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論策:如何理解馬拉鬆獨特的精神與文化內涵?
——“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之二

今年以來,以馬拉鬆為代表的國內路跑賽事快速回暖,僅中國馬拉鬆信息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已舉辦各類路跑賽事活動500余場,各地賽事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那麼,一場高品質路跑賽事應該什麼樣?圍繞相關問題,人民網研究院近日推出“金台論策”系列視頻訪談“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 第二場,主題為“弘揚體育文化和精神,我們有自信”,邀請2000年悉尼奧運會競走冠軍、中國田徑協會執委、高級教練王麗萍,高級記者、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杰,青年漫畫家、《冰咖漫話》設計工作室創始人冰咖(從靖怡)以及中國田徑協會執委、北京中跡體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杰等專家和行業代表展開討論。訪談主持人為中國馬拉鬆年度人物、人民網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
訪談現場(由左至右依次為唐維紅、王麗萍、譚杰、冰咖、張思杰,攝影:人民網於凱)相關視頻
獎牌各具特色,承載獨特的文化內涵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將全民健身理念和知識融入義務教育教材。打造一批科學健身傳播平台,加大全民健身公益廣告創作和投放力度。發揮體育明星正能量,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實施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加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訪談嘉賓從自身經歷出發,分別展示了印象深刻的馬拉鬆獎牌及賽事文創產品。王麗萍介紹了家鄉丹東的鴨綠江國際馬拉鬆完賽獎牌,其中融入了鴨綠江斷橋等當地標志性建筑、代表友誼地久天長的白鴿,以及象征秋季丹東的銀杏樹。“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歷史都凝聚在這枚獎牌中了。”
2023丹東鴨綠江馬拉鬆獎牌(王麗萍供圖)
王麗萍還介紹了“麗人18”山東乳山女子半程馬拉鬆比賽的完賽獎品,“別具特色的完賽項鏈已經成為乳山女子馬拉鬆賽的標簽。完賽項鏈不僅吸引女性跑者加入進來,也融入了乳山特有的母愛文化和城市形象。”
譚杰展示了他最喜歡的2018年佛羅倫薩馬拉鬆獎牌。該獎牌的底紋靈感來自達芬奇一幅著名素描作品《維特魯威人》,該作品表現了人的身體各部分的結構比例,探索了人體比例的和諧之美,帶有文藝復興背景和佛羅倫薩獨特的城市特色。譚杰認為,一個城市的馬拉鬆賽事獎牌的設計制作要有相對統一的風格和主題,能夠體現當地文化的延續性。他還帶來了波士頓馬拉鬆獎牌和他設計的領跑者獎牌,並分享了他和這些獎牌的故事。
2018佛羅倫薩馬拉鬆獎牌(譚杰供圖)
“作為一名品牌設計師,也是一位插畫和漫畫師,我設計制作了不少跑步文化和城市文化相結合的文創產品。如故宮主題的文化跑文化衫,是以故宮為設計基礎,融入了神武門、角樓等建筑文化元素,用手繪圖的方式傳遞出北京的特色風景和文化。”冰咖認為,一場路跑比賽不僅僅是運動本身,更承載和傳遞了城市的文化基因。在賽事中植入城市文化,能夠提升馬拉鬆賽事的文化品質。
張思杰帶來了蘭州馬拉鬆、雄安馬拉鬆、衡水湖馬拉鬆、鄭州馬拉鬆等賽事獎牌。他特別介紹了基於中華文化開發設計的鄭州馬拉鬆獎牌,獎牌正面中心位置是鄭馬的標志“中”,背面是“百家姓”姓氏貼片。每一名順利完賽的鄭馬選手都可以領取自己的姓氏貼片,貼在獎牌上,即擁有一塊自己專屬的、獨一無二的馬拉鬆完賽獎牌。他認為,獎牌是賽事品牌的一部分,也是跑步文化的延續。
鄭州國際馬拉鬆賽獎牌(攝影:人民網魏青成)
賽事與城市基因融合,馬拉鬆已成為城市精神名片
唐維紅則帶來了三塊對她來說很有意義的獎牌,2018年北京馬拉鬆的獎牌,她的第一個全馬獎牌﹔2019年東京馬拉鬆獎牌,她的第一個世界大滿貫賽事獎牌﹔她還以剛完成的紹興國際馬拉鬆賽為例介紹說,該項賽事也被跑友稱為“文化馬”。紹興有2500多年的歷史,名人眾多,每屆賽事會確定一位紹興籍文化名人作為年度主題人物,今年的主題人物是陸游。因此,今年的賽事獎牌將陸游喜歡的梅花,以及兩首陸游的詩作融入進去,展現出陸游的家國情懷,極具意義和特色。“馬拉鬆賽事不僅有獎牌,還有42.195公裡的賽道,這些載體可承載的文化元素都值得進一步挖掘。”
2023紹興馬拉鬆獎牌(唐維紅供圖)
唐維紅認為,“賽事的組織謀劃可以和城市結合得更緊密,突出差異化。”
王麗萍以山東乳山女子半程馬拉鬆為例表示,作為馬拉鬆賽事的組織者,同時作為女性,她希望通過舉辦一場賽事,鼓勵和帶動更多的女性參與跑步運動,幫助排解來自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從而獲得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彰顯女性的獨特魅力和自信自強的運動狀態。由於乳山擁有豐厚的母愛文化資源,賽事和城市兩者恰好能夠將女性、母愛以及相關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因此這項賽事最終落地乳山這座城市。
冰咖認為,城市馬拉鬆賽事要提煉並深度挖掘城市基因,充分體現文化精髓,突出賽事辨識度,才會被大家記住。
張思杰表示,馬拉鬆作為國際語言,有利於提升城市和國家形象,傳播城市特色文化和特色產業。例如今年甘肅蘭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實施之際發起“黃河馬拉鬆系列賽”。馬拉鬆賽事作為一個傳播力強大的載體,可以助力相關法律的宣傳推廣,號召大眾關注黃河保護。
加強人文關懷和賽事創新,更好滿足群眾多元需求
與國外馬拉鬆賽事相比,當前國內路跑賽事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也存在一些短板。嘉賓們結合國外參賽和考察的經歷表示,可以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等方式,與國際社會加強經驗交流,學習先進的辦賽理念。
張思杰表示,我國部分賽事的主辦方及相關政府部門,對賽事的支持保障力度很大,但發力點過於集中在賽事成績、安保等方面,對賽事品牌建設和民眾需求關注不夠。王麗萍也認為,國內一些馬拉鬆賽事在人性化服務等方面略有不足,過於關注跑者,缺少對城市周邊居民的考量,一些賽事組織不當對周邊居民工作生活帶來較大的困擾。
