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一)内容科技拓展内容采集维度
(二)内容科技创新内容生产机制
(三)内容科技重塑内容分发模式
(四)内容科技拓展内容接收边界
(五)内容科技深化内容反馈效能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一)内容科技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发展
(二)内容科技成为联接各行各业的桥梁
1.内容科技联接电子商务
2.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
3.内容科技联接历史文化资源
4.内容科技联接旅游产业
5.内容科技联接娱乐生活
6.内容科技联接公共服务
7.内容科技联接金融服务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生产关系和社会分工
(二)内容科技成为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三)内容科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内容科技发展面临挑战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一)区块链的发展与应用将深刻改变内容生态
(二)“知识引导+数据驱动”增强内容科技智能
(三)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公共服务互联网化再造
(四)内容科技促进数字文化消费与贸易
(五)内容科技呼唤法治保障、伦理规范和金融支持
2020年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
(一)新闻媒体应用
(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应用
(三)行业应用
简版
出品信息

11:54 / 14:12
  •        这是第二本“内容科技”年度报告。即将面世之际,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样历史性的年份,内容科技必然要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产生令人欣喜的成果。人民网联合北京大学在北大科技园开办的全国首个“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可算是各种成果、亮点的集中呈现,也再一次验证了内容科技的广阔空间。

           近两年来,人民网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围绕“内容科技”进行了初步研究、实践和推广,尤其注重探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内容科技的重要作用。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位于中关村北京大学东门北侧的北大科技园。这里既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现代高科技的聚集地;这里既曾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又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创新基地,成为内容科技在党建应用上的示范基地,成为“智慧党建”成果的推广基地。

           2019年1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这是中央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的重要决策和部署。

           在过去两年里,人民网通过自行研发和连续举办三届内容科技大赛,内外结合,已初步形成了包含学习培训、宣传展示、组织管理、党群服务、精品内容等5大类近50项具有一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智慧党建”产品矩阵。

           “网上群众工作智慧大屏”是人民网基于《领导留言板》开发的智能设备。《领导留言板》开办15年,全国所有的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和一些部长,在上面切切实实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办理了230多万件“急难愁盼”问题。“智慧大屏”则将各种实时数据生动呈现给各级领导干部,帮助搭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数字桥梁”。

           屏幕上播放战争场面,你就能闻到硝烟的味道;庆功宴上的酒香,也可以扑鼻而来……系列气味电影《信仰的味道》以经典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为基础,结合数字气味技术,根据影片不同阶段的场景,模拟相应的环境气味,创造沉浸感更强的观影体验。

           “数字马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应用到思政课的各个环节,为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提供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敏感内容识别一体机”能自动快速筛查各类视频和图片中涉黄、涉恐、涉暴等违法违规敏感信息。

    目前在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展陈的各类软硬件设备,已可满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高等院校和部队等各类单位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基本需求。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于2021年5月4日正式启动,5月6日正式开馆,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空间,接待了中央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央国企、高校、部队等80余个党组织参观考察。前来参观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们表示,参观之后,对如何在信息时代更好开展党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内容科技在党建领域的应用探索刚刚开始。“智慧党建”离不开各行各业和各级党组织的广泛参与、积极探索。未来,人民网将长期在“智慧党建”领域不断研发创新,搭建公共平台,开放对外合作,及时挖掘各类内容科技切实服务党的建设。

  • 前言

           内容科技(ConTech)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内核,对内容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数据与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催生了内容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服务。

           内容科技是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2020年3月,人民网发布了《2019,内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书,提出信息化时代的内容科技使得“内容即数据”,信息传播得以智能化。发展内容科技的目标与任务是,更高效、精准地创造分发更丰富、优质的内容以服务人民,以场景化的内容产品、便捷化的内容工具、智能化的内容平台赋能产业,在生产、聚合、分发、用户参与、底层数据等环节有效服务于党管意识形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影响深远的重要变量,5G技术大规模商用加速万物互联进程。我国内容科技实现长足发展,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内容产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内容科技的认识正进一步深化。内容科技不再仅仅服务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内容生产,更多的是服务整个社会的信息内容生成、信息交互、数据分析、资源保存,日益成为内容产业破除行业壁垒,与各种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在数据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信息时代,内容科技为“党管媒体”拓展到“党管数据”构筑底层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内容科技攻关和创新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因应技术演进趋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内容科技将不断向前发展。

  •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脑科学等智能新技术的驱动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内容科技正在加速发展,持续赋能内容产业,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内容科技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主体协同合作,强化内容科技应用开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提升高端新型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形成内容科技创新和内容产业应用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本部分将从内容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五个环节,梳理和探讨智能化内容科技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

    (一)内容科技拓展内容采集维度

           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被列为七大重点数字经济产业。这七大数字科技大大助力了内容产业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拓展了内容信息采集的时空维度、深度和广度,使信息以数据化形态进入内容生产资源库,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万物皆媒:丰富信息采集场景

           2020年,5G商业化版图进一步扩展,5G技术因其超高网速、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特点,加速了万物互联的进程。不同于传统的内容采集被局限在人的感官所能及的边界和单一的时空场景,在万物皆媒的互联网传播生态下,信息采集的场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

    (1)基于城市场景的信息采集

           2020年是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验收之年。智慧城市构建了包括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内的泛在网络,将城市运行中的人、机、物、环境等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网络互连互通,依靠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基础设备,能够采集海量数据,自主感知识别城市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城市大脑汇聚、协同、学习、认知、决策,实现对城市各种设施的即时最优控制。这为主流媒体接入城市大脑数据库,或者利用基建中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自动识别追踪新闻事件、采集相关信息,通过全面感知城市数据,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政务、交通、生活等内容创造了很好的技术条件,媒体利用传感器、摄像头采集新闻已有尝试,这使媒体机构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如新华社发布的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就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行车数据分析与价值挖掘,借助记录仪等智能采集设备,结合新闻发生地附近的多维数据,自动检测新闻事件、自动生成数据新闻和富媒体资讯,摄像头以及各种传感器成为记者的眼睛。

