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2025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

2025智能互联网蓝皮书:大模型突破加速产业落地,智能经济进入新阶段

2025年07月18日10:30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222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7月18日电 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智能互联网蓝皮书《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发布。其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贵波、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项目经理张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金桥撰写的《中国智能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指出,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模式和经济发展形态。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以及创造新商业模式来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文章指出,2024年,全球智能产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技术创新,合成数据和绿色智算实现关键突破。国内大模型发展成效显著,Qwen、DeepSeek等开源模型在核心性能上追平甚至超越国际主流产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国产大模型获得国际广泛认可。同时,产业智能化呈现分层推进格局,农林牧渔业仍处于数据资源建设阶段,能源、建筑、制造等行业正探索应用场景,软件、金融、文娱、医疗等数据密集型行业凭借丰富积累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

当前,智能产业化呈现技术深度演进态势。大模型在参数规模、长上下文、推理驱动下,推动计算底座创新重点从计算单元堆叠向大显存和高互联转变。计算芯片架构向定制化演进,适配Transformer计算特性,实现软硬件深度协同。传统产业智能化则聚焦价值链两端发力,上游知识密集型环节和下游服务密集型环节成为智能化的核心阵地,为大模型技术提供了最佳应用场景。行业大模型发挥关键桥梁作用,有效弥合通用大模型与具体产业需求间的鸿沟,成为推动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双向融合的核心引擎。

文章指出,我国智能经济产业目前仍面临着三重挑战,制约产业化进程。一是技术底座短板凸显,万卡集群已成为大模型基建标配,但国产芯片在精度、性能和制造工艺等核心指标上与国家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软硬件协同生态体系化支撑能力仍需持续加强。二是数据要素瓶颈突出,行业数据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准确性不足、完整性缺失等问题,数据流通效率偏低,高质量行业训练数据集稀缺,直接拖累产业智能化转型速度。三是治理体系亟待完善,AI大模型在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带来安全风险挑战。传统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技术快速迭代,亟需构建更加敏捷灵活的治理框架。

针对产业发展瓶颈,文章认为需从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在算力芯片上,加强国产化AI芯片架构创新投入,重点布局可重构芯片、存算一体、类脑智能芯片等前沿技术,优化智算资源合理分配机制,降低中小企业算力成本,实现普惠化发展。在数据要素赋能上,以行业主管部门为搭台、企业为主体的统筹模式,聚焦生产运营复杂的重资产行业,采用授权运营模式构建公共数据平台,系统性提升企业数据治理和管理能力。在安全治理护航上,完善大模型监管基础设施,强化平台建设和技术工具配备。构建涵盖模型测试验证、供需对接等服务体系,重点落实对抗攻击、后门检测、可解释性分析等关键安全能力。(刘珊)

(责编:刘珊、刘志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