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原生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平台,微信充分考虑并体现了移动特征,发挥移动优势,其中一个表现是语音类应用的涌现,给人们的移动生活锦上添花。不仅微信的开发者设计了很多语音应用,如语音提醒、语音互动、实时对讲机等,第三方也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开发很多具有实用功能的语音应用,下面加以简单介绍。
第三方开发的微信语音应用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是语音搜索服务,即用户发出语音命令,应用接收后予以反应,既可以做成问答服务,也可以做成人机聊天服务。前者如“百度语音助手”、“搜狗语音助手”等,用户语音提出问题,应用软件可以给出相应的文字或语音回复。后者如“小黄鸡语音陪聊”,在问答的基础之上,依靠人工智能,可以形成人机对话。这类应用主要模式是语音识别、网络搜索、回复反馈。
第二类是语音处理服务,即将用户的语音转化为文字,或反方向将文字处理为语音。如云之声公司开发的微信语音输入,可以将中文语音,甚至方言转化为微信聊天中的文字,让拼音和笔画等文字输入方法都没了用武之地,而且识别率很高。而且该应用还会自动将语音中的自然停顿转变为标点符号。这类应用的主要模式是语音识别与文字转换。
第三类是语音信息服务,即利用语音在微信平台上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如“语音笑话”、“语音播报天气”、“华尔街英语”等应用,每日定时提供语音内容,推送至关注该公共账号的用户微信。因为考虑到有些场合不便接受语音信息,这类应用还往往配发与语音对应的文字信息,给用户提供多种形态的信息。特别是很多培训机构利用语音功能在微信平台推出语言学习应用,往往语音信息都不超过1分钟,文字都在100-200字,既满足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也符合用户外语学习听读结合的需求。
微信语音平台处于发展初期,是大力开发、进入的绝好时机。对于人民网来说,平台上语音类的新闻服务并不多见,现有的几款都因为缺乏内容来源,更新不够及时,甚至已经处于停运状态。结合人民网新闻资源优势,可以轻松实现语音新闻推送,如果加入互动因素,做成新闻查询或新闻测验类的应用,一定会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