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眼观六路

群体行为研究对新闻报道的启示

李黎丹

2014年01月20日10:18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群体行为理论发轫于十九世纪末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当属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勒庞是较早关注集群行为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对集群行为具有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其研究中也难免有偏颇之处,但其论述的合理性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词语和套话”。

    根据勒庞的研究,词语的威力,独立于它们的真实含义,越是含义不是很明确的词语,影响就越大。勒庞认为,“词语和套话”属于影响群体意见和观点的直接因素的范畴,直接因素在勒庞看来就是“使观念采取一定形式并且使它能够产生一定结果的因素”。媒体在报道群体事件的时候经常会运用一些概念模糊的政治性语言,这些“词语”和“套话”的不当使用,会刺激群体的情绪,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曾庆香曾总结了以往媒体关于群体性事件 “蛊惑与教唆框架”的报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语义模糊的政治性词语和套话,如“少数不法分子”、“非法聚集”、“个别别有用心煽动闹事”、“群众不明真相”等等词语在近些年的群体性事件报道中仍时有所用,这些带有思维定势、语义模糊的词语难免会使参与者联想到政府对事件的性质的判断,从而使内部的利益冲突具有对立的性质,在群体情绪蔓延中“掀起可怕的风暴”,不利于群体事件的平息和解决。“词语和套话”对影响群体意见、群体行动具有直接的意义。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避免可能扩大矛盾的词语和套话。

    2.在新闻报道中要有效约束与合理利用群体的想象力。

    在勒庞看来,群体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且群体也易于被形象打动。勒庞认为,群体具有强大形象化的想象力,流言之所能够广泛流传,“是事件在人群的想象中经过了奇思妙解之后造成的结果。在群体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对于心理群体来说,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客体本身,而是自己头脑中产生的合理想象,特别是容易产生心理定势,群体性事件所呈现的“链”式特征,与群体的这种心理不无关系。要中断群体的合理想象,就要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用细致缜密的新闻事实约束群体强大的想象力,做好连续性报道,报道事件最新动态及其相关细节,追踪事件发展过程及其详情,借此引导社会舆论,减少心理群体想象空间,使群体的想象力朝着一个真实的方向发展。

    但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中还要注重合理利用群体的形象思维,对我们所要传播的主流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使观念形象化、具体化,并且要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报道模式、语言加以解读,让受众理解、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样,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潜移默化地真正深入人心。

    3.在新闻报道中要用均衡报道破除“回音壁”效应。

    群体性理论认为,强大的群体作用原理滋生了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惺惺相惜”的过程,群体起到了一个互动性回音室作用。破除这种群体回音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充分报道群体性事件双方或多方的观点,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均衡性报道,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和观点,表达不同群体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声音。

    在均衡报道中,每一种个别的意见所产生的暗示作用,很快就会受到对立意见的暗示作用的破坏。“结果是任何意见都难以普及,它们全都成了过眼云烟。”如果只是在报道中呈现“一家之言”,会使心理定势在受众对事件的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激起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非直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鸣。如果把事件相关方以及社会各种观点均衡报道,为民众搭建一个协商对话的平台,让社会了解各方目标的正当性,那么就会自然淘汰相对不正确的目标诉求,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有效的舆论引导,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负面情绪在舆论空间的积淀。

    4.新闻报道要注重作用于间接因素培养受众的基本共识。

    勒庞群体性理论认为,构建和影响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即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着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并且间接因素是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任何集体行动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延续很久的、构成群体意识基础的因素。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宏观的、潜移默化的,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对于彰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构建群体社会认知、信念和意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闻报道不仅是告知人们新近发生的事情,还要注重培养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培养受众对于和谐社会的共同认知,引导受众追求包容、追求和谐。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