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

 北京海淀、深圳南山和宝安区企业数量位列前三

廖灿亮
2025年03月14日18:43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今日,“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发展壮大新兴未来产业”研讨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研究院在会上发布了《市辖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小企业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所、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企业服务处、南京市江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政府代表,以及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及相关企业代表参会研讨相关话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等。当前,我国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相关企业发展情况已成为市辖区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

政策积极引领“小巨人”企业发展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各地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能级提升、配套强链、品牌创优等政策上持续发力,同时普遍明确了培育的目标数量。

报告显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南、山东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目标都在1000家及以上,其中广东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养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提出到2025年培育1500家,上海、浙江、湖南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0家,山东明确到2025年培育1000家左右,湖北、安徽、福建、重庆目标为到2025年培育300-500家。

部分地区“小巨人”企业“逆势增长”

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廖灿亮介绍,当前市辖区“小巨人”企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数量初具规模,不少市辖区逐年增多。虽然最新的第六批公示“小巨人”企业数量相较于第五批下降了17.95%,但一些市辖区获认定企业数量“逆势”逐年变多,迎来发展热潮。

行业分布集中,是市辖区短板产业补链和新兴产业建链的关键主体。不少市辖区通过引培“小巨人”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

发展势头迅猛,海淀、南山、宝安数量位列前三。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海淀区在市辖区中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达404家,深圳南山区以310家紧随其后,深圳宝安区以277家位列第三。

区域集聚明显,多个市辖区在全市“一枝独秀”。“小巨人”企业在各城市中的发展较为集中,某一个市辖区的相关企业数量占比达全市三、四成的情况较为常见。

创新驱动较强,是市辖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4年“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同比2023年增长三成。

“小巨人”企业创新动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报告指出,当前市辖区“小巨人”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企业培育方向偏离国家重点产业,一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供应链掌控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相对较弱,产业集群融合不够深入等挑战。个别专精特新企业在地区内产业链供应链关联性不强,存在同质化竞争、“集而不群”等现象,无法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

多维度推动“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

针对“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壮大,报告建议各地进一步强化精准培育能力,通过聚焦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持续壮大“小巨人”企业。

报告认为,“小巨人”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创新。建议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等方面进一步给予“强支持”。包括积极探索推动“小巨人”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在政府支持项目中先行应用和推广,有序开放低空经济、未来网络、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网等场景应用,多举措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与协作配套,进一步拓宽“小巨人”企业境内外市场空间,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报告建议,各地应进一步探索构建更加多元的“小巨人”企业服务体系,鼓励“小巨人”企业与媒体、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在政策解读、品牌宣传、资源链接、教育实践、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

此报告是人民网研究院历时数月的研究成果,在依托数据总结梳理当前发展格局的同时,调研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总结发展经验,并针对发展中的挑战提出建议。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充分发挥央媒作用,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加强行业研究,为培育壮大新兴、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与会专家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建立联动式金融机制、搭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十年期陪伴企业成长机制、加大政策宣传解读等针对性建议,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言献策。

相关链接:报告全文

(责编:廖灿亮、刘志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