    (2)基于家庭场景的信息采集

           家庭场景的信息采集随着智能家居进驻家庭而成为可能。智能家居是在传统家居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建立云端与终端的链接,将嵌入式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与云端数据连接,从而实现数据库的链接以及匹配,这意味着每一件智能家具都能成为信息采集和输入的端口,从而为场景化传播打开家庭入口。不同于社交媒体的信息采集,智能家居通过对用户生活的介入,能够采集用户更深入的数据信息,比如用户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生理信息等,有助于更精准地制定用户画像,从而更好洞察和掌握用户的需求,通过智能产品与用户的互动反馈,基于用户生活场景,为用户定制新闻产品等传播内容,达到更立体有效的传播目的。

    (3)基于个人场景的信息采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9.86亿,手机上网比例达到99.7%。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人都可凭借移动终端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接入口,使得基于个人场景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被采集。比如疫情期间的健康码就是将个人手机采集到的数据用于社会治理的有效尝试。健康码是基于手机号码的手机定位、消费记录、通行记录,通过填报行程信息或者扫描场景位置登记等方式,捕捉用户的生活轨迹信息,结合疫情数据库的分析匹配,自动生成不同颜色的二维码来作为可否安全通行的凭证,这也是将基于个人场景的的数据用于社会治理的有效尝试。

    (4)基于虚拟空间的信息采集

           随着虚拟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云端虚拟空间也成为内容采集的新场景,这在疫情中的应用尤为突出。疫情的影响阻断了面对面采访获得内容素材的渠道,在云技术的赋能下,“云直播”“云采访”“云连线”“云访谈”等多种数字化信息采集方式,为媒体与被采对象跨时空“云端见面”提供助力。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为了增加采访的现场感,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运用5G+全息虚拟投影新技术,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对代表委员们进行“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与真人等比大小的“代表”被实时投放至异地演播间,他们的表情、动作十分自然,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空间的同屏互动,现场效果十分逼真。

    2. 智能识别:拓展信息采集深度

           媒体之所以能实现智能化信息识别,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生产中的应用。

    (1)机器视觉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极大拓展了信息采集的广度

           新闻信息采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频录制、文本记录、人工识别转换等方式,而是通过快速识别场景中的图像、音频、文字,在新闻现场就能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音频文字的转化、多语言实时翻译等,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将人力从繁琐的信息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记者使用的“5G+AR”采访眼镜,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实时了解人物资料,还可以用手势或语音完成视频录制、拍照、直播等工作,与后方的编辑实现屏幕共享,实时互动。同时,现场视频在第一时间传回人民日报智慧平台,通过文字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智能化生产新闻。

    (2)网络平台数据抓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

           通过对全网的数据爬取和信息识别,快速挖掘互联网中热点新闻事件及其线索,可以实现对全网新闻的内容汇聚和梳理,及时掌握更及时全面的信息。比如封面新闻2020年1月发布的“智媒云3.0”,以主流媒体算法为核心,根据信息需求自动抓取全网数据。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实时疫情地图”产品,则是依托智媒云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自动抓取和更新疫情信息大数据,并集纳最新实时防控动态报道。此外,“智媒云”推出的疫情机器人也同样利用这一技术,第一时间抓取各地官方发布的辟谣信息,通过算法进行数据整合发布,让用户更及时、直接地了解疫情防治动态。

    (3)人工智能利用自然语言理解信息,并用知识图谱技术解构信息,从而加深了信息智能采集的深度

           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通过大量的数据学习,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文本意义。在智能识别信息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集成,并基于知识图谱对背景信息和关联信息进一步挖掘,以“打标签”的形式将其存储进数据库中,为下一步存储和处理数据打下基础,尤其是对知识图谱的构建和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对信息内容采集筛选的效率。比如新浪新闻开发的“鹰眼”平台,在疫情期间,通过对海量的疫情内容进行智能化分析及处理,借助内容信息抽取构建相关事件知识图谱,提取颗粒度更细的主体标签体系,并通过对标签体系的模型训练,实现了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和分类,持续优化内容自动化集成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防疫咨询。

    3.技术精进:提升信息存储量级

    (1)大数据技术助力海量信息存储

           搭建数据库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存储是技术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仓库、关系数据库、NoSQL数据库、云数据库等,实现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以云存储技术为例,不同于过去数据垂直存储在某一台物理设备的模式,云存储通过宽带网络集合大量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虚拟化、分布式文件系统、底层对象化等技术将位于各单一存储设备上的物理存储资源进行整合,构成逻辑上统一的存储资源池对外提供服务,从而在存储容量上得以从单设备PB级横向扩展至数十、数百PB,极大地拓展了数据信息的存储空间。

    (2)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保障数据安全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系统,能够将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的链式结构中,确保数据的多重备份,提高数据库的容错性和安全性。这些技术特性加大了试图篡改、删除数据或者恶意攻击数据库等行为的难度,从而保证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隐私性和安全性。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媒体数据库的搭建,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信息的溯源追踪和保障数据安全。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媒体对于大数据资源空前重视,加速了媒体从数据化运营到运营数据业务的转变。这就为媒体搭建自己的数据库提出了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主流媒体已经进行了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比如新华社的“媒体大脑”+大数据运营生态系统,央视网的新媒体集成遥控平台+数据中台,封面传媒的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浙报集团的“媒立方”+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南方报业的中央数据库支撑融媒生产和媒体智库等,如何利用数据库资源更好地开展数据业务,将是媒体融合在业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积极尝试的。

  •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二)内容科技创新内容生产机制

           近年来,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媒体的内容生产全面赋能。媒体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技术,已经成为媒体机构和内容创作者进行内容生产时不可或缺的创作工具,进而深刻地改变了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加速推进了媒体内容生产的智能化进程,有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及广度。

    1.“云”业态: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场景

           受疫情影响,2020年,各个行业的在线业务大规模增长,“云”业态也成为媒体行业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场景。网络视频网站与各大主流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免费的线上课程。人民日报客户端则联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美术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全国数十家博物馆及科技馆,上线“奇妙漫游云逛展”专题,向公众提供便捷的线上观展服务。

