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做垂直、细分是趋势,由前ABC(美国广播电视台)新闻驻中东记者Lara Setrakian,于2012年12月创立的Syria Deeply(下称SD,即“透视叙利亚”)网站,只专注报道一个新闻话题,做单一新闻话题的垂直,并最终希望成为主导这个话题的新闻平台。
这种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可以理解成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业进一步的“松绑”。这就好比把一份报纸,杂志的一个栏目拆分出来单独做,往深里做,为关注这一新闻事件的“粉丝”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挖掘深度:解释性新闻报道兴起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新闻报道者来说,这意味着针对一个新闻事件有了更多的内容生产空间,对于读者,则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深入挖掘。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对于信息似乎无限的承载能力,同时使得网络上充满了垃圾信息,深入、专业、有背景的新闻报道却越来越少。这时候对于读者来说,能够提供专业、全面、优质信息的信源就变得尤为重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正在掀起一股解释性新闻报道(Explanatory Journalism)的狂潮,这其中就包括了网络媒体出版商The Vox Media,《纽约时报》即将推出的名为The Upshot的新栏目,以及2013年十月上线的彭博社的QuickTake等等 。
相较一般的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更加直白,细微,关注持续发生的新闻事件。像SD关注的叙利亚内战,这些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是数年,解释性新闻则通过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根据网站用户访问情况显示,SD最受读者欢迎,点击量最高的区域是一个名为Syria Files(叙利亚文件)的栏目。而该栏目的主要目就是为读者提供叙利亚内战的一整套背景资料,其中包括事件的最基本常识,政权介绍,反对派以及参与事件的国际势力等。
技术优势和内容采编
作为一个由采编团队和技术人员共同创立的新媒体项目,在内容采编和呈现上的技术创新和运用自然也必不可少。
技术方面,帮助建立SD网站的公司Ushahidi是一个专门制作信息众包UGC、可视化以及交互性地图的非营利性、开源软件平台开发商。该公司因为在2007年肯尼亚总统大选暴乱后,开发的一个信息众包网站而走红。通过此网站,暴乱现场的见证者可通过手机在该网站上分享事件相关资讯,Ushahidi再通过结合这些信息的地理位置,最终展示在谷歌地图上。有Ushahidi的技术做支持,SD 网站上的冲突地图(Conflict Map),时间线(Timeline)等栏目,用更加互动,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叙利亚内战的最新情势,伤亡和难民人数等信息,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事发现场的见证者们也可以作为内容生产者发布信息。
除了原创独家内容,SD也整合网络上来自于其它信源的关于叙利亚的报道。在用户社区建设方面,网站和Soundcloud(一个免费的音频上传网站),Google+,Facebook,Twitter以及Prezi这些社交媒体都有合作。
根据尼曼新闻实验室对SD的报道显示,目前SD网站每日最高UV量可达一万,同时用户的回访率约有50%。SD在推特的社交账号约有1.6万粉丝。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报道组织,SD没有政府资金的赞助,收入主要来自申请到的一些项目基金以及提供设计服务所得报酬。
产品化方面,SD的尝试包括为教育行业开发的叙利亚课件,和美国莱斯大学贝克研究院(Baker Institute)共同开发、用于政策制定的众包软件,以及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一些合作项目。
网站创始人Setrakian称,SD其实只是她创立的News Deeply(深度新闻)媒体科技公司的首个试验项目。据其在Huffington Post上发表的文章显示,一个名为Arctic Deeply(深入极地),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网站已在筹划中, 并已获得来自World Policy Institute(世界政策研究所)的赞助资金。她还表示,今后“深度新闻”系列的主题还会包括巴基斯坦,缅甸,甚至老年痴呆症等。
Setrakian还称,虽然新闻行业在衰败,但是对于信息的深度洞悉和见解却越来越炙手可热。她认为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将自己的网站做成像彭博终端一样的产品,通过向智库和国际机构这样的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来赚钱养活新闻。
(来源:钛媒体,研究院 王培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