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發布會

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數據產業多元主體持續釋放創新潛能

2025年07月18日10:30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222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智能互聯網藍皮書《中國智能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發布。其中,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副所長殷利梅、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數字經濟研究室工程師黃梁峻等撰寫的《智能化時代的數據產業發展分析》一文指出,當前數據產業呈現產業主體多元化、數據資源總量劇增、數據流通平台建設加速、制度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的特征。產業鏈上游,數據資源企業和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有序培育﹔產業鏈中游,數據技術企業和數據安全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鏈下游,數據服務企業和數據應用企業穩步發展。

文章介紹,當前,各類數據產品形態不斷豐富。科研領域,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匯聚了包括基礎科研數據、科學儀器、實驗室等在內的全國科技數據資源。初創科技企業可以通過平台獲取高端設備的使用權,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從而加速創新產品的市場化。氣象領域,中國氣象局2024年6月發布了總第五批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開放了六類氣象數據產品。氣象開放數據催生了“天氣通”“墨跡天氣”等相關服務類APP,不僅能向公眾和企業提供精准的天氣預報,同時還衍生出旅游、農業、交通等行業的氣象預報定制服務。

文章分析認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國家數據局成立后,《“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文件相繼發布,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數據收益分配、數字經濟發展等政策文件也在制定過程中。

國家數據局揭牌運行后,省級地區數據管理機構陸續完成組建,承擔起統籌數據事業發展的職責使命。截至2024年12月,除港澳台地區以外,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完成機構組建。

為解決數據流通“不敢”“不願”“不能”難題,數據空間應運而生。2024年9月,國家數據局明確未來將建設企業、行業、城市、個人和跨境五類數據空間,促進數據安全可信流通,實現“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的目標。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加速發展,有望推動數據空間落地應用。

文章建議,未來亟須在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加快數據技術創新、提高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發展數據流通交易,以及提升數據動態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進一步發力。培育經營主體方面,針對中小創新主體“有需求無供給”現狀,加快數據產業跨領域、跨行業應用場景創新,開辟數據要素供需對接新模式新賽道,帶動數據相關企業做大做強,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加快技術創新方面,大力推動雲邊端計算技術協同發展,加強新型存儲技術研發,強化數據標注、數據合成等核心技術攻關。提高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方面,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鼓勵企業間按照市場化方式授權使用數據、共同分享收益。發展數據流通交易方面,完善數據交易市場,推動數據交易創新。大力培育各類服務型數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在資源集成、質量治理、撮合交付、交易仲裁等環節提供合規的專業性服務。提升數據動態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加強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完善數據安全治理機制。建立數據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置數據安全事件。(董晉之)

(責編:董晉之、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