           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湖北广播电视台探索构建“一线尖兵团+云连线记者团+大屏编辑组+新媒体原创团队”的云采访全链条生产机制,实现了随时随地“云报道”和“云传输”;上海广播电视台把“手机云直播”作为主要工作方式,编辑部通过“云策划”“云连线”,由驻会记者一对一沟通联系所有代表委员,以远程视频连线或指导手机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大量的“云”上采访工作;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借助新闻云采编系统和虚拟演播室技术,开辟了“两会云访谈”“云上大连线”“两会云相连”等节目新样态。智能技术驱动下,媒体行业的“云思维”“云模式”“云业态”更加成熟。

    2.多模态: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形式

           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大数据、算法和数据分析,实现内容的自动编写与生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这一过程即是智能化内容生产的过程。人工智能进入媒体内容生产领域后,最早的形式便是机器人新闻写作,也就是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将内容嵌套入事先设定的新闻模版中,实现自动化写作。随着智能化内容生产技术的迭代与发展,目前,单一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形式,正在向多媒体生产转变,亦即机器人写作由程式化的文本编辑,向视频、音频、图像等多模态的内容形式转变,可以完成图文自动转换以及视频的自动编辑等工作。

           首先是图文转换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基于AI技术,人民日报“创作大脑”推出新闻转视频、直播剪辑、智能写作、新闻追踪数据、媒体订阅数据、智能配音等在内的18项智能生产工具,覆盖媒体策、采、编、发的全流程。其中,新闻转视频工具是基于百度大脑图文转视频技术(VidPress)打造而成,在2020年初由百度研究院孵化推出,是业界首个支撑通用型、大规模的全自动视频生产技术。它利用算法和AI模型自动进行故事线生成,媒体创作者可以从通稿式“标准”内容,一键转化为快讯、短视频等多样化形态,分发至不同平台、不同受众,降低素材搜集、整理、匹配、剪辑的时间成本,实现全自动智能化新闻视频内容生产。多模态的图文转换技术进一步满足了自动化内容生产的需求,极大提升了视频制作全流程的效率。

           其次是智能化视频编辑软件的迭代升级。Videoleap是一款来自以色列的智能驱动的专业视频编辑软件。相比于行业内同类型产品,Videoleap的AI智能剪辑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Videoleap 结合由 AI 驱动的先进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和神经网络技术,研发出绿屏、关键帧动画、色度键合成等高端工具,极大减轻了视频处理工作量。以Videoleap为代表的智能化视频编辑器不仅是一个剪辑工具,更是将智能化的内容生产方式引入视频领域,使得艺术创意构想得到最大施展,自我表达得以自由发挥。

           此外,智能主播也是智能化多模态内容生产的一个应用方向。2020年5月,新华社联合搜狗推出的全球首个 3D 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AI合成主播是依据现实主播原型,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而成,AI主播可以高度还原真人发肤,能随时变换发型、更换服装,穿梭于演播室的不同虚拟场景中,依靠算法驱动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播报形态可多角度呈现。在立体感、灵活度、可塑性、交互能力和应用空间等方面,较前一代AI合成主播(2D形象)均有了大幅跃升。在特写镜头下,甚至连头发丝和皮肤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业界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结合3D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开拓性应用。

    3.人机协同: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主体

           在智能加工过程中,人工智能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加工工具,使其可以更快捷地产出更优质、多样且满足观众需求的内容。从内容生产的主体来看,人机协同成为智能化内容生产的共同主体。此前开发的一些机器自动内容生产系统,主要是依靠机器的独立运作而实现的,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依赖于人与机器的协同,机器的介入是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常态,智能化内容生产进入了人机共生阶段。

           在机器人内容生产方面,人机协同为内容生产主体的模式正在逐步探索中,以期充分发挥AI技术“写稿智能辅助”的作用,也就是要根据编辑或记者对内容的偏好,形成多维度的内容标签,系统自动根据这些内容标签,推荐相关大数据内容,辅助其写稿,并且利用人脸识别、以图搜图、图片特征提取、图片相似度比对等技术,在编辑、记者写稿时,系统能够自动配图。“封面新闻”研发的“封巢”智媒体融合系统,正是人机协同生产内容的积极尝试,机器人小封能够在采编人员写作过程中给予智能协助,从写作习惯、关键资料推荐、文章核查等方面,帮助提升采编人员的写作质量和效率。此外,腾讯 Dreamwriter开发团队也提出了人机协作2.0的目标,希望通过智能技术实现记者与编辑、记者与机器、编辑与机器这三者的协作与生产流程的升级。

           对于综合性的内容生产而言,机器也能够在多媒体信息组合、同类信息整合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通篇干瘪空洞的数据永远无法讲述感染人的好故事。机器的写作如何更贴近人的表达和思维习惯,是在技术层面需要突破的重点。毋庸置疑的是,即使在人机协同模式下,人也依然是创作主体,人的价值判断和个性化表达,是提升作品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不可或缺之要素。换句话说,越高水平的内容生产,越依赖于人机协同。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机器在数据分析、选题策划、素材粗加工以及知识图谱分析方面,将带给人越来越多的想象力。

    4.高效审核: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保障

           对海量信息进行人工审查已是过去时,机器为信息核查带来了全新思路。通过分析信息来源、开展技术鉴定、实行交叉验证、进行跟踪分析等多种途径,智能审核工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海量信息进行清洗与判断,对新闻文本的真实性概率进行估算。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今的智能化自动核查系统,一方面可以对信息进行更精细化的鉴别,自动帮助用户检测和过滤潜在的虚假信息,并为内容生产者核查事实提供辅助,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和检测互联网中的海量文本、音频和视频,通过传播路径溯源、人工+算法查证、自动谣言拦截等流程,为互联网空间的虚假信息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此外,结合区块链技术和数据监控技术,媒体和平台可以对原创内容进行全网监控,通过图文比对、稿件追溯、语义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时追踪侵权转载的媒体及行为,提升对原创内容的版权管理能力。例如,“人民云”一站式版权保护管理平台“人民版权”利用区块链可溯源的特点,可以快速发现链上的转载和引用关系,自动生成传播链路,追溯可信原创信息,发现稿件的修改变化。

