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立体传播,“融”出报道新活力
——人民网2025全国两会报道探索

重大主题报道能在多大程度上贴合并满足个体的切身需求及情绪价值,深刻影响着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积极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丰富表现形式、创新传播形态,相关报道频频“破圈”,在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众认知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容建设出新出彩,成为主流媒体的共识。在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紧扣两会议程,积极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丰富表现形式、创新传播形态,推出多个报网融合精品栏目,相关报道频频“破圈”,构建起“会场内外贯通、线上线下共振”的立体融媒传播格局,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两会的窗口。
紧扣主题主线,全景呈现两会盛况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推出以“坚定信心团结奋斗”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报道专题,有中文、5种少数民族语言和15种外文版本;首页推出2025年全国两会专区,置顶推出“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专区专栏;人民网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账号、“人民网+”客户端等媒体矩阵全程对大会进程进行报道。人民网法人微博主持话题#奋进的春天#阅读量达4亿,#我给两会捎句话#阅读量超4亿,#2025看两会#阅读量超7200万。
“习近平的两会时间”融媒体专题以时间轴的形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解、音视频、海报等形式,直观呈现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精彩瞬间,生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人民情怀,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跟着总书记上两会”系列融媒体报道,以人民日报前方记者对总书记“下团组”的深度观察“微镜头”为蓝本,通过代表委员真切讲述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时的暖心话语,以及如何践行总书记嘱托的所感所想,相继推出《社区里的那些事儿,习近平格外牵挂》《六百岁昆曲何以唱响新韵?》等融媒体视频,被全网置顶转发。
“两会记者Vlog”栏目通过视频记录与文字观察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呈现了会场内外的全貌。《两会记者Vlog:人大新闻发布会亮点满满》《看委员们如何用“民族范儿”绘就发展新图景!》等报道,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与实时解读,带领受众以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现场氛围,增强了报道的互动性、真实性和感染力,让公众进一步走近并认知全过程人民民主。
3月5日,人民网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作推出两会“计划报告”系列解读产品《带您速览计划报告(草案)要点!》《您有一份<计划报告>待查收!》《聚焦2025<计划报告>这样干!》《<计划报告>2025我们“有数”》。这是人民网制作的解读产品连续第五年登上全国两会官方文件,代表委员扫描现场文件上的二维码,即可速览报告要点。系列产品包括AI视频、互动H5、图解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代表委员和网民打造了一份可读、可听、可看、立体感十足的报告。
人民网2025全国两会专题
“百秒说2025全国两会”讲述两会会场内外和代表委员履职的动人故事,从采访中的细节入手,讲述两会上的人民情怀、发展信心,体现两会奋发有为、团结奋进的昂扬姿态,每期100秒视频,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智“绘”同心圆——人民网民文记者带你看全国两会》融媒体作品,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人等先进技术,为各族干部群众搭建起便捷、权威的两会信息获取平台。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5个少数民族语种数字主持人全面升级,从多元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民生热点,生动播报政府工作报告,有效促进了两会信息的广泛传播。
精准选题创意为先,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以及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人民网充分挖掘AI创意融媒体设计与视频剪辑的潜力、充分利用AI图像生成算法等前沿科技,并融入创意巧思,推出多款“破圈”融媒体产品。
“智绘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策划,秉持改文风、接地气的理念,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精心打造创意内容,有效提升了视觉感染力和传播力,7期报告类融媒体产品话题总阅读量超3500万。创意视频《2025政府工作这组KPI很带感!》、AI海报《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身边事”》等产品,以动态直观的方式“融”呈现,彰显从“民生小事”到“国之大者”向“新”发展的目标与愿景,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
“财米油盐”栏目的“AI聊两会”特别节目,将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运用到街采问答和会场报道中,邀请老百姓和代表委员与“AI助理”一起,探讨养老、就业、小微企业经营难等民生热点话题,寻找解决堵点卡点的真知良策和“最大公约数”。《打破“认知差”,带你读懂全国两会里的“幸福密码”》《银发经济如何实力“宠老”?》等节目被全网转发,总阅读量超2亿。“数读2025全国两会”以财经专业编辑+AI工具,挖掘梳理两会期间发布的各项大政方针、关键数据,为读者呈现出清晰的政策脉络与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成为微博、抖音热搜话题。
《绘说现代化》以数据说话,通过创意剪辑结合AI技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亿万农民,惠农大礼包,请查收!》《1分钟数读政府工作报告》两期作品全网阅读量超800万。《“AI”弹幕说两会》借力AI技术,搭配网友喜闻乐见的“弹幕”模式,推出《2025看两会,网友都在关注啥?》《这些两会建议与你有关!》《刷着弹幕看两会什么体验?》等报道,总阅读量超300万。
3月8日,聚焦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女性代表委员,特别策划《“美在东方”妇女节特辑:致敬履职路上“她”力量》,邀请6位代表委员讲述履职路上的动人故事,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500万。
人民网特别策划《“美在东方”妇女节特辑:致敬履职路上“她”力量》
追求“轻”“巧”“新”文风,打造年轻态、共情化叙事
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人民网积极探索重大主题报道新路径,在文风上追求“轻”“巧”“新”,同时借助AI等技术打造年轻态、共情化叙事,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阔步春风里·习近平的两会关切事”系列融媒体报道,将小切口报道和情绪传播手法代入时政报道的话语体系中,运用快节奏剪辑及AI动态生成技术,通过生动呈现博物馆中“动起来”的文物、在高楼大厦中穿梭的高铁等细节,找准人物故事点,寻求情感共鸣点,化繁为简、指尖交互,实现了主题报道“言”值和“颜”值的双提升。
