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金台论策

金台论策:提升战略价值认知  推动数字体育规模化发展

刘珊、廖灿亮
2022年09月30日10:2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数字体育是体育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是数字经济发展在体育领域的重要表现,对于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网研究院近日召开“数字体育发展趋势”研讨会,围绕我国数字体育的市场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与智慧城市建设一体联动等话题展开讨论。

数字体育新场景、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体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打造全民健身服务“一张网”,到体育场馆等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再到在线健身、虚拟运动等新业态的涌现,数字体育正在多个层面全面发展推进。

数字体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为发展数字体育提供了制度支撑。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首次针对体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体育的创新发展思路。今年7月7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 激活力的工作方案》再次提到,加快体育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体育。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信息规划和标准部部长阳琳赟介绍称,继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后,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陆续出台了地方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其中均包含体育信息化或数字体育的规划建设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建湘表示,当前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表明,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要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未来数字体育产业会实现更高水平的突破,和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新场景、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体育面临发展新机遇。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认为,当前,体育不断向乡村旅游、电子竞技、娱乐、消费等场景拓展,“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体卫融合”、“体旅康养融合”等蔚然成势,跨场景应用成为数字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5G、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体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化运营、在线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体育直播、电子竞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智能制造、智能可穿戴设备、“互联网+体育”等新产品逐渐落地,数字体育面临发展新机遇。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行业数字化方案总经理孙翔云提到,从数字体育产业发展业态来看,不仅涉及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竞技赛事,同时也包括基于生活方式和全民健身理念的面向大众的数字体育内容。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给数字体育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力,目前5G网络已广泛应用于体育服务场景,呈现出线上化、智能化、社交化、沉浸化和数据化的特点。

例如,北京冬奥会期间,依托超高清视频、云游戏、视频彩铃、云VR等,“5G+全体育”助力体育赛事实现全场景传播,给观众打造沉浸式的智慧观赛体验;又如,通过数字化孪生技术,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数智分身MEET GU走进演播室,完成滑雪赛事解说、播报及场景电商的虚拟互动,实现与用户的隔空互动,带来实时互动体验。

未来,元宇宙也能够为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提供支撑和服务。孙翔云介绍,基于元宇宙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进一步将线下的比赛移植到线上,既实现了比赛场景的创新与融合,还可以通过吸引消费者购买运动周边产品等体育营销打通线上和线下,打造出一系列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北京凯利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刘建宏表示,在智能技术和服务系统的加持下,各类体育赛事直播及视频编辑的智能化成为可能。一台笔记本电脑承载起过去一辆转播车和电视台导播间的功能,一键启动直转播系统,就可以实现体育赛事的直转播操作,大大降低了赛事转播的门槛,也实现了体育赛事传播的轻量化升级。智能化的音视频剪辑服务能够非常高效精准地为每个运动员提供个人比赛的精彩画面剪辑,这在传统技术背景下是无法想象的。

数字体育有待基础夯实、模式创新与规模化发展

数字体育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位嘉宾表示,数字体育场馆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等数字体育的配套设施尚未跟上,场景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谭建湘认为,数字技术在当前体育系统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体育领域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发展数字体育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以体育场馆为例,目前全国大大小小几百万场馆里,多数是钢筋水泥的静态装备设施,很少有智能化的动态设备,无法广泛服务大众需要。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结合冬奥会技术创新等案例表示,从办赛角度,目前很多数据可以从场馆运行信息中自动获取,但获取数据后还需要有应用和分析。这需要首先从组织一届赛事的需求角度,提出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建立模型获取相应的数据来解决它。目前在这些模型的建立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研究得还不够。

雪族科技CEO、极酷运动创始人侯丽琼也表示,目前数字技术在体育领域落地仍存在一定困难,场馆的标准化、场景的信息化、物联网联通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场景与商业模式创新仍需长期过程。与会专家结合虚拟运动发展进行探讨。侯丽琼认为,从用户需求来看,虚拟运动市场潜力无限,目前市场对虚拟场景、元宇宙等虚拟现实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升,不过虚拟运动的发展仍要经过几个阶段。一是技术上的进步与成熟,包括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二是明确运动赛道与场景着力点,创新商业模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体育金融研究中心总监王浩羽认为,虚拟运动目前还是一种比较低频的娱乐休闲活动,疫情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其发展。即使疫情结束后,线上竞技的模式也是常态,但它只会作为真实比赛的补充,无法与真实的比赛形成替代关系。因为虚拟运动相对于线下来说,体验会打折扣。当前虚拟运动有两个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技术仍需提升,虚拟的体验感较差;二是设备成本仍然较高。