           另一方面,内容核查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除了识别实时的虚假新闻,还可以检测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知识类谣言,并从多个冲突信源中进行真相发掘,进一步识别社交媒体上的恶意用户和机器人等。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调用敏感人物模型、黄色/ 低俗模型、暴恐模型、语音脏话模型等至少12 个算法模型,对进入平台三审系统的全量数据进行不间断监测,人工智能利用其深度学习能力和视觉、语义、语音等识别技术,为新闻审核工作者提供有效辅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包括央视新闻在内的诸多媒体都设立了辟谣专区,对网络上充斥的虚假新闻进行了全面、及时清剿,以正视听。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成为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保障,大大减少了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的传播。但机器不是具有独立性的主体,而是扮演着人类辅助工具的角色,也就是说,在信息审核过程中,机器能够进行快速的判断与筛选,但在信息真伪辨别、价值与风险判断等方面,仍需人来进行决策。

  •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三)内容科技重塑内容分发模式

           信息分发在现在整个信息生产和消费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海量内容供给与大规模且个性化内容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内容服务提供者必须面对的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平台,高效的信息分发能力都是其核心的竞争力。内容科技助力内容分发智能化,即通过信息内容与信息应用场景的智能匹配、将社交推荐引入分发等措施提升内容分发效率,充分实现内容价值。

    1.场景分发: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路径

           在5G、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更深层次嵌入、应用到广播电视行业的现实背景下,泛在化、数字化、移动化、分众化、差异化、智慧化等新趋势和新需求,正在持续推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内容变革、渠道拓展、应用创新、场景搭建和生态构建。

           场景理论的实践运用不仅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媒体在变革中需要适应的新的运行机理。在终端融合的时代,场景的开发应用是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在5G技术加持下,在深层次的人机交互基础之上,基于私人场景的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实现算法内容分发的“场景”增强。随着VR、AR等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用户进入虚拟的新闻现场、与新闻现场深刻交融,获得浸入式体验成为可能。而场景化、全景化的浸入式新闻报道能够给用户呈现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信息,让新闻更加真实可信。

           此外,场景分发作为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路径,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语义解读:即内容科技的进步体现在有能力让所有人群享受到同样的视听内容,技术可以助力视听产品适配的人群范围更加广阔,应用场景在横向上更加宽广。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与中国老龄协会信息中心合作打造的云听客户端(乐龄版)上线。云听客户端(乐龄版)整合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独家广播电视节目资源,重点打造健康养生、新闻资讯、戏曲文化、评书相声等9大品类超200万时长的精品节目,为中老年用户提供定制化、场景化互联网声音产品,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老龄化社会建设。

           2020年12月,优酷宣布将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共建无障碍网络视听平台,修一条数字化“盲道”让残障人士共享技术红利。此前,优酷更新了经过无障碍化改造的新版本,并上线无障碍剧场,满足视障人群线上消费文化作品的需求,这也是行业内首个推出无障碍服务的互联网视频平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利用声音对电影画面的“再加工”,制作和传播无障碍电影。2020年9月,“光明影院”专题正式在爱奇艺上线,为视障人士打通了一条更加平等、便捷的观影渠道。为了“讲”好无障碍电影,爱奇艺与“光明影院”团队用心打磨剧本讲稿,利用多轨录音技术,同步录制讲述声音,最终合成可复制、可传播的无障碍电影作品。

    2.采发一体: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形式

           2020年,慢直播成为视听新媒体领域现象级传播形态,采发一体成为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形式。慢直播脱胎于移动直播,携带其基因、放大其特点、延伸其功能,具有强交互感、强同场感;还具有节奏缓慢、原生态呈现、受众自组织互动的核心特性,其兴起也浸润着主流引导、情感抚慰、数字在场和文化再造的内在逻辑。

           2020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与疫情赛跑——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最前沿”系列慢直播,创新直播和新闻报道的新范式,“云监工”成为年度十大热词。4月,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再度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珠峰十二时辰”系列慢直播,首次向全国观众360度全景呈现珠穆朗玛峰24小时实时景观变化。7月,央视新闻新媒体通过架设在美驻成都总领馆的多个回传机位,开启长达7个半小时的移动慢直播,引发境内外网络用户极大关注。

           其中,“珠峰十二时辰”慢直播共设置了“珠峰VR”“珠穆朗玛峰”“珠峰大本营”“珠峰绒布寺”四个观看视角,用户可通过触控屏幕或转动手机,自由切换观看角度,实现在海拔5000米以上360度“云登顶”看珠峰的沉浸式体验。电信工作人员在海拔5145.3米的珠峰大本营1号营地建成的5G基站,实现了5G信号的覆盖“新高度”,保证了高海拔地区4K高清和VR信号回传的稳定性。在VR全景镜头、4K高清直播等技术的加持下,实景共享、沉浸体验、零时差传播的特点让受众完成了赛博场域内的虚拟集结,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身心同步互动、虚实叠加的体验。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利用“5G+VR”“5G+AR”“5G+AI”等技术组合手段展开报道。人民日报的VR全景相机,借助5G客户终端设备将大会现场的超高清视频信息实时传递给互联网用户。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利用卫星传输技术,联合三亚、威海、喀什等4个城市,成功发起“‘5G+8K+卫星’2020全国两会”分会场直播,首次通过卫星传输、利用5G+8K超高清视频信号将两会声音传递到全国各地。新华社客户端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采访,在武汉、广州、昆明三地设置了分演播室,采集全国人大代表影像,并通过5G网络信号实时传输到北京,再利用全息成像技术以真人等比例大小显示,实现记者与全国人大代表异地同屏交流访谈。5G网络千兆级超高带宽和毫秒级低延时让全息成像技术发挥到极致,开创了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的先河,全网播放量突破1.2亿次。

    3.社交分发: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思路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指出: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类型。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占有率大大下降,微信是用户最多、最广泛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在用户信任度方面,微信群被认为是更新速度最快、最值得信任的信息传播平台。相比之下,用户对其他传播渠道的信任度普遍不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社交媒体已经取代传统主流媒体,成为美国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至少七成以上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或者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新闻信息的分享和传播。