创意视频《报告里的2025,AI上了》,聚焦2025年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结合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采用“轻量化语言+场景化叙事+交互化传播”模式,将网民关切的问题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紧密呼应,从报告文本拆解出“对话场景”,进行“网感”式语言转化,使网民深切感受到2025发展愿景。在视频画面中,运用多模态AI技术重构内容,结合3D建模等技术,巧妙挖掘创意设计与视频拍摄的融合点,实现了“虚景”与“实景”动静结合。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大代表”栏目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反转情节,通过微缩景观动画技术制作系列视频,讲述“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推出《“电力十足”!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大代表》《从火场到会场!灭火英雄跨界守护文化根脉》《从新农人到兴农人!90后女农机手说“乡村振兴越走越有奔头”》等报道,总阅读量近百万。
“两会微观察”以记者第一视角抢现场、抓活鱼,通过场景特写和细腻描写,以小见大,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报道突出“短、实、新”,推出《“通道”很短,牵挂却长》等20多篇报道。《两会微观察|查干湖的鱼,条条都是“本地户口”》《两会微观察|外媒追问“哪吒热”流量如何变留量?》等报道在微信平台推送后均在短时间内破10万+。
锚定民生关切,提升互动体验,传递百姓心声
对于重大主题报道而言,其内容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贴合并满足受众需求和情绪价值,将深刻影响着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互动体验良好的内容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报道内容的理解,还能促进受众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在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众认知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1月27日至2月28日,人民网开展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创新采用AI智能体对话形式,引入AI虚拟主持人等技术手段,提升互动体验与传播效能,有效扩大了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活动吸引百万网民关注,页面阅读量超500万。《2025年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最受关注》等多篇稿件获权威部门关注,成为各大媒体两会报道的新闻线索。
在问卷设计层面,调查采用“AI智能选词+动态题库”模式,通过算法画像实现“千人千卷”。系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生成个性化问卷,将答题时长缩短40%,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精准对接民意,调查内容5次落地人民日报版面。
为集思广益,为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人民网于2月再次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大型建言征集活动,面向全国网民征集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由人民网自主研发的“写易”智能创作引擎为活动提供AI支撑,启发网民思考、点燃思维火花,帮助群众将好点子、好主意撰写成建言文稿。
“我给两会捎句话”推出期间,人民网共收到群众留言16万件,#我给两会捎句话#话题全网阅读量超4亿。《推动养老向“享老”升级》《构建可信数据空间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全国人大代表寿锡凌:让第一目击者成为第一响应者》《“云端”预警发育偏差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回家来》等多篇报道获得网民广泛关注。《人民建议直通车》《两会最关心》等融媒体节目,制作发布视频112条,全网播放量超1亿,相关内容多次登上快手、抖音等平台话题热榜。
提升国际传播时效,生动讲好中国两会故事
全国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契机。
人民网各外语频道持续推出一批外宣融媒体产品。英文频道推出“两会解说家”视频栏目,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发展成就。今年第一期节目《全国两会是什么又为何如此重要》生动解读了全国两会的内涵与重要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向海外观众清晰传递出中国这一重要政治盛会的意义。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展现两会在政策制定、民生改善和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帮助海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与民主进程,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第二期节目《政府工作报告AI帮你划重点》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海外受众关心的话题,利用AI技术生成虚拟主播以及中国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丰富场景,帮助海外受众了解并读懂中国两会。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阅读量较大,并被中国驻南非、比利时大使馆脸书和X账号转发。第三期《外媒记者眼中的全国两会》和《China Buzz:请DeepSeek来规划我的周末!》则从第一视角展现了外国人对中国两会的真实感受。
人民网各小语种频道联合推出“两会热词全球关注”融媒体栏目,采用AI动态海报、AI语音播报等形式,统一包装,对两会热点词语以及背后的重点话题予以解析。在议题设置上,采取“统分结合,重在差异”的策划思路,注重针对不同国别区域读者对中国的关注焦点,选取不同热词进行解析,形成差异化传播。首期作品通过多语种共同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布动态海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被我驻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塔吉克斯坦等使领馆转发。
各语种注重差异化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数据。其中,西班牙语频道以“经济增长”为关键词,俄语频道以“养老保障”为关键词,哈萨克语频道以“民生”为关键词,意大利语频道以“新质生产力”等为关键词开展报道,被我驻几内亚、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使领馆转发。此外,各语种集中解析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念。其中,葡萄牙语频道针对读者关注点,重点解析“投资于人”“具身智能”“瞪羚企业”等内容;阿拉伯语频道则针对读者需求,重点解析“零基预算”“独角兽企业”“好房子”等热词,取得较好传播效果。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5年4月(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