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研究视点

浅议新闻封面图片的选取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2018年10月12日10:55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通常,在我们未点开新闻链接时,首先和标题一起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图片,可以称之为新闻封面图片。本文就比较常见的封面图片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不同类型新闻封面图片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1、 Logo做封面

很多主流媒体,比如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今日头条等大都选用自己的logo作为每条新闻转发链接的封面图片。有的大新闻和专题策划中相关的几条或者几十条新闻会进行统一的封面设计,设计来源是和专题以及主题有关的内容,表现形式也多是图片加专题文字,同样也可以归纳为以logo做封面。当读者转发新闻的时候,潜在受众就可以很直接地了解新闻的来源,能够很快判断是否相信、是否观看。这对于之前关注该媒体较少的网民,也可以很直观地形成推广的作用。不利的方面是,读者如果被这样的新闻封面图片吸引,往往是基于对于媒体品牌和口碑的认可,要吸引更多的读者,更应该注重的是在标题的设计上下功夫,用标题吸引读者点击,用内容留下读者。这种类型的封面图片更有利于原有读者的巩固,以及一定程度上起到品牌推广的作用。

2、 内容纪实图片

有很大部分媒体的新闻链接封面都是以新闻本身为依据来选取封面图片的,尤其以自媒体最为普遍。现场图片、数据图片、人物图片、风景图片、视频图片以及所有和新闻内容相关的图片等等。此类图片的选择相对来说比较中庸,比较不容易出差错。读者看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去点击新闻阅读,只要话题的热度比较高,一般是可以保证阅读量的。还有一些文章会在封面上采用漫画图解或是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文章的主题,这样的图片比较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但同时,因为新闻链接的封面一般能够展示的空间较小,所以这种包含内容比较丰富的图片,容易失真影响观感效果,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3、 表达情感的图片

除了和新闻内容相关的图片,以情感来吸引读者的图片也很受欢迎。很多新闻封面的图片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情绪,不屑的、无奈的、温情的、愤怒的。这样的图片,明确表现了作者想表达的主线情感,加之以新闻的标题和事件,读者的代入感会更加强烈,更加能够吸引人。图片选取充分结合内容和标题,就能够一击即中,抓住读者的内心。

但是此种类型图片的运用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的新闻报道,大部分的新闻是叙事性的。并且对于敏感话题,选择封面的时候更要充分注意,有的时候会带动网民的情绪,尤其是在有争议的事件和敏感的时间点,如果因此刺激网络舆情的产生也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选取这一类的图片时,要更加广泛地注意舆论大环境。

4、 博人眼球的图片

为了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增加读者的猎奇心理,很多自媒体封面图片的选择可以说完全是和内容、情感都不相关,只是选择了时下被人追捧的人气偶像图片或者干脆是低俗、媚俗的图片作为新闻的封面。这种选择确实是增加了链接的点击率,但由此获取的点击增长是一时的,只是虚假的繁荣。以此为竞争,不断增加封面图片和标题的刺激性,谄媚地追随庸俗、低俗文化的需求,甚至不惜传播网络谣言以产生轰动效应,只会对网络空间造成恶劣影响。其背后反映的是只注重通过吸引眼球带来流量,钻法律的空子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完全没有考虑作为公共平台的社会责任,是必须要制止的一种方式。

二、对于新闻封面图片选取的建议

1、坚持原创,据实为先

近年来图片侵权的纠纷不断,与其使自己陷入侵权的漩涡,不如积极提高新闻图片的产出能力。据实拍照的现场图片或者是精心设计的配图与封面都会给新闻本身带来更多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几乎可以说是双赢的选择。以事实说话,从来都是最有力的。

2、不欺骗、不侥幸

图不对文、题不对文的情况就是对读者的欺骗,用欺骗建立的互动关系必定是不会长久的,投机取巧换来的点击率和阅读量无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不要心存侥幸地去发布一些低俗、违规的图片作为新闻的封面,对于法律的试探损伤的必然只会是自身。

3、牢记责任和使命

在网络发达的社会当中,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成本降低了,但是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责任并没有随之降低。新技术浪潮下的媒体要更加自觉、警觉,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播新闻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事件的报道,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唯有坚持正能量、真诚对待读者,才是新时代媒体真正的安身立命之道。

新闻封面图片可以说只是新闻传播过程当中的一件小事,但是能够反映出来的事情却不小。不论是媒体、政府还是个人,都要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在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既要修饰“门面”,又要注重“脸面”。

(人民网研究院 张旭) 

(责编:尹峥、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