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现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研究院>>研究视点

详解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现状

万丹妮

2012年12月10日09:11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作为当前移动互联网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移动支付行业已经吸引了包括中国银联、三大运营商、支付宝、拉卡拉等多家相关组织和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运营。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76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73%。预计到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用户数将达到3.87亿户。

  2012年10月,中国移动支付标准正式确立采用中国银联主推的13.56MHz标准。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历时3年的标准之争落下帷幕。据了解,移动支付标准还需要几大部门会签,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随着移动支付标准的确立,相信围绕这一领域的相关方都会加紧投入市场争夺,以下将从定义、市场构成、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详解国内移动支付领域现状。

    一、移动支付的两种形式:近场支付与远程支付

  移动支付,指的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基础(通常是手机),利用任何形式的移动设备终端,通过运营商网络,用户在某一支付平台发起的一种资金从一个账户支付到另一个账户的支付行为,用以满足用户购买商品或服务、获取打折、团购信息、转移资金的便捷性需求。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近场支付(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和远程支付是移动支付的两种主要支付方式。

  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是目前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1】今年10月确立的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实际上就是指国内确立了近场支付的通讯频率,今后将统一采用国际通行的13.56MHz通讯频率。

  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向远端发送支付或转账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移动手机支付、ATM转账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2】远程支付主要依赖网络和交互平台,可以是运营商平台,支付公司平台,抑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

    二、市场构成:创业公司专注垂直支付领域

  尽管从技术手段和交互方式上看,移动支付主要由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构成,但是具体的支付模式则早已突破了以SMS、网页访问或RFID等所限定的框架。主导方和参与方有卡组织、银行、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技术公司、商家等。甚至有人断言,移动支付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是交易的发起者,任何人也都可以是交易的接受者,交易互动将前所未有的便利、迅速。

  当前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相关方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以银行、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以及分布于线上(支付宝、财付通等)及线下(拉卡拉等)的商家。具体市场情况参见下图。

   

    (图片来源:虎嗅)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在线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和运营商有着天然的依赖,其中中国银联由于控制着国内所有跨行交易信息而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了先机,加之近日通过的近场支付标准已确定由银联主导的方案获胜,使得银联在该市场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流向;运营商则借助网络优势,在当前国内通讯行业的垄断经营的大背景下牢牢掌握了智能终端的接入服务;此外,支付宝作为国内用户人数最多的线上支付商,在投入移动支付领域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以上三家的市场主导地位导致更多的创业型公司在这一领域无法横向拓展,进而寻求在垂直支付领域拓展市场。如快钱定位B2B;汇付天下专注航空、基金等垂直行业支付;易宝支付的策略在于抢占客户端,在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视频、SNS、门户、博客、微博、小说等数字娱乐类直接付费市场上,份额占到70%。而在后台清算市场,易宝支付占据了90%的市场。【3】

    由于NFC标准的确立,导致未来用户大规模接入近场支付需要更换手机,由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带动的一种读卡器模式正在中国市场复制。在这种支付方式中,用户不必更换手机或者SIM卡,只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一个小小的读卡器就可以实现近场支付(见下图)。

   

(图片来源:移动labs)

  钱方自称中国的“square”,一台安装上钱方刷卡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发挥无线pos机的功能,但是比pos机的使用成本更低廉,并可依靠智能终端的定位功能实现社区内的商品推送信息:如安装了刷卡器的智能手机可以即时收到社区附近便利店的打折信息或优惠券等,并为用户去小型商品消费提供刷卡服务。

  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联合推出的“闪付卡”是另一种近场支付的折中方案:通过一枚类似手机挂件的金融IC卡(可贴于手机外壳),使得用户的智能手机在靠近pos机时可处理1000元以下的近场支付请求,无需密码和签字。

    三、前景展望:如何安全地改变生活方式?

  要说明移动支付行业是否具有前景,首先要说明移动支付行业的利润来自何处。目前看来,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大型企业的前期投入和风投支撑的中小企业推广,但从根本上看,移动支付行业的收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手机银行预存金额的利息、移动支付业务的利润分成、移动业务带动银行卡多项增值业务、减少网点建设成本、拓展用户群带来的其他收入。可以说,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最终形式可能是取代或者是抢占部分目前各种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市场份额,“卡片的消亡”从某种程度上再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便捷的支付方式还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在中国偏远地区的服务,如早前中国农业银行联合运营商发行具有支付功能的SIM卡,考虑的就是在农行网点不能覆盖的农村地区拓展金融业务的需求。对于门户网站而言,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将直接决定他们当前的移动互联业务发展是否在未来能够顺畅地转化为货币收入。

  但问题是,这种便捷如何在安全问题上做足功课以保证用户的权益?移动支付的潜在危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来自操作系统的安全隐患,如开源平台带来的潜在威胁和用户自行刷机、破解系统带来的安全漏洞,使得个人账户信息可能被窃取;二是近场支付使用的无线信号可能被窃听或转发,木马程序可以拦截收到和发出的短信。同时,通过模拟信号基站来也达到窃听的目的;三是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四是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可能使他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具有随意性。与此同时,开发者还必须考虑到一旦用户不幸遗失了手机,如何确保自己的账户安全。如谷歌推出的google wallet支持用户通过登录自己的谷歌账户删除所有交易信息等等。

    相信随着以上威胁的缓解,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将获得长足发展,各互联网公司需要思考的或许是如何将独立、安全的支付体系纳入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平台。

    参考资料:

    【1】耿雁博 近场支付:运营商和银联的新战场 第一财经周刊 2012-01-16 [N].http://tech.163.com/12/0116/11/7NSSG34R000915BE.html    

    【2】维基百科:远程支付[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9C%E7%A8%8B%E6%94%AF%E4%BB%98

    【3】虎嗅网:谁在移动支付领域玩水?[EB /OL].http://www.huxiu.com/article/1876/1.html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扬、唐胜宏)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