋能“文化繁荣”
内容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同时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科技还将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际传播的文化接近性、适配性和精准性,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持续推进。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