数字体育行业基础仍需夯实。王浩羽认为,职业体育创新生态亟待重建。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投资热度冷却,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职业体育生态遭到破坏,无法依靠赛事组建稳定的资金链,整个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培育,数字技术创新的空间也受到影响。

数字滥用等威胁影响市场规模扩展。谭建湘表示,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和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部分数据泄露问题会影响数字技术应用的效果以及数字经济规模的扩大。因此仍需完善法律保障,综合考虑信息保护与技术应用的平衡。

提升数字体育战略价值认知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对于未来数字体育的发展方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从政府端、供给端、消费端等多方着手,明确数字体育发展的战略意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

提升全行业对数字体育战略价值的认知。阳琳赟提到,认知比具体实施更重要,要认识到数字体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也不是一个建模的特定场景,而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一个覆盖体育发展全领域、全场景、全流程的再造与创新,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推动认知的落地,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认知和新的实践。

积极服务群众体育发展新要求。阳琳赟提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群众体育与社会建设的统筹推进,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新阶段、群众体育发展的新要求。建立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全国社区运动会服务系统等,为百姓提供便利高效的国民体质监测,为青少年提供体育培训等服务内容,同时普及科学健身的知识和健身方法,增强智能体育等多元化的休闲体验,应该成为未来数字体育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同时,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体育强国的关键指标,应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驱动竞技体育发展,推动竞技体育的数字变革,打造一批“训、科、教、医、服”智能化集成一体的科学训练基地,同时要利用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科研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备战创新实验室,加快智能化体育装备、训练器材、体育装芯片等研发来支撑科学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体育全过程数字化升级。

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强标准建设。谭建湘表示,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领域都涉及政府管理。引入新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对体育运动的管理水平,加速体育领域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阳琳赟认为,数字体育发展应该以数字化建设提升体育治理水平。一是提升体育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的建设与运营能力,实现体育治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二是完善体育服务平台建设,集约整合体育服务资源,促进一体化建设;三是依托互联网+体育监管系统,及早发现和防范苗头性问题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四是构建数字体育智库,汇聚相关院校、科研机构、资深专家的各种资源,为体育治理提供决策咨询。

此外,数字体育领域缺少基础性、通用性的标准体系,也缺少前瞻性、引领性的指南标准。针对此类情况,专家建议应加大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明确底层设计的需求,出台诸如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体育赛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从而为数字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数字体育消费模式,引导技术服务用户。孙翔云认为,数字化、元宇宙这些概念与技术虽然热门,但技术应当永远为场景、为需求服务,用户需求始终是技术落地的抓手。对于用户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对观赛的需求、如何将线上与线下的场景相连接,打通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道路。应当基于现有的算力网络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新的生产消费模式,提升互动体育的服务质量,推动数字体育消费。

谭建湘建议,发展数字体育是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消费包括体育用品消费、体育参与消费和体育观赏消费三类消费,需要企业、经营商、服务商、媒体等从供给端发力,并引入其他社会资源,不断开发各种产品,提升场景的体验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加强数字体育与智慧城市建设联动。多位专家肯定了数字体育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互补作用。王浩羽认为,数字体育应与智慧城市联动起来。城市基础设施包含步道、健身路径、体育公园、健身房、社区运动场馆、办大赛的大型场馆等。数字体育中的一些概念本身就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例如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公园、智慧场馆等。反过来,城市的交通道路、水系以及其他非体育的、绿化的公园,也大多是市民健身活动的场地。所以两方联动的思路在于,一方面体育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智慧服务,另一方面城市设施和运营系统也为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

喻红也认为,城市交通能够为赛事提供服务,但交通体系如何和城市的服务体系结合,还需进一步研究。

促进行业多主体协作,畅通交流渠道。与会专家认为,发展数字体育,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元的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要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

王浩羽提到,当前一些国家会给体育赛事配套体育科技或数字体育交流会,讨论技术与体育的融合发展。国内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赛事之后,联合赛事主办方、地方政府、主流媒体以及研究人员举办小型论坛,基于具体项目与赛事,探讨数字化升级的可能性和机会。 

 

相关阅读:金台论策:增量市场机遇巨大 智能体育产品亟待升级换挡

(责编:王媛媛、刘志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