           2020年,国内外的社交媒体都在持续进行社交分发的布局。内容的社交分发即以公众广泛参与为背景,通过算法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依托智能化的社交关系提高信息分发效率。算法与社交相结合形成的智能化社交分发模式打通了社交分发和算法分发的壁垒,继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之后,正逐渐改写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规则。当前的主流推荐算法中,算法与社交结合已成大势所驱,主要应用包括亲密关系加权算法、重要关系加权算法和互动加权算法等。

           亲密关系加权算法的运行逻辑是,为用户执行的每个行为创建一个边(行为),对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用户不同的行为类型具有不同的权重。算法开发者通过查看用户近期采取互动的频率、二者在社会网络中的距离来计算两个用户亲密度得分,其核心是行为发生者和行为观察者之间的亲密度,即发生深度互动的用户关系强于点赞之交。过去的一年,微信视频号在首页新增了关注、朋友、推荐三个tab,由单一的机器分发,加入了社交分发:用户可以看到朋友发的和点赞的内容,通过将朋友圈泛社交化,微信能够更好地利用朋友圈中的庞大流量,提高自身内容分发的能力。重要关系加权算法是通过超链接关系对网页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大数据算法,其逻辑本质是通过计算机数据结构中的有向图计算锁定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群体中“弱连接”的优势。2020年4月上线的语音聊天社交软件Clubhouse瞬间走红,正是因为其产品逻辑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社交场所闭环,以及一个完整的、供大家结交朋友、同时动态地形成社交网络的场所——一个“社交关系推荐系统”。

           作为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思路,依托关系链机制的社交分发的重要特征就是关系链圈层决定信息质量,其优势在于每个人可以有选择性的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主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实现了信息获取的自由和主动权,也增强了信息消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未来,随着内容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分发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修补和完善。

  •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四)内容科技拓展内容接收边界

           内容科技助力内容接收智能化。智能接收主要通过终端设备信息接收系统的智能化来实现。智能终端通过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应用智能传感互联、生物识别、新型显示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大大拓展了内容接收边界,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传播体系中,可以从纵向的端侧智能演进及横向的场景延伸两个视角,观察到内容科技对于智能化内容接收智能化的促进作用。

    1.智能演进:端侧智能全面迭代升级

           每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创变,无论是“机械时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的发动机和内燃机、“信息时代”的电子计算机,还是当下“智能时代”可以解放人类双手和大脑的AI芯片,硬件机器都是硬科技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终端产业最为关键的技术储备。目前,端侧智能的演进升级主要是从芯片到平台,再到平台的开源赋能三个发展方向。

           首先,5G所带来的巨量多维数据的集中处理与边缘式分布计算的需求,将进一步挑战人工智能底层支持硬件,也就是芯片的计算能力。5G技术具备超高速、大容量、低时延等特点,将可以同时接入更多终端设备,也因此带来了更多内容的信息接收。与此同时,智能终端累计不断增长的数据催生了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因此,覆盖端、云、边的人工智能芯片,需要不断迭代优化,提升自身算力,使其可以同时处理巨量数据的运算。这也将有助于智能终端的全方位覆盖,实现万物互联,为智能化接收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进而保证用户接收信息的全面性、整体性。如今,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处理器得益于其低能耗、高效率等特质,正在利用移动互联网系统的规模威胁英特尔。

           其次,人工智能领域上下游企业纷纷加快延伸拓展,致力于搭建成为集成芯片、系统、终端的人工智能平台,力图打造核心技术、智能设备、系统平台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平台带给用户个性化服务体验。智能终端可以随时和平台交互,并根据环境变化随时更新自身的软件。企业通过建立与业务相关的情境模式,根据用户设置或行为判断所处的情境,进而根据终端特性和用户喜好进行服务展现和交互。向人工智能平台的演化升级将可以更好地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用户实现更为智能的个性化内容接收。

           最后,是人工智能平台开源赋能。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已经推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高层开发框架,提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其他企业和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进行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和创新。由阿里云支持打造的新华云“移动终端工厂云服务”,是针对APP发布多样化的情况下,创新推出的APP终端解决方案,助力新一代媒体人拥抱智能化的工作方式,为用户的智能化内容接收打下坚实基础。媒体融合的实质就是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因此人工智能平台向各级媒体的开源赋能,也将实现对媒体的数字化赋能,共同促进媒体技术生态繁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作为智能化内容接收关键节点的智能终端,其基础建设生态正在逐渐壮大。一方面,市场的壮大倒逼企业增强研发能力,推动端侧AI能力不断升级迭代;另一方面,大企业的AI平台研发实力强、渗透速度快,服务辐射范围广,反哺中小企业,开源赋能其产品的落地。这不仅为广大消费者跑步进入智能化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为内容科技的发展起到反推助力作用。未来,随着端侧AI不断地迭代演进,传统的硬件终端设备都有可能变成智能的、自动的、可以交互的智能终端设备。

    2.场景延伸:多元终端提供沉浸体验

           在“智能+”浪潮中,智能终端以“人”为核心,以解放人力为目的,其产品品类极为丰富,从多维度渗透内容接收场景,构建出用户对于内容科技使用的多种入口。智能化内容接收的全方位覆盖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包围体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移动传播体系的构建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根据CNNIC第47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可穿戴设备作为构建移动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也在2020年实现长足发展。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4.447亿部[]。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其智能化内容接收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实现了信息接收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上述移动传播体系下,智能化内容接收随之呈现出“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新态势。

           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家庭大屏使用率大幅度上升。智慧大屏企业纷纷推出疫情专区、在线教育、家庭院线等便民服务,积极承担起家庭核心媒体的责任,智慧大屏的回归进一步丰富了媒体新样态。5G时代智慧大屏也将成为智慧家居集中“家庭IOT”信息流的中枢入口,并进一步延伸至智能家居的各类终端。用户可在家中的任意角落通过生物特征、语音助手、屏幕触击等方式实现与智能家居的交互,丰富优质内容接收方式。

