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金台論策

金台論策: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什麼?

——第二季“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之五

彭琪月
2024年08月05日15:56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小字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改革完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馬拉鬆運動參與面廣、影響力大、產業鏈長,在服務全民健身、賦能地方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11月,人民網研究院推出“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第一季,產生強烈反響,發揮了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2024年1月,人民網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路跑賽事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首次提出“路跑賽事高質量發展評估指標”。

2024年上半年,馬拉鬆賽事熱度持續攀升。為進一步深入探討相關話題,人民網研究院日前推出“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視頻訪談第二季。

在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方面,馬拉鬆運動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路跑在運動特性、在文化精神層面具有哪些獨特特征,值得深入探討。

圍繞相關問題,人民網研究院近日推出“金台論策”系列視頻訪談“中國馬拉鬆,何以高質量”系列訪談第二季,第五場主題為“關乎文化: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什麼”,邀請金色山谷體育創始人運艷橋,北京醫院主任醫師、心血管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心內科黨支部書記汪芳,深圳淳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淳,特步跑步發展中心副總監施學煉,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高級研究員劉鵬飛等專家和行業代表展開討論。訪談主持人為中國馬拉鬆年度人物、人民網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

訪談現場,由左至右依次為唐維紅、運艷橋、汪芳、李淳、施學煉、劉鵬飛

訪談現場,由左至右依次為唐維紅、運艷橋、汪芳、李淳、施學煉、劉鵬飛.    完整版視頻

跑步故事:“每天不跑感覺缺點什麼”(視頻鏈接)

唐維紅首先請訪談嘉賓從自身經歷出發,分別講述自己的跑步故事。

中國馬拉鬆年度人物、人民網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

中國馬拉鬆年度人物、人民網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

運艷橋是2013、2017兩屆香港100越野賽冠軍,2017年全運會歷史上首枚馬拉鬆大眾組金牌獲得者,2019年TNF100公裡冠軍,被網友稱為“中國越野跑第一人”,馬拉鬆個人最好成績(Personal Best, PB)2小時24分。他介紹,自己從2007年大學在讀期間就開始跑步,這些年一直堅持下來,“每天不跑感覺生活裡缺點什麼。”他表示,如今跟很多合作伙伴聊工作不是通過一起吃飯,而是通過一起跑步,跑步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北京醫院主任醫師、心血管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心內科黨支部書記汪芳

北京醫院主任醫師、心血管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心內科黨支部書記汪芳

汪芳表示,跑步是自己保持健康的方式。2017年發現自己患上了高血壓,由此開始跑步,“半年的時光,我的血壓就完全控制好了,而且停了兩種藥物。”作為一名心血管大夫,汪芳一直在研究心血管運動醫學,看診時,會測試患者的心肺耐力,開具運動處方,提供具體的運動指導,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此外,她還投身以健康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科普工作一線,向大眾傳遞健康生活理念。

作為一名馬拉鬆獎牌設計師,李淳提到,自己十年間堅持跑步,體重從210斤降到140多斤,工作和事業都有了新的改變。很多跑友都拿到過自己設計的獎牌,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這些年,馬拉鬆賽事給了自己更多的靈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每一個城市的文化,希望通過自身工作影響到更多有影響力的人,將人生的馬拉鬆戰線拉得更長。

施學煉介紹,個人從事IT工作十幾年后,轉入特步跑步發展中心做跑步推廣運動。特步公司建立的“特跑族”在全國有292個分會,現在已經有接近200萬人。自己也經常到全國各地與跑友見面,傳遞奔跑的力量。“帶動身邊更多人跑步,讓這份工作變得特別有意義。”

劉鵬飛提到,自己日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健康的體魄,跑步是一種給自己蓄能的方式,也是對自己身體狀態的一種檢驗。“我很感謝跑步,它會給我充電。”

唐維紅表示,自己在2015年為應對失眠等身體問題開始跑步,2016年逐步完成半馬、全馬。跑步幫助自己更高效地工作、更健康地生活。“跑步的時間其實不是等來的,是擠出來的。我們出差,就可以帶上跑鞋,到哪兒都可以跑。受益了就會堅持下去。”她表示,作為媒體人,希望影響更多人跑起來動起來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更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助力馬拉鬆文化的傳播和馬拉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4上半年賽事:更親民、更有趣、更科學(視頻鏈接)

針對上半年馬拉鬆賽事情況,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今年大型馬拉鬆賽事越來越多,跑步的人群在增加,大眾的參與度和熱情也在持續高漲。

運艷橋表示,今年上半年賽事密集,出現了無錫馬拉鬆、武漢馬拉鬆、重慶馬拉鬆等幾大賽事安排在同一天的情況。越野跑賽事的規模近兩年也迎來爆發性增長。今年6月,自己的公司在河北崇禮主辦了一場越野賽,賽事設計方面有意降低參賽難度,延長關門時間,縮短參賽距離,同時安排了更加密集的補給站,讓跑者既能享受到風景和補給,還能結識朋友,通過提升參賽者體驗來更好推廣越野賽。

