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發布會

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智慧農業將成為農業經濟新增長點

2025年07月18日10:30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222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智能互聯網藍皮書《中國智能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今日正式發布。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趙春江等撰寫的《2024年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狀況與未來趨勢》一文指出,我國高度重視智慧農業發展, 智能育種、 無人農場、 智能高效設施園藝、 智慧牧場、 智慧漁場、 農產品智慧供應鏈等領域發展成效顯著。展望未來, 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與場景建設將持續加速, 勢必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文章認為,我國智慧農業未來發展有三大趨勢。

第一,北斗衛星導航與“雲大物移智鏈邊”將成為智慧農業核心技術支撐。展望未來,以北斗衛星導航和“雲大物移智鏈邊”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為核心的前沿技術,將全面支撐農業產業鏈的智慧化升級。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系統將成為智慧農業數據採集、監測管理的重要基礎,通過整合衛星遙感、航空無人機、地面傳感器以及海洋監測設備,將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測體系。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的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智能機械,以及特色作物生產、特色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將得到廣泛應用,“機器替代人力”全面實現。大數據、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將在農業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實現數據驅動、智能決策。區塊鏈技術將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真正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第二,智慧農業應用場景將覆蓋全產業鏈,由“盆景”全面轉變為“風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成為常態,人、 機、物三元融合進程加速推進,推動農業無人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快速普及。智慧農業的發展將從局部試點示范的“盆景”階段, 邁向全面推廣的“風景”階段。未來, 現代信息技術憑借其強大的流程重塑能力,將深刻改變農業的全產業鏈生態,從農業生產到經營、管理、服務都將進行“生態融合”與“基因重組”。無人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逐漸成為主流,廣泛催生智能育種、無人農場、智能溫室、智慧牧場、智慧漁場、農產品智慧供應鏈等一系列創新場景。人機和諧、環境優美、機器自主作業的場景將隨處可見,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業分工、提升農業各環節鏈接效能,推動農業生產力向“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邁進。智慧農業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形態,引領農業向無人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速轉型, 開啟農業發展新篇章。

第三,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將加速融合,成為農業新的增長點。隨著全球經濟轉型升級,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將加速融合,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低空經濟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與智慧農業的融合將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隨著以無人機、低空飛行器等裝備為支撐的農業低空經濟的極大發展, 低空技術將全面賦能農田監測、作物種植、病虫害防治等多個領域, 為農業生產提供精准、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的背景下, 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融合將成為必然選擇, 精准施肥施藥技術、智能灌溉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等綠色智慧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推動農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能源低碳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新模式。展望未來,農業低空經濟、農業智慧低碳經濟有望成為農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生態持續發展、農民創新創業的重要業態。(王京)

(責編:王京、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