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网热点问题 看大咖如何选择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今日上午,由人民网主办的“2024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在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举行。会上,由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廖灿亮主持“大咖的选择”环节,多位学界与业界专家就智能互联网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2024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大咖的选择”环节
AI手机与AI PC 谁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入口?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黄韬选择了AI手机。黄韬认为手机更具便捷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通用性和适配性会更强。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改变人机交互形态,或将出现新的混合终端形式。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魏振水指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PC的贴近性和适配性更好;而在教育场景之外,AI手机更具多功能性,更方便。无论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特别是垂直类大模型,都只是一个工具,应当服务于人的学习和人的发展。
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董事长智振选择了AI PC。智振表示,AI PC将先于AI手机落地,目前AI PC大模型已应用于教育、工业等多行业领域,其价值更大。未来手机的形式或将消失,但PC端依然会存在。
2024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大咖的选择”环节
“选择退出”与“授权” AI大模型发展应该采用哪种机制?
目前AI大模型训练普遍采用“选择退出”模式,即默认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所有素材可以用于模型训练,如有异议,则需在规定时间内选择退出。这保证了AI创新发展,但也带来了版权争议问题。对于新的大模型训练,应当选择“选择退出”机制还是“授权”机制?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指出,“选择退出”机制会使AI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需要树立系统观念,从法律制度安排和国家战略设计层面综合考虑AI产业的发展。
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冬明表示,当前我国大模型数据训练的“选择退出”机制是既定的,互联网上的数据绝大部分被直接用来训练模型,需要关注的是数据脱敏和数据隐私,做到相应的保护。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选择了“授权”机制。赵瑜认为,我们的产业是受到版权保护的,人工智能对行业的颠覆是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下的。需要平衡发展和治理两个维度的需求,在未来采取相对趋严的“授权”机制可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更安全的选择。
2024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大咖的选择”环节
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 谁将成为AI全面落地的下一个“风口”?
智振选择了人形机器人,指出智能汽车很快会实现,汽车本身也是一种机器人。而未来将会有三百亿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助理,人工智能领域会出现类似于人形机器人的原生产品,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
赵瑜选择了智能汽车,指出智能汽车已经成为非常大的风口,我们可以感受到智能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人形机器人的人形可能存在机器代人等伦理问题,事实上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领域已经应用的机器人并不是人形,但依然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黄韬表示,智能驾驶目前已经开始落地,未来在非限制道路上的拓展,以及在面向共享汽车出行的产业经济生态方面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如果实现,人类交通出行将迎来巨大变化。而人形机器人从研发到应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形态可能不局限于人形,或将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是国家的重点战略之一。(冯雯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