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立體傳播,“融”出報道新活力
——人民網2025全國兩會報道探索

重大主題報道能在多大程度上貼合並滿足個體的切身需求及情緒價值,深刻影響著報道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今年全國兩會報道中,人民網積極以新質生產力提升內容生產效率、豐富表現形式、創新傳播形態,相關報道頻頻“破圈”,在引導社會輿論、塑造公眾認知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進入智能互聯網時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內容建設出新出彩,成為主流媒體的共識。在2025年全國兩會報道中,人民網緊扣兩會議程,積極以新質生產力提升內容生產效率、豐富表現形式、創新傳播形態,推出多個報網融合精品欄目,相關報道頻頻“破圈”,構建起“會場內外貫通、線上線下共振”的立體融媒傳播格局,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觀察兩會的窗口。
緊扣主題主線,全景呈現兩會盛況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人民網推出以“堅定信心團結奮斗”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兩會大型融媒體報道專題,有中文、5種少數民族語言和15種外文版本﹔首頁推出2025年全國兩會專區,置頂推出“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專區專欄﹔人民網微博、微信以及短視頻賬號、“人民網+”客戶端等媒體矩陣全程對大會進程進行報道。人民網法人微博主持話題#奮進的春天#閱讀量達4億,#我給兩會捎句話#閱讀量超4億,#2025看兩會#閱讀量超7200萬。
“習近平的兩會時間”融媒體專題以時間軸的形式,綜合運用圖文、圖解、音視頻、海報等形式,直觀呈現習近平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精彩瞬間,生動反映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風范和人民情懷,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跟著總書記上兩會”系列融媒體報道,以人民日報前方記者對總書記“下團組”的深度觀察“微鏡頭”為藍本,通過代表委員真切講述與總書記面對面交流時的暖心話語,以及如何踐行總書記囑托的所感所想,相繼推出《社區裡的那些事兒,習近平格外牽挂》《六百歲昆曲何以唱響新韻?》等融媒體視頻,被全網置頂轉發。
“兩會記者Vlog”欄目通過視頻記錄與文字觀察相結合的形式,生動呈現了會場內外的全貌。《兩會記者Vlog:人大新聞發布會亮點滿滿》《看委員們如何用“民族范兒”繪就發展新圖景!》等報道,通過記者的現場觀察與實時解讀,帶領受眾以第一視角沉浸式體驗現場氛圍,增強了報道的互動性、真實性和感染力,讓公眾進一步走近並認知全過程人民民主。
3月5日,人民網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制作推出兩會“計劃報告”系列解讀產品《帶您速覽計劃報告(草案)要點!》《您有一份<計劃報告>待查收!》《聚焦2025<計劃報告>這樣干!》《<計劃報告>2025我們“有數”》。這是人民網制作的解讀產品連續第五年登上全國兩會官方文件,代表委員掃描現場文件上的二維碼,即可速覽報告要點。系列產品包括AI視頻、互動H5、圖解等多種形式,為廣大代表委員和網民打造了一份可讀、可聽、可看、立體感十足的報告。
人民網2025全國兩會專題
“百秒說2025全國兩會”講述兩會會場內外和代表委員履職的動人故事,從採訪中的細節入手,講述兩會上的人民情懷、發展信心,體現兩會奮發有為、團結奮進的昂揚姿態,每期100秒視頻,為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智“繪”同心圓——人民網民文記者帶你看全國兩會》融媒體作品,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數字人等先進技術,為各族干部群眾搭建起便捷、權威的兩會信息獲取平台。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5個少數民族語種數字主持人全面升級,從多元視角出發,深入探討民生熱點,生動播報政府工作報告,有效促進了兩會信息的廣泛傳播。
精准選題創意為先,正能量贏得大流量
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文件以及兩會期間的熱門話題,人民網充分挖掘AI創意融媒體設計與視頻剪輯的潛力、充分利用AI圖像生成算法等前沿科技,並融入創意巧思,推出多款“破圈”融媒體產品。