           全球智能车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都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汽车也逐渐成为内容科技的全新智能终端。车联网在应用场景上将实现“人-车-路-网-云”多维高度协同的互联互通应用体系。一方面,互联网科技巨头企业的入局,加快推动了产业上下游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倾向于自己搭建底层系统,实现对汽车智能化核心能力的把控,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开放的第三方服务生态,将各个领域最强的服务商集结在一起。基于场景的车载智能音频设备将成为承载声音内容的新平台。无论是互联网科技巨头,亦或是车企自身,其目的都是为了在车载交通这一场景下,深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按需提供场景化的服务,这也将成为未来汽车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脑机接口也在2020年成为了内容科技的新设想。埃隆·马斯克旗下专注于研发脑机接口的Neuralink公司找来“三只小猪”向全世界展示了可实际运作的脑机接口芯片和自动植入手术设备。脑机接口指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通讯和控制通道,是理解、改造自然和人类的终极疆域。脑机接口的应用将有助于优质内容的意识性呈现,打破物理界隔,成为内容科技对于智能接收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VR、AR、MR等技术支撑的沉浸式媒体,实现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共生,被认为是改变未来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颠覆性趋势之一。在5G和AI等技术推动下,沉浸式媒体正走向体验和场景的纵深化发展。更深度的沉浸式体验,主要体现在真实场景的6DoF(Degree of Freedom)、更清晰和流畅的内容显示、多通道交互等方面。依托三维重建、压缩传输、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环节的技术产业化进程,沉浸式媒体将带来听视觉的逼真性、交互的流畅感和真实感升级。从场景看,沉浸式媒体不单单局限在用户个人娱乐的消费类市场,也逐渐为企业级市场的垂直行业所接受。未来,随着5G的大规模普及,沉浸式媒体硬件及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以及制作成本的下降以及更多优质内容的开发,使得沉浸式媒体产品和服务将被主流群体广泛采纳,应用场景和商业空间将被全面激活

           智能硬件终端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长尾曲线拉动市场规模。但目前国内智能硬件终端的行业标准仍然严重缺失,影响用户的使用选择与体验。对于互不兼容的智能硬件终端产品,由于置换成本或单独使用成本过高,用户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不同品牌之间的数据由于格式不一也无法实现共享。多品牌的产品之间互不兼容,使用的协议端口参差不一,整个产业碎片化严重,优质内容难以被所有用户系统、全面接收,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实现,大大削弱用户全方位沉浸式包围感。因此,品牌、行业协会、优质内容生产者未来都应该紧密协作,联手制定普适性的产品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帮助用户改善内容接收的智能环境,提高内容接收的效率与质量,拓宽内容接收的边界。

  •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五)内容科技深化内容反馈效能

           除生产、分发与接收环节外,用户的反馈及传播后的舆论走向,都是新闻传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在技术赋能和自我赋能下,媒体与受众之间从单向传播的关系转变为双向传播与互动,被动的“受众”转化为能动的“用户”,用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提高,媒体也因此更加注重用户反馈,并根据反馈调整内容生产与分发,并与用户进行互动。随着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内容科技在内容反馈方面的应用逐步深化,应用场景更加多元,进一步推动了反馈的智能化。

    1.人机交互:有效拓宽应用场景

           新闻传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用户形成互动,是目前国内外媒体正在钻研的领域。智能语音技术可以实现人与机器以语言为纽带的通信,通过声音信号的前端处理、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合成(TTS)等形成完整的人机语音交互。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不断成熟,人机交互走向深化。目前,对话式人机交互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应用场景及实现功能逐步增多,例如对话机器人(chatbot)以及搭载AI语音助手的各类智能语音交互硬件,通过将用户意图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内容,可协助用户解答问题或帮助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网与百度共同推出了全国首个时事AI对答产品《对答如流·两会“智”通车》,集智能对话、语音交互、社交分享于一体,以“新闻+人工智能+移动交互”的新颖形式突出人机互动。

           知识图谱是智能互动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技术,知识图谱侧重通过不同知识的关联性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知识图谱能够给予新闻用户更多的关联信息量,也授予用户更大的自主阅读权。反过来,用户的信息读取足迹,也会被新闻制作者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依据。例如,“DKnow深知公共服务行业智能应答平台”通过98%自动算法技术与2%人工干预,聚焦政务服务的智能问答环节,打造了一体化、可溯源的全国政务服务知识图谱与智能知识库,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底层业务智能化。

    2.全程追踪:实时反馈传播效果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媒体可以跟踪信息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精准地了解内容产品的转化率,对内容的生产、分发等环节进行调整。目前,内容生产反馈主要表现在智能监控与检测和传感器新闻的生理检测方面,对用户的洞察更加细致全面,从浏览、评论、转载、点赞、关注等显性数据,逐步深入到传感器呈现的用户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偏好、趋势等隐形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内容的传播情况进行全程追踪,对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在内容生产和分发中调整内容制作方向和算法模型,改善用户体验。例如,中国日报的智能编辑辅助系统,通过稿件采用智能比对、跨平台传播链路分析、媒体传播影响力评估等核心技术,构建形成了中国日报网新媒体报道、海外社交媒体报道在全球实时落地采用、传播分析和综合影响力评估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新闻报道评价体系。此外,对已有内容的传播效果的智能评估,也可以帮助新闻生产者发现新闻热点、评价内容质量,是作用于内容生产的“前馈”环节。以覆盖全球的央视网智能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智晓”为例,它能够对热点事件的传播强度、趋势、效果进行实时可视化呈现,帮助编辑快速判断选题、紧跟舆论热点。又如,腾讯新闻通过专业标注、审核以及分发中收集的用户反馈来汇聚后验数据,通过对内容的文本、视觉、语音深度挖掘形成多维内容理解特征,通过深度模型学习提升对内容先验数据的标注精度,对内容进行低质和优质的先验判断。

