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观点启迪
人民网>>传媒>>正文

“后(厚)网”时代纸质媒体的行动路线图

2015年06月04日14:37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迄今为止,始终处于迭代升级过程中的互联网已为纸质媒体带来了三轮冲击波:

    Web1.0冲击波:以门户网站为突出代表,以海量信息、超级链接和免费获取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冲击。

    Web2.0冲击波:以微博、SNS为突出代表,以自媒体和弱社交关系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冲击。

    后Web2.0冲击波:以微信为突出代表,以自媒体和强社交关系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强劲冲击。

    未来互联网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后(厚)网”(“Afternet”)时代。“Afternet”的厚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Automatic:自动化的,不假思索的

    “Afternet”呈现的信息,将会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处理过程,而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会如同电能的使用一样,不假思索——用户只是单纯使用即可,这是具有高效率的,也符合互联网“关联”“开放”的逻辑。

    2.Flux:变动

    “Afternet”将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互联网平台今后发生的变动,将会更加剧烈,而变动周期则会越来越短。

    3.Trial:试验

    “Afternet”的变革过程始终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因素,而“Afternet”的发展需要反复试验,不断尝试新方向、新做法。

    4.Ecology:生态

    新的传媒领域,需要我们从系统生态观的角度来审视传媒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纸质媒体和新媒体都需要依据“Afternet”的趋势和需求,融入传媒生态系统之中。

    5.Reconstruction:重构

    “Afternet”将实现对未来社会的重新整合和形态再造。重构过程中,“Afternet”将使网民摆脱资本、技术、权威等各类拜物教的束缚,实现现实意义上的权利、地位平等。

    6.Neighborly:邻近的,友好的

    “Afternet”在技术方面将具有更强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新技术将切实有效地回应社会各方的每一项需求,顺利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单”。

    7.Embed:嵌入;深信、强烈感受

    “Afternet”将深深嵌入社会生活之中,成为提供各类应用服务的超级市场,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成为须臾不能缺少的“基本物资”。同时,“Afternet”将展现出极强的“存在感”,变为可以真正触及、时刻可以用感官感知的有温度、有厚度的媒介,不再仅仅作为虚拟的存在物。

    8.Touchstone:试金石

    结合之前的七项特征,“Afternet”将不仅成为整合资源的平台,更将成为传媒领域甚至整个社会的试金石和检验标准。

    面对上述趋势,纸质媒体需要以互联网的逻辑和机理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传媒生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具体的“行动路线图”可以参考以下发展进路:

    (一)精致的内容生产标准

    纸质媒体的内容生产标准应该进一步提高,与自媒体在内容质量方面形成区隔,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纸质媒体可以将自身定位为学习型媒体,为整个社会或特定人群提供需共知的知识或专业性的前沿知识。

    (二)开放的内容分享模式

    互联网上内容的转载、复制,需要建立“前台随意取用,后台权责清晰”的机制,原创内容和创作主体应得到有效保护,传播过程中的整理、甄别工作的价值也应予以肯定。传媒领域的各主体将以产权明晰为基础来实现彼此的密切关联和资源开放共享。

    (三)对纸质载体形式的坚守和发展

    纸质媒体可以把精美性、纪念化作为自身的定位,将自身由“偏向空间”的媒介转变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如同艺术品、纪念品一般长久留存下来。

    (四)放弃主流受众,把握受众的主流

    纸质媒体可以重新为自己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采用相关传播策略来争取目标受众群体中的主流,例如,纸质媒体可以将老年群体作为目标受众;或者纸质媒体可以成为社群媒体,为企业、社区等社群服务,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传播提供“仪式感”和“存在感”。

(来源:新闻爱好者,研究院 张春贵 整理)

(责编:王培志、唐胜宏)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