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研究视点

各有各的“深法”:澎湃、Vox和538深度报道比较

刘扬

2014年10月22日10:55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网络时代的新闻,抢时效已成为“规定动作”,拼深度则成为传统媒体的“加分项目”,决定着新闻媒体的竞争力,甚至未来存在的价值。什么是新闻的“深度”?判断标准是一条新闻生产的投入水平,还是一条新闻反映问题的专业程度,抑或是一条新闻文字所含思想的深度?

    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推出了 “澎湃”,美国出现了VOX和FiveThirtyEight(538,名称源自美国总统大选的538张选举人票)。这些新型产品在诞生之初便声称要做有质量、有深度的新闻。本文通过三家网络媒体对“苏格兰公投”“2014诺贝尔奖”“阿里巴巴上市”等事件的报道,说明它们在深度新闻制作上的不同做法。

 

澎湃:同一话题,包罗万象

    澎湃新闻自称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以最活跃的时政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最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该产品共分50个标签,“新闻”门类下39个,“思想”门类下11个,每天共发布60-70篇稿件。

    澎湃在政治类新闻的报道和解读上大量投入,这点与VOX和538非常相像。从对三个事件报道的数量上,可以明显看出,澎湃报道数量之大。

    “澎湃”追求的是对同一事件大范围的覆盖、多角度的来源(或看法)。以“2014诺贝尔奖”的报道为例,澎湃的多个标签按奖项类别分别进行了报道。“绿政公署”主要对自然科学奖项进行报道,共16篇;“文化课”和“翻书党”着重对文学奖报道,共12篇;“澎湃国际”偏向于和平奖以及奖项国际视角的报道,共6篇。内容从华裔女科学家为何未获奖项,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者,再到日本人为何屡获诺贝尔奖,所关注问题五花八门,从不同侧面进行了介绍,用户可以“一站式”获取对同一事件的大量报道信息。

    但在短时间中,要围绕一个题目形成多篇有质量的稿件,对生产能力是个很大挑战。“澎湃”主要采用翻译加综合的方式来弥补产能不足,大量从国外(主要是英文、日文)媒体获取内容加以编译整合,如“‘这谁啊?’:10家英美主流媒体如何‘吐槽’莫迪亚诺拿诺奖”就是将境外多家媒体网站的报道进行综合的产物。正因如此,“澎湃”已两次因为编译问题引发业界争议。广泛覆盖虽然让用户获得了各方信息和看法,但是对形成新闻间有机关联、突出本媒体观点和形成用户关注焦点构成挑战。

 

VOX:自问自答,讲透背景

    VOX是拉丁文中“声音”的意思,本是家传统媒体,2014年年初聘请了《华盛顿邮报》前政治记者、专栏作家以斯拉·克莱因(Ezra Klein)加盟,筹备神秘的“X项目”,三月对外宣布推出VOX网站。克莱因说,传统媒体总在告诉受众要看哪些新闻,但却从不向受众解释,为何这些新闻重要,对他们有何意义。

    就此VOX专门为用户解释新闻背景,说明新闻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VOX的新闻在形式上更像问答类网站,常以问句作为标题,由编辑来设定问题。围绕苏格兰公投,VOX编写了《为何苏格兰独立是个坏点子》《如果苏格兰独立,将使用何种货币》《关于苏格兰文化的九个问与答》《苏格兰独立对威士忌将有何影响》等报道。

    在《关于苏格兰文化的九个问与答》一文中,编辑介绍了“羊肚香肠”“风笛”“褶皱裙”“苏格兰呢”“迷你动物”等各种苏格兰文化象征的由来,让用户再看到这些词汇时,能生成具体形象,知道其历史,明确其意义。

    2014年5月,围绕阿里巴巴赴美上市,VOX推出了《谁是阿里巴巴,为何它能成为本年度最大IPO?》。该文各段分别回答了“谁是阿里巴巴”“我应该购买阿里巴巴股票吗”“它与雅虎有何关系”“IPO何时开始”“为何人们关注IPO”等问题。不仅让用户了解了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还向他们普及了证券市场的背景知识,更利于用户读懂相关新闻。当阿里巴巴9月上市时,VOX却没有报道,因为此时不再需要什么背景了。

    VOX做法也存有不足,如有关新闻背景的问题大多是编辑凭自己想法设定的,并非源于用户。VOX利用推特账号与用户互动,在已有报道的基础上补充其他问题。但是,仍不能完全回应用户的兴趣和疑惑。

 

538:独吃一门,关注选举

    纳特·西尔弗精于统计,设立“538” 博客,专门用数据预测美国大选结果,准确预见了2008和2012年美国大选中各州选举人投票结果,这不仅让他荣膺2009年《时代》评选的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也让538成为《纽约时报》旗下博客。2013年,希尔弗带着538转投ESPN,在2014年3月正式发布了从博客转型为新闻聚合的538网站。

    538网站专注于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和预测技术的报道。在阿里巴巴上市上,538与VOX一样,只在5月推出了一篇报道——《阿里巴巴是美国人对中国股兴趣渐增最新、最显著的表现》,但主要是用两张图展示了美国人拥有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数量的变化情况。此外,538没有其他关于阿里巴巴上市的报道。

    苏格兰公投牵涉到投票,自然成为538关注的话题,共有六篇报道。其中,《围观苏格兰独立投票的粗略指南》《成千上万人已经给出了他们在苏格兰公投中的选票》利用数据、图表、文字分析,说明了公决的主要阶段、看点,并给出预测——苏格兰不会独立。尽管西尔弗曾在一年前就做出苏格兰公投中反对独立一方会获胜的预判,但在实际结果出来后,他撰文《苏格兰独立投票糟透了》,承认自己虽然说对了结果,但流程不严谨,还分析了苏格兰投票中出现的问题。《为何专家认为他们低估了苏格兰公投中反对票数量》一文又进一步对预测进行分析。可见538的文章紧紧围绕着投票、预测等话题,以数据技术作为支撑进行报道,将政治选举类新闻做到了极致。当然,与其他新闻网站相比,538缺少了事件背景的介绍,但这不是它所关注的,因为用户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这些信息。它只提供别家无法提供的专业信息。

 

“深度”的标准不止一个

    澎湃、VOX和538的缘分不浅,三家网站都是传统媒体为了转型而在2014年推出的,都采用了台式电脑端与移动端打通的展示形式,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渠道拓展,都标榜做有深度的新闻,代表了当下国内外媒体共同的努力方向。

    但从三家网站实践可以看出,深度新闻的做法也有不同的选择,像澎湃分门别类、汇集各方信息与观点,又如VOX把新闻背景解释得清清楚楚、绝不含糊,再如538利用数据技术手段,垂直专攻一项,做到极致,都是充分利用网络,将新闻报道引向深入。它们追求的效果不外乎一个,将新闻那点事给用户说得更清楚、更明白。

分享到:
(责编:刘扬、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