    3.深度分析:准确研判舆情动态

           时刻把握舆情动态和走向,是媒体进行舆情应对、议程设置的重要决策依据。在技术赋能下,舆情分析与管理也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大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智能技术可对网络舆情进行深度分析,帮助媒体准确把握当前舆论态势,提高舆情预测、预警和研判效率与准确度。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为例,它以“人民云”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和舆情大数据为依托,采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互联网信息,构建人民数据生态系统,实现了“党管数据”。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RealAI“新冠肺炎疫情AI话题分析平台”,帮助用户高效获取疫情相关资讯。该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建模,能自动识别出近期热点话题、新闻追踪和话题导向、地区关注度变化,为用户第一时间推送全网话题最新动态。既满足了用户对疫情舆情监测的需求,也便于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公众对疫情方面的话题讨论、掌握网民对疫情的舆情热度,为开展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综而述之,2020年,中国的内容科技实现了长足进步,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取得了阶段性性、颠覆性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就要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而这一体系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支撑。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运用内容科技的技术思维赋能,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构建系统性的媒体融合技术战略,引领驱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内容科技成为内容产业领域的一种新的生产力。在内容科技驱动之下,内容产业正在向数字化转变,内容生产模式、呈现形式、传播范式、消费方式以及相关机制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绝大部分内容和内容生产实现了数字化,形成数字文化资源和数字文化产业。同时由于内容具有泛在性,人类社会的一切交流都是以内容为媒介来进行的。因此内容其实一直担当着各产业联接市场、联接社会、联接人类的“翻译”和“信使”。乘着信息革命大潮,内容科技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拉开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序幕。

    (一)内容科技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发展

    1. 内容科技向数字化转变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内容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内容产业发展正处在向数字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内容生产者通过多种多样的新技术生产方式、创作模式,形成包含文图声像甚至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动漫游戏产品、大数据产品的巨大数字信息流。经由内容科技融合驱动、共性化个性化用户需求交织拉动,智能算法技术成为数字化内容传播的无形推手,既保持高频率、高强度的内容推送,也保证稳定、专业的优质内容输出。

           稳定、成熟的数字内容商业模式日渐成型,内容集聚程度日益提高,消费产值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凭借网络新闻、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等多种新平台新形式,差异化获取各自感兴趣的数字内容,让数字内容产业和数字内容市场日益繁荣兴盛。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内容产业却在“重压”下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极高的发展韧性与发展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2%,以数字内容产业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营收实现了22.1%的增长。其中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数字文化产业均保持较快增速,对整体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从长远看,数字内容产业应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在战略层面积极推动。

           资本一向青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先进技术。在内容科技驱动下,数字内容产业市场空前活跃。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规模为9.89亿。巨大的网民规模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成为互联网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互联网领域的内容产业“蓝海”。2020年,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为内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新空间新市场,为内容产业数字化带来重大机遇。2020年1月3日,工信部向中国广电颁发4.9GHz频段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同意其在北京等16个城市部署5G网络。2020年10月12日,中国广电的成立迈开了推进广电5G建设的重要一步。“全国一网”和广电5G一体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全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中国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两亿;我国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35亿户;以IPTV、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6.9%;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达到11.36亿户……这些新基建项目,为内容产业数字化发展装上“加速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将彻底转向数字化轨道,向高效率、高质量、智能化发展。

    2. 内容科技全方位优化内容产业

           当下,科技驱动、创新引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动力。内容科技正从生产、分发和消费三个环节重塑内容产业链,形成数字化内容产业生态。

           内容科技扩大了优质内容供给。一是内容科技创新了内容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新科技为生产者提供了智能化、数字化内容信息采集、制作工具。智能传感器能够更快捷高效地获取海量且准确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直接制作生产内容;智能软件能够整合多维数据,自动生成新闻或资讯;同时还具备视频自动剪辑、滤镜添加、问题检测等功能。二是内容科技扩大了内容生产者数量。在线内容创作工具和内容分享平台的出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减少了内容创作的成本。内容用户不只是信息接收者、被动消费者,而同时转变为内容创作者,其中不乏高质量内容提供者。三是内容科技使内容产品更加贴近受众。生产者通过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能够按照消费者习惯和意图进行内容生产创作。

           内容科技优化了生产与消费的联接。内容科技搭建了数字化内容聚合、分发平台,有效联接了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巩固了“中间环节”。一方面吸引更多优质的内容生产者,更好地满足了生产者的生产需求,如满足内容生产者树立宣传品牌、与用户沟通交流,进行价值变现盈利等需求。另一方面吸引住更多的内容消费者,更好地满足内容消费者的需要。智能算法带来了定制化个性推荐,按照内容标签和用户画像的匹配度来进行推送,实现了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发挥“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的作用。消费者借助数字平台,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满足自身共性与个性化需求。

           内容科技全面提升了内容消费体验。一方面科技创新了内容呈现方式,增强了内容表达力。如人工智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视、听、读、聊甚至全息观感,通过多种方式让消费者接收内容,获取新闻、信息、知识和进行娱乐休闲。另一方面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现实场景触达,提供沉浸式体验。5G通信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万物互联”,信息接收终端由个人移动端推向更多的接收终端,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这些新型终端摆脱了屏幕限制,通过多种感官进行操作,增强了内容消费的沉浸感与在场感。

    3. 内容科技产业迎来广阔前景

           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产业形式。

           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发展互联网产业,鼓励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具体政策举措。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网络内容建设等。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夯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持续涌现,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与此同时,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信息化时代的内容科技使得“内容即数据”,信息传播得以智能化。内容数据已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成为一种资产,成为内容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基石。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完善了信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明确惩罚性赔偿原则,大幅提高侵权赔偿数额上限,加强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在此条件下,内容科技将引领开辟版权产业新蓝海,数字内容知识产权有望发展成为新兴大产业。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二)内容科技成为联接各行各业的桥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形成的大规模线上生活推动,内容作为人们交流的媒介,与商务、教育、文化、旅游、娱乐、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深度融合,内容科技则成为联接各行各业的桥梁。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1.内容科技联接电子商务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人民群众一度过起了“宅生活”,带旺了“宅购物”“宅经济”,直播电商成为风口行业之一。各大媒体和电商、社交网络平台携手,充分发挥各自影响力优势、用户优势、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等一系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将视频直播方式运用到电子商务中,推动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