金色山谷體育創始人運艷橋

金色山谷體育創始人運艷橋

汪芳表示,當前跑者的參賽熱情越來越高漲,但運動要講究科學,超量的運動會導致身體的過載,因此很多地方還需要專業人員去指導。例如,有些人患有高血壓,為降壓長時間跑步而不注重科學運動,結果一段時間后突然發現出現房顫了。曾有30多歲的跑者測出是“80歲的心臟”,原因是長期訓練超出了自身負荷能力。希望通過篩查,讓人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高危人群,以科學指導助力科學運動。

唐維紅也認為,要尊重科學、敬畏生命,跑步之前要有評估預測,跑步過程中也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跑步就像儲蓄,你平常付出多少、訓練多少,就會收獲多少成績。如果你平時就靠蠻力沖刺,肯定會帶來一些問題。跑步必須要注重科學。”

李淳談到,今年上半年跑了20多場馬拉鬆賽事,也參加了一些小眾的比賽。“好的東西,是需要看、需要交流的。跑步,讓我在賽事獎牌設計方面又找到了更多的靈感。”剛參加的西烏旗首屆馬拉鬆比賽,正巧趕上可遇不可求的那達慕大會,通過跟運動員近距離交流,觀看草原上的騎馬、射箭、博克等比賽,啟發了很多的創意。此外,自己為“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設計獎牌多年,每年完賽后,跑者會DIY組合各自的獎牌,拍出很多有創意的照片,為來年的設計提供靈感,已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

深圳淳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淳

深圳淳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淳

劉鵬飛持續跟蹤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關馬拉鬆賽事的網民留言情況。他提到,前年以來,有關馬拉鬆賽事的留言量數據曲線大幅上揚,去年的留言量已經達上萬條。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統計顯示,大量網民留言集中在賽事中簽率方面。另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網友詢問能否在本地或周邊地區舉辦馬拉鬆賽事。不少網友提出希望能夠降低參賽門檻,增加馬拉鬆賽事的趣味性和特色。數據還顯示,2024年以來,有40多個城市的當地群眾通過“領導留言板”詢問當地政府和體育協會等有關部門是否有舉辦馬拉鬆賽事的意向,有超過一半的政府機構和相關部門回應正在研究籌備中。

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高級研究員劉鵬飛

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高級研究員劉鵬飛

施學煉介紹,特步在服務大眾跑者方面做了很多新嘗試。今年上半年,特步在6個城市40多所高校打造了“猛干”系列的接力賽。特步的跑步俱樂部已基本覆蓋各個省會城市,做了很多親子跑活動。此外,特步還做了“跑運河”系列活動,持續51天,途經19個城市,帶動了幾萬人參與跑步運動。

倡導賽道禮儀,推廣跑步文化(視頻鏈接)

近年來,隨著馬拉鬆賽事的蓬勃發展,賽道上的不文明現象也屢有發生。訪談嘉賓認為,對於賽道禮儀,賽事組織者有責任做好相應提示和告知,媒體也要發揮自身作用,幫助做好賽道文明宣傳。

運艷橋提到,在公園裡跑步時,經常碰到有人在第一條跑道上走路或慢跑的情況,參加馬拉鬆比賽時也遇到過前方有人急停的情況,希望通過公益宣傳,倡導跑得慢的人群盡量將靠裡面的跑道讓開,做到有序通行。當跑者需要驟停或者減速時,需留意左右后方來人,做好提示,以免發生碰撞。他還表示,賽事組織者和跑者有義務做好垃圾清理工作,要讓賽道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如果大家都把垃圾留在這個地方,堆得越來越多,不僅影響環境,對當地的畜牧業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汪芳提到,馬拉鬆比賽中有亂扔垃圾的情況,影響環境。跑步時也有急停、橫穿等現象,有很大的安全風險。建議辦賽時主辦方做好疏導,安全第一,讓更多的人享受賽道的快樂。

李淳提出,組委會可以讓一部分人擔任賽道的文明使者,讓賽道上的志願者更加多元化,比如安排“補給兔”、“醫師跑者”等。“我們看看是不是有一種更好的創意方式,讓更多人通過志願者服務,拿到賽道上的名額,從而更好地做服務。”

特步跑步發展中心副總監施學煉

特步跑步發展中心副總監施學煉

施學煉認為,可以聯合有影響力的跑步達人來討論這些有價值的社會話題,將賽道禮儀做成攻略來傳播,指導新手跑者。還可以讓報名馬拉鬆的跑友進行理論答題,考察是否具備基本的文明素質。李淳也表示,很多剛剛入圈的新手跑者,熟悉賽道禮儀需要一個過程,更多的是需要讓他們看到榜樣的力量。