“智繪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系列策劃,秉持改文風、接地氣的理念,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精心打造創意內容,有效提升了視覺感染力和傳播力,7期報告類融媒體產品話題總閱讀量超3500萬。創意視頻《2025政府工作這組KPI很帶感!》、AI海報《政府工作報告裡的“身邊事”》等產品,以動態直觀的方式“融”呈現,彰顯從“民生小事”到“國之大者”向“新”發展的目標與願景,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
“財米油鹽”欄目的“AI聊兩會”特別節目,將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運用到街採問答和會場報道中,邀請老百姓和代表委員與“AI助理”一起,探討養老、就業、小微企業經營難等民生熱點話題,尋找解決堵點卡點的真知良策和“最大公約數”。《打破“認知差”,帶你讀懂全國兩會裡的“幸福密碼”》《銀發經濟如何實力“寵老”?》等節目被全網轉發,總閱讀量超2億。“數讀2025全國兩會”以財經專業編輯+AI工具,挖掘梳理兩會期間發布的各項大政方針、關鍵數據,為讀者呈現出清晰的政策脈絡與中國經濟發展走向,成為微博、抖音熱搜話題。
《繪說現代化》以數據說話,通過創意剪輯結合AI技術,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力量。《@億萬農民,惠農大禮包,請查收!》《1分鐘數讀政府工作報告》兩期作品全網閱讀量超800萬。《“AI”彈幕說兩會》借力AI技術,搭配網友喜聞樂見的“彈幕”模式,推出《2025看兩會,網友都在關注啥?》《這些兩會建議與你有關!》《刷著彈幕看兩會什麼體驗?》等報道,總閱讀量超300萬。
3月8日,聚焦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女性代表委員,特別策劃《“美在東方”婦女節特輯:致敬履職路上“她”力量》,邀請6位代表委員講述履職路上的動人故事,各平台總閱讀量超1500萬。
人民網特別策劃《“美在東方”婦女節特輯:致敬履職路上“她”力量》
追求“輕”“巧”“新”文風,打造年輕態、共情化敘事
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規律,人民網積極探索重大主題報道新路徑,在文風上追求“輕”“巧”“新”,同時借助AI等技術打造年輕態、共情化敘事,不斷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闊步春風裡·習近平的兩會關切事”系列融媒體報道,將小切口報道和情緒傳播手法代入時政報道的話語體系中,運用快節奏剪輯及AI動態生成技術,通過生動呈現博物館中“動起來”的文物、在高樓大廈中穿梭的高鐵等細節,找准人物故事點,尋求情感共鳴點,化繁為簡、指尖交互,實現了主題報道“言”值和“顏”值的雙提升。
創意視頻《報告裡的2025,AI上了》,聚焦2025年預期目標及主要任務,結合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採用“輕量化語言+場景化敘事+交互化傳播”模式,將網民關切的問題與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緊密呼應,從報告文本拆解出“對話場景”,進行“網感”式語言轉化,使網民深切感受到2025發展願景。在視頻畫面中,運用多模態AI技術重構內容,結合3D建模等技術,巧妙挖掘創意設計與視頻拍攝的融合點,實現了“虛景”與“實景”動靜結合。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大代表”欄目採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反轉情節,通過微縮景觀動畫技術制作系列視頻,講述“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責任擔當,推出《“電力十足”!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大代表》《從火場到會場!滅火英雄跨界守護文化根脈》《從新農人到興農人!90后女農機手說“鄉村振興越走越有奔頭”》等報道,總閱讀量近百萬。
“兩會微觀察”以記者第一視角搶現場、抓活魚,通過場景特寫和細膩描寫,以小見大,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報道突出“短、實、新”,推出《“通道”很短,牽挂卻長》等20多篇報道。《兩會微觀察|查干湖的魚,條條都是“本地戶口”》《兩會微觀察|外媒追問“哪吒熱”流量如何變留量?》等報道在微信平台推送后均在短時間內破10萬+。
錨定民生關切,提升互動體驗,傳遞百姓心聲
對於重大主題報道而言,其內容產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貼合並滿足受眾需求和情緒價值,將深刻影響著報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互動體驗良好的內容產品,不僅能夠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增強他們對報道內容的理解,還能促進受眾之間的交流與分享,進一步擴大報道的影響力,在引導社會輿論、塑造公眾認知方面發揮著更加積極的作用。
