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

吸引年轻受众的媒体破圈密码之二:“趣”

彭琪月
2021年08月16日13:59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积极寻求变革,纷纷探索“破圈”的新路径、新方法。从四川日报推出的三星堆文物版《我怎么这么好看》,到新华社的“许杨vlog”表明,主流媒体产品要在年轻人为主的传播阵地占据话语权,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风潮,使用更加有趣、活泼的表达方式。一个“趣”字,或许是媒体吸引年轻受众的重要破圈密码。

其一,幽默的“段子手”主播,产生接地气的反差萌。一直以来,新闻主播在荧屏上的印象都是四平八稳的,报道形式也是一板一眼。如今,这种固有印象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除了以央视记者王冰冰、新华社记者张扬为代表的甜美型主播之外,幽默诙谐的“段子手”主播也开始受到关注。譬如新华社记者许杨在自编自导自演的系列vlog中,一改过去端庄严肃的主播形象,以类似网红“王大锤”的碎碎念语调,略显潦草的画风,一边抖包袱,一边向观众介绍新闻的新看点。报道过程中,既有戏谑吐槽,也有“毙稿”之类的幽默自黑,受到B站粉丝的广泛欢迎,最终vlog合集在B站总播放量达109万次。网友在评论区纷纷发表“想不到新华社的记者也可以这么搞笑”“好有趣啊”等评论。可见,幽默诙谐的主播记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年轻网友对官媒的固有成见,也大大提升了报道的被接受度。又譬如,在央视新闻推出的《主播说联播》节目中,主播们表达幽默,言辞犀利,“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怨妇心态”等一系列金句频出,也屡次登上微博热搜。从“国脸”到网红“段子手”,原来庄重严肃的新闻主播也变得亲切接地气起来,产生了反差萌的效果,无形中拉近了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图1 新华社记者许杨在B站的vlog合集

其二,喜感的戏谑化表达,“非主流”地传播主流文化。当下年轻人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主流媒体的融媒产品用非主流的方式和戏谑化表达,来传播主流文化,可以更好地激起年轻人的价值认同。2021年3月20日,在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发布当日,由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音乐视频《我怎么这么好看》就成功出圈。该视频音乐由著名歌星大张伟的流行歌曲改编,曲调朗朗上口,旋律轻快易于跟唱。视频中,文物竞相蹦蹦跳跳地开口唱电音。“火锅吃吗带我三足炊器”、“这么好看啷个办”等歌词,将严肃的文博内容与方言、火锅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喜感、轻快的戏谑化表达,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该视频最终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数百家媒体机构转发,全网曝光量超5亿。这种古蜀文明与现代赛博朋克风格的反差碰撞,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良性互动,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是主流媒体向年轻受众审美靠近的又一大尝试。

图2 三星堆文物版《我怎么这么好看》视频截图

其三,创意的互动玩法,提升受众的趣味体验。在打造爆款融媒产品的同时,各大主流媒体也在探索各种有创意的互动玩法,以吸引年轻受众对相关严肃报道的关注。比如在2021年3月,四川日报策划上线了“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的微博话题,由官方带头给缺损的黄金面具P上各种搞怪图案,吸引了许多网友大开脑洞,踊跃参与,形成刷屏之势。又比如,2021年5月4日青年节当天,人民网微视号出品H5作品“你好青春”。网友们通过在H5页面上传一张正面照,即可变成青春模样,用户还可以将“青春照”保存并分享,引发全网情感共鸣。人民网还发布了“你好青春”H5体验的视频集锦,钟南山、钱学森、张桂梅等前辈的早期青年照一一显现,激励着当下青少年不改赤诚,燃烧青春。最终该H5作品的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2亿,讨论量达1.8万,成为主流媒体通过精心策划社交互动玩法、吸引年轻受众广泛参与的一个典型案例。

图3 人民网“你好青春”H5的微博话题

综上所述,能为主流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提供哪些参考呢?

一方面,媒体自身应打破思维定势,培养人设风格更加多变的主播记者,该高大上时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时也能活泼幽默,让官媒多点人情味,让报道多点烟火气,让主旋律的新闻作品更加春风化雨,滴灌进人心。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轻量化的话题,媒体报道可以适当采用戏谑化表达,使用vlog等接地气形式,传播贴近年轻受众审美认同的报道,增强舆论引导感染力和有效性。当然,主流媒体也要把握好轻量的话语表达跟过度娱乐化之间的边界,不能一味追求喜感网感,导致报道翻车。归根到底,内容为王。只要内容本身足够动人,哪怕题材是厚重的,终究也能抵达年轻受众,产生深度共鸣。

(责编:王媛媛、唐胜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