唐維紅表示,人民網將圍繞賽道禮儀這一話題持續推進相關建議征集和傳播工作,爭取達成更多共識,共同營造一個更美好的賽道環境。

多維度推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

2024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活動的通知》,鼓勵各地將體育賽事活動舉辦地從體育場館擴展至具備條件的景區、度假區、體育公園、商業中心、步行街等區域,推動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安全管理,培育賽事活動品牌。

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聯合制定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旨在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工作要求,倡導和推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針對如何從政府、行業、社區等多方面發揮合力,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嘉賓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多位嘉賓提到,城市規劃、小區建設時可以將運動設施、跑步步道布局在生活圈周邊,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很多城市在積極建設步道等硬件環境,人們開始熱愛在家門口跑步。

嘉賓們表示,城市文明不光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建設,更在於配套服務的不斷提升和完善。汪芳建議,可以讓醫院和社區聯動,形成一些制度性要求,通過將人力物力等資源前移,讓社區更多地去發揮在預防疾病方面的作用,減輕大醫院的醫療負擔。運艷橋表示,越野賽和馬拉鬆服務的是相對專業的跑者,類似越野賽50公裡的距離具有一定門檻,容易將大家拒之門外。為了覆蓋更多人群,賽事公司應該多做一些短距離賽事,開放更多名額,讓有運動習慣的人都能參與進來,增大基礎人群,圈子才能做大。施學煉介紹,特步今年通過“特跑族”,發展了四千多名社會教練員,每周都有公益訓練課,希望教授人們如何正確健康地跑步。

唐維紅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體到路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嘉賓提到了很多需要提升和改進的方面,比如需要更多的公共運動場所和設施,特別是城市中的綠地和步道等。唐維紅認為,通過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公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會有更多的人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大咖的選擇:運動支出在個人支出中佔比多少是合理的?(視頻鏈接)

本季訪談新增“大咖的選擇”環節,通過嘉賓現場答題,闡述對熱點事件的看法。本場的問題為:運動支出在個人支出中佔比多少是合理的?

訪談現場,由左至右依次為唐維紅、運艷橋、汪芳、李淳、施學煉、劉鵬飛

訪談現場,由左至右依次為唐維紅、運艷橋、汪芳、李淳、施學煉、劉鵬飛

運艷橋和李淳均認為運動支出在個人支出中佔比30%較為合理。對於經常參加越野賽的運艷橋來說,越野跑對裝備的要求較高,需要有金錢的投入。李淳表示,馬拉鬆運動是對健康的一種投資,是最好的保健品。“在健康上花錢,我覺得花再多,都是正比。對於我熱愛的運動來講,超值!”

施學煉選擇了“10%-15%”的運動支出佔比。他同時也表示,運動相關的裝備和硬件設施,都是長期投入、長期可用,支出佔比的“理論值還可以更高一點”。

汪芳和劉鵬飛則選擇了“5%-10%”的運動支出佔比,一致認為運動支出相比其他生活支出來說“相對省錢”。汪芳笑稱“慢跑一公裡,相當於一支水光針”,運動幫助女性節省了服裝和美容的費用,主要的支出還是在防晒裝備上。劉鵬飛結合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數據提到,“5%-10%”屬於大眾比較普遍的運動支出佔比,未來可能會上漲。

唐維紅總結表示,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將跑步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種習慣和常態。這不僅涉及到身體鍛煉,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它包括健康意識、時間管理、自律精神、心理調節,甚至包括環保意識——跑步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以及持續學習的能力——跑步也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了解跑步技巧、科學訓練方法、營養搭配等,都是跑步愛好者需要不斷探索和學習的領域。

總之,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全面的健康、心理和社交的綜合體現,有助於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有人說,無論是追求完賽還是追求成績,每一位在跑道上奮力前行的跑者都是生活的強者。隻要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哪怕步子再小,也依然會一點一點上升。賽道上,靠實力說話。工作、事業也如此。賽道之外,也需要馬拉鬆精神。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鬆,隻要堅持不懈跑好每一段路程,你終會達到理想的終點。

嘉賓合影,由左至右依次為李淳、運艷橋、唐維紅、汪芳、施學煉、劉鵬飛

嘉賓合影,由左至右依次為李淳、運艷橋、唐維紅、汪芳、施學煉、劉鵬飛

報道鏈接:

金台論策:讓跑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什麼?(視頻)

跑步故事:“每天不跑感覺缺點什麼”(視頻)

2024上半年賽事:更親民、更有趣、更科學(視頻)

倡導賽道禮儀,推廣跑步文化(視頻)

大咖的選擇:運動支出在個人支出中佔比多少是合理的?(視頻)

(責編:彭琪月、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