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眼观六路
人民网>>传媒>>正文

荷兰新闻内容平台De Correspondent文章内链三种设计

2015年05月04日12:41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De Correspondent是一个荷兰的新闻内容平台,大约有31000付费订阅用户,定价每年60欧元。本文讲述了为提高网站上链接的用户体验,他们所做的尝试

阅读是一种被动的体验,而点链接是主动行为。有了链接,读者就更有理由离开。比如你在第一段放了一个链接,仿佛就在说:其实这段文字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先放一放,先点这里看看吧,它包含你想要的信息。通常的情况是,读者就此一去不复返了。此链到彼链,大家早已忘记是从哪里出发。因此,在 De Correspondent,编辑不允许作者在文章内部加传统形式的链接。但是有几个其他的替代品:信息卡片、边栏注释和重点链接。

信息卡片

为了确保大多数人能读懂文章,作者需要加一些基本信息;而对于那些有足够知识储备的读者,这些信息就有些多余。

信息卡片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当读者点击箭头的时候,这块附加内容才会显示出来,对于那些已经了解这些信息的读者,就可以直接把卡片收起来,不会影响继续阅读。

边栏注释

大多数链接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层附加信息,可能是深一层的观点或者仅仅是分享一个来源。然而很多链接并没有提示读者他们将要点开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读者是根据上下文判断链接内容,希望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于是有了边栏注释。它会显示在相关段落的旁边,同时有一个简短的标签描述链接的内容。同时还会有一个小图标告诉你链接具体是视频、音频还是文字报道。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类似清单的设计,读者不必记住某个链接的具体位置,所有的参考链接都会一目了然地出现在右边栏里,方便查阅。

重点链接

随意加入文章链接容易让读者还没读文章就跳转到另一个网站。比如一篇介绍音乐节的文章,上来一个链接,读者一点,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匆匆看一下后文的介绍就完事。

De Correspondent平台上,这种重要的相关链接会被放在文末,让读者读完全文后再看到这个重点链接。同时为这些链接设置了特殊格式,非常醒目。

我们也来加几个重点链接吧,想体验这种新型链接设计的读者可以移步De Correspondent。上面三个图对应的三篇文章分别是:

Why we should give free money to everyone?

6 secret traits that make Louis van Gaal the humble genius he is and mainstream media fail to see?

The Critics of Alain de Botton got it all wrong. Here’s why

(来源:medium.com36氪 糖醋编译 研究院 王培志 整理)

(责编:张春贵、唐胜宏)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