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让用户本地注册还是通过第三方登录?互联网女玩家Nancy1分析比较了目前较常见的四种注册方式:
· 第一种:最传统的注册方式,注册门槛高,易在登录页面就流失用户。
· 第二种:可能很少的app会用这种,用为没有留下用户的本地ID,无法跟踪用户行为
· 第三种:第三方注册后系统默认分配给用户一个ID,可能用户可见,也可能不可见。
· 第四种:第三方注册后用户手动填写一个ID而且还不能重复,比直接注册更麻烦
作者指出,虽然第三方登录/注册——如利用QQ号注册等——简单方便,但是这无异于把自家门钥匙给了别人进自家门。
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第三方登录的利弊:
· 用户的角度
第三方登陆方便快捷,且很多资料信息可以公用,并可以将自己在某个app的动态信息同步到各个sns平台。于是有些犯懒的用户可能会养成一种“一个账号走江湖”的心理。
弊端:例如有天你的QQ号被盗了,株连下来的相关app也不能登录了,注册新账号的话,之前所有网络生活记录归零。
· 本地客户端的角度
对本地应用而言无非是简化登录过程,降低注册门槛,获取海量新用户。在争抢用户的竞争中,提高用户的转化率是决定能不能突出重围的重要因素。
弊端:依赖第三方;用户关于隐私暴露的担忧(如下图)。如果只保留第三方登录,则容易流失注重隐私的用户。
· 第三方的角度
可以扩大本身的用户基数。
未来的发展:创造一种新的登陆方式,更简单、更权威、不依赖
作者思考认为,应该有一种全新的登录方式。她认为,可以利用用户唯一且真实的ID,如指纹、身份证号等,让虚拟的社交网络完全落实在现实的基础上,但这需要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和服务器的支持,甚至涉及到政治因素,同时用户也需要一个接受过程。诸如技术上革新和拓展,比如指纹,瞳孔,人脸识别等,在互联网时代也是极有可能。
就目前而言,作者认为如九宫格解锁、无需重复输入的方法是个不错的尝试。另外,她推荐了Email一次性登录方法,是美国程序员Ben Brown于2012年7月份提出来的:
用户登录的时候,只显示一个Email地址输入框:
用户输入Email地址以后,网站就向该地址发出一封邮件,里面包含了一个登录链接。用户点击这个链接,就证明他/她确实是这个邮箱的主人,身份有效,从而实现登录。
登录链接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但是可以通过cookie,让用户长时间处在登录状态。如果cookie失效,则重新向用户邮箱发出另一个登录链接即可。
整个认证过程都通过电子邮件完成,彻底实现"无密码登录",而且操作流程易于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使用现有的Email协议,不需要服务器端部署新的代码,具有最好的兼容性。主要缺点是,它需要用户额外查看一次邮箱,稍显麻烦;它也不适合那种用户无法打开Email的场合,比如在朋友家中上网。因此,使用它的网站,还必须部署备用的登录方式。
(来源:Nothing弄一个,研究院 徐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