嘉賓建議,城市馬拉鬆賽事需要改變一些固有觀念和思路,加強賽事創新探索,更好滿足民眾需求。
譚杰以幾乎所有賽事都是早晨7點半發槍起跑為例,提出現在城市賽事最大的問題是千賽一面。他建議,賽事舉辦方及城市管理者應對賽事組織有更多的思路、更多健康方面的考量。如秋冬季節天氣較冷,馬拉鬆賽事可以推遲比賽時間,將比賽安排在暖和的中午時分,而夏季馬拉鬆的比賽時間則可以設置在清涼的早晨,甚至傍晚。此外,他也建議中小城市可以考慮將馬拉鬆辦賽時間放在周六,吸引賽事參與者在當地住宿,完賽后可以更從容地賞美景品美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王麗萍表示,“不少賽事的比賽時間通常是周六一早,有些參賽者可能周五就需要提前准備,包括請假或者踏上行程,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方便就放棄了。那麼考慮到這部分不方便請假或者行程較遠的參賽者,比賽時間改為周六下午是否也可以?”她認為,兼顧到多方利益,大眾會感受到組織者的用心良苦,賽事才會有更廣闊的市場。
張思杰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引導,鼓勵部分賽道不足無法舉辦全程馬拉鬆的縣市,嘗試舉辦半程馬拉鬆、10公裡、5公裡等短距離賽事。”他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馬拉鬆賽事,甚至形成引領世界的賽事標准。
嘉賓們建議,馬博會的舉辦應在吸引更多百姓參與、提升市場化水平等方面多下功夫。
弘揚運動風尚,讓馬拉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嘉賓們認為,馬拉鬆的價值並不局限於強身健體,還代表一種運動風尚和生活方式,具有更多元的文化內涵。“馬拉鬆賽事承載的不只是成績,更多的是全民健身、熱愛運動的一種文化。”
王麗萍強調體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她表示,運動的本質並不局限於強身健體,還能助力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讓他們擁有頑強的品格、積極向上的心態、強大的抗挫折能力,這些品質會讓一個孩子受益終身。“作為一位家長,我希望體育能夠為我們的下一代助力,屆時全民健身才可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國也將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
譚杰表示,“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體育盛會之一,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糧食的豐收,多余的糧食可以用來釀酒,舉辦慶典。這意味著生活水平提高了,體育才得以誕生。” 他表示,我們應強調體育的本真,即體育作為文化、作為娛樂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屬性。體育運動中的對抗性、勝負、榮辱等特性的魅力超越了體育的健康功能,體育鍛煉不應僅僅是為了“獲得健康”。
張思杰也表示,“我很認同一句話——‘讓馬拉鬆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體育能給人帶來快樂,使人體產生多巴胺,可以讓大家在緊張的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解脫,找到自我,找回自信。
此外,對於一些路跑比賽過程中出現的不文明現象,嘉賓建議,應大力宣傳賽事規則,倡導大家文明參賽。“馬拉鬆比賽是整個城市文明素養的載體,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建設的推動力和檢查器。如果做得好,賽事會對整座城市的社會文明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唐維紅則表示,馬拉鬆運動雖然發源於西方,但其精神內涵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相通之處。馬拉鬆倡導的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理念相吻合﹔大禹治水、蘇武牧羊等中國傳統文化中倡導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馬拉鬆運動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呈現和傳承。這些都為我國馬拉鬆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讓馬拉鬆更好地詮釋體育精神、弘揚中國優秀文化、促進文明交流與互鑒,我們有自信!
她還介紹了前不久為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由中國駐東京旅游辦事處及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辦、人民網日本公司協辦、中國駐日使館及日中友協支持的“2023美麗鄉村——中日青少年歡樂跑”活動,在日本神奈川縣南足柄市成功舉辦。來自暨南大學日本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等學校的100余名中日青少年在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剎——大雄山最乘寺中攜手奔跑。當天還舉行了中日青少年聯歡交流會,大家共同欣賞中國書法和茶藝表演,增強了中日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唐維紅認為,馬拉鬆等路跑賽事是加強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很好載體和橋梁。
她表示,人民網希望進一步加強與各方的合作,以馬拉鬆、以體育為紐帶,為中外交流合作貢獻更多力量。
相關鏈接:
金台論策:如何理解馬拉鬆獨特的精神與文化內涵?——“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之二(視頻)
金台論策:馬拉鬆熱潮下,一場高品質賽事應該什麼樣?——“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之一(文字版)
金台論策:馬拉鬆熱潮下,一場高品質賽事應該什麼樣?——“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之一(視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