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数字社会建设需要更多包容性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今日在京正式发布。其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研究员翁之颢、硕士研究生何畅撰写的《融入、排斥与包容性未来:2020年中国老年人移动数字化生存研究》一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许多老年人“接入”互联网,迈出了走向数字社会的第一步,但他们离合格的互联网“用户”依然相去甚远——社会关照欠缺、硬件支持薄弱、数字素养匮乏等突出问题都在制约老年人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与质量。未来,中国数字社会的建设需要在包容性层面投入更多力量。
2020年,中国老年人的移动数字化生存呈现出“融入”与“排斥”交叠的复杂图景,老年人内部的阶层分化与鸿沟极化愈发凸显。一方面,在被动推入移动互联网世界的老年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代际反哺”与“同辈互助”等方式更积极地“触网”,成为群体中的数字精英;另一方面,受习惯、心态、教育、技能、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年人又时常在数字社会中面临“排斥”与“被排斥”的困境,成为数字弃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基于宏观政策的指引,以更多人文关怀畅通数字技术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连接,合力推动数字化社会与老年群体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于中国社会意义深远。从政府、企业、社会与文化的角度看,为了让老年人群体可以更自主地连接数字设备和服务并对数字技术拥有足够的动力、技能和信任,未来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在推进数字包容性的建设上还有更多努力的空间。
为老年人建构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数字空间,可以自主选择而非强制接入移动互联网、可以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便捷访问友善的数字设备和服务,让技术更具人性和温情,有赖于各界的通力协作。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顶层设计中体现出更多人本关怀,以回应公众更高的决策期望。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家各部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正在发力推进具有包容性的数字社会建设。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目前,已有大批企业开始思考移动智能产品的“适老化”问题,以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数字需求。
建立更广范围、服务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培训,并将其嵌入现有的社区组织中,鼓励更多技术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投资者参与进来,对助推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社会意义深远。作为照护老年人的重要社会力量,基层社区、NGO组织、志愿者在未来可以探索组织更多线下帮助老年人学习数字技术的活动,同时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促进身心健康、保持认知能力、满足特色社会服务需求的多层次信息,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王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