1月27日至2月28日,人民網開展第24次全國兩會調查,創新採用AI智能體對話形式,引入AI虛擬主持人等技術手段,提升互動體驗與傳播效能,有效擴大了地域覆蓋面、人群覆蓋面、內容覆蓋面。活動吸引百萬網民關注,頁面閱讀量超500萬。《2025年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民生保障、正風反腐、社會治理最受關注》等多篇稿件獲權威部門關注,成為各大媒體兩會報道的新聞線索。
在問卷設計層面,調查採用“AI智能選詞+動態題庫”模式,通過算法畫像實現“千人千卷”。系統基於用戶行為數據生成個性化問卷,將答題時長縮短40%,在提升效率的同時確保精准對接民意,調查內容5次落地人民日報版面。
為集思廣益,為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人民網於2月再次推出“我給兩會捎句話”大型建言征集活動,面向全國網民征集對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由人民網自主研發的“寫易”智能創作引擎為活動提供AI支撐,啟發網民思考、點燃思維火花,幫助群眾將好點子、好主意撰寫成建言文稿。
“我給兩會捎句話”推出期間,人民網共收到群眾留言16萬件,#我給兩會捎句話#話題全網閱讀量超4億。《推動養老向“享老”升級》《構建可信數據空間讓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全國人大代表壽錫凌:讓第一目擊者成為第一響應者》《“雲端”預警發育偏差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年輕人留下來、回家來》等多篇報道獲得網民廣泛關注。《人民建議直通車》《兩會最關心》等融媒體節目,制作發布視頻112條,全網播放量超1億,相關內容多次登上快手、抖音等平台話題熱榜。
提升國際傳播時效,生動講好中國兩會故事
全國兩會是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也是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的重要契機。
人民網各外語頻道持續推出一批外宣融媒體產品。英文頻道推出“兩會解說家”視頻欄目,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政治制度與改革發展成就。今年第一期節目《全國兩會是什麼又為何如此重要》生動解讀了全國兩會的內涵與重要性,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的畫面,向海外觀眾清晰傳遞出中國這一重要政治盛會的意義。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展現兩會在政策制定、民生改善和國家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幫助海外受眾更好地理解中國政治制度的運作與民主進程,促進跨文化交流與理解。第二期節目《政府工作報告AI幫你劃重點》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海外受眾關心的話題,利用AI技術生成虛擬主播以及中國人民生產生活中的豐富場景,幫助海外受眾了解並讀懂中國兩會。作品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閱讀量較大,並被中國駐南非、比利時大使館臉書和X賬號轉發。第三期《外媒記者眼中的全國兩會》和《China Buzz:請DeepSeek來規劃我的周末!》則從第一視角展現了外國人對中國兩會的真實感受。
人民網各小語種頻道聯合推出“兩會熱詞全球關注”融媒體欄目,採用AI動態海報、AI語音播報等形式,統一包裝,對兩會熱點詞語以及背后的重點話題予以解析。在議題設置上,採取“統分結合,重在差異”的策劃思路,注重針對不同國別區域讀者對中國的關注焦點,選取不同熱詞進行解析,形成差異化傳播。首期作品通過多語種共同解碼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布動態海報《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被我駐巴西、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塔吉克斯坦等使領館轉發。
各語種注重差異化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數據。其中,西班牙語頻道以“經濟增長”為關鍵詞,俄語頻道以“養老保障”為關鍵詞,哈薩克語頻道以“民生”為關鍵詞,意大利語頻道以“新質生產力”等為關鍵詞開展報道,被我駐幾內亞、巴西、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使領館轉發。此外,各語種集中解析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表述、新概念。其中,葡萄牙語頻道針對讀者關注點,重點解析“投資於人”“具身智能”“瞪羚企業”等內容﹔阿拉伯語頻道則針對讀者需求,重點解析“零基預算”“獨角獸企業”“好房子”等熱詞,取得較好傳播效果。
原文刊發於《新聞戰線》2025年4月(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