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互聯網藍皮書:生成式人工智能需在鼓勵技術創新與保護著作權之間找到平衡
2025年07月18日10:30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222


人民網上海7月18日電 人民網研究院組織編寫的智能互聯網藍皮書《中國智能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發布。其中,中國政法大學二級教授、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馮曉青及中國政法大學李可撰寫的《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法規制路徑》一文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引發了諸多著作權風險。如何在鼓勵技術創新與保護著作權之間找到平衡,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文章指出,根據目前的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所涉著作權法問題可歸結為兩個階段四個問題:一是內容輸入階段,即機器學習使用數據的合規問題﹔二是內容輸出階段,包括對輸出內容的權利確定、權利歸屬與侵權責任承擔問題。
文章指出,如果過度限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開發,一方面會抑制國內創新的活力,削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錯失在產業生態和國際規則制定中佔據優勢的機會。要想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就需要在保障安全與倫理的基礎上,尋找合適的平衡點,為人工智能開發方提供適當的空間與支持。
文章認為,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本土化治理的具體規則設置上,我國應立足於現階段國家發展的目標,充分借鑒技術發達國家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治理的頂層設計,重視產業需求﹔同時參考同為技術發展中國家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著作權治理的規范層次、規則設置與司法實踐,合理平衡人工智能產業利益與廣大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總之,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著作權法律法規,明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法律地位,同時推動技術手段與法律監管的協同發展,以應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劉珊)
(責編:劉珊、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