           2020年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多家平台合作联动,利用“5G+4K/8K+AI”等新技术,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开展农产品销售。央视新闻发起“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4月6日晚举行的网络公益直播,累计卖出价值4014万元湖北商品。4月27日晚,快手联合央视频举行了3个小时的直播,共卖出8012万元湖北商品。5月29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联合大中电器进行了3个小时直播,达成8046万元销售额。

           2020年,人民网综合消费服务平台人民优选通过举办“人民优选直播大赛”“百城百县直播助农”系列活动,创新和延伸电商直播产业链,将促进电商发展与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等事业有机衔接。在“2020年人民优选直播大赛”中,开设了江西、天津、吉林、山西和上海奉贤5个赛区,以及第一书记和妇联两个专场。整个活动累计报名参赛选手超过3.1万名,在线培训选手和网民超过4253万人次。为各地各系统发掘和培养了一批“第一书记”特约推荐官、“优秀巾帼”特约推荐官、金牌带货官等复合型直播人才,在以赛育人、以赛促产和助力“六稳”“六保”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2.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实践,3亿学生“云上学”。这场浩大的实践使人们切实感受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触发了人们对信息时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的深思。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对在线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进行了新塑造、新提升,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同时发展壮大了在线教育市场。

           5G、视频编解码等新技术应用,给教学内容带来传输方式创新和传输效率提升;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能够打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立体、多样的在线教学场景。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网课市场白皮书暨2021年前瞻报告》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较2019年增长近一倍。《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至2573亿元。

           为统筹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为保证平台稳定运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宿、华为等企业提供技术保障支持。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布局教育业务,在线教育成为“互联网+”领域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2020年度腾讯课堂访问用户超过1.9亿,同比增长285%;新增入驻机构超过5万家,是2019年的2.5倍。2020年6月,淘宝发布“一亿新生计划”,宣布进军教育领域,课程体系涵盖K12(幼儿园—高中)、考试考证、语言学习、兴趣爱好、职业技能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快手APP上线“停课不停学”专区。

           倡导终身教育理念、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是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的实现路径。数字化将成为在线终身教育的“标配”。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让这种新型教育形式发挥巨大社会价值、开辟巨大发展空间。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3.内容科技联接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善用历史文化资源,古镜今鉴、以文化人,是古往今来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信息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系统性收录、智慧化呈现,并且形成新型文化产品和展演形式,从而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内容科技成为发掘、保存、展示、运用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能够创造更多场景、更好形式,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生动起来,更好地发挥春风化雨、浸润人心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博物馆等行业异军突起,展示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强大力量。自2020年1月24日以来,河北省有120家博物馆、180家文化馆、19家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相继闭馆。但闭馆不打烊,云端开展场。3月底开始,河北博物馆与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5G+XR等高新技术,接连5天开展“云直播”,首日浏览量就高达25.6万人次。

           敦煌研究院通过新媒体矩阵,利用VR、AR等技术,策划推出线上展览、线上直播、互动体验等内容,让公众足不出户看敦煌,共享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文物局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上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数字敦煌展”“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以数字敦煌资源库为基础,推出“细品敦煌艺术,静待春暖花开”精品线路游。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多平台、多终端开展“敦煌超感知影像”直播。开发“云游敦煌”小程序,打造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敦煌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利用内容科技插上互联网之翼,让敦煌走进千家万户。

           2020年2月,人民日报客户端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美术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全国数十家博物馆及数字科技馆合作,上线“奇妙漫游云逛展”专题,向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观展服务,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云课堂频道“云参观”全国各大著名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内容科技联接历史文化资源,开辟文博场馆展览的数字新空间,不仅拓宽了公众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了公众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公众情操,而且为历史文化传承培植了深厚的互联网根基。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4.内容科技联接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内容科技联接旅游产业,推动了“互联网+旅游”经济发展和“云旅游”新业态诞生。“云旅游”采用VR、AR等技术,基于真实景观构建三维立体虚拟旅游环境,为用户带来足不出户“云”游四海的旅游新方式新体验,迎来宝贵发展机遇和广阔发展前景。

           2020年4月5日起,抖音直播前往全国9个热门景点,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向用户展示知名景区景观。清明小长假期间,抖音直播项目“云端旅游局”上线,开展“美好中国”“奇妙游记”两个主题直播,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抖音旅行达人带着用户一起“旅行”并参与各种趣味活动。

           内容科技赋能旅游业,为旅游加装“智慧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数智体验馆运用基于5G技术的实时8K高清直播,以360°实景VR影像构造出一幅50米长的“人水家园”数字长卷;成都宽窄巷子、合肥万象城等多地进行“5G+智慧文旅”等探索,通过AR探宝、AR红包、AR景观、AR智享、VR店铺、VR直播等方式,增加了客流,提升了商户营业额。

           “互联网+旅游”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市场。河南洛阳实施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演艺+文创+会展+大数据”融合发展,采用5G、大数据、物联网、VR等技术,优化非遗展示、民宿体验、文化创意、研学旅行等发展体系,加快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文旅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2020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为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健康发展,要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旅游民宿的措施。

           11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文旅业转型升级提出未来两年和五年发展目标,并明确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等八项重点任务。“互联网+旅游”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既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在线旅游和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帮助景区和文旅企业获得更多流量与关注,从而推动旅游产业复苏和发展。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5.内容科技联接娱乐生活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娱乐业复工缓慢,加上疫情防控需要,原有娱乐方式、消费模式受到严重影响,“云娱乐”获得迅猛发展。5G无线WiFi、VR、AR等技术使“云娱乐”体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能。内容科技正在构筑新的“泛娱乐”生态,使影音游戏等娱乐的体验感、融入感增强。

           云游戏成为5G时代的娱乐场景之一,是高清视频内容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18日,华为云发布“5G云游戏解决方案2.0”,宣布从渲染力、算力、5G+边缘计算、全球化一站式云游戏平台、云VR游戏5个方面进行升级。腾讯、网易、盛趣、三七、完美等企业纷纷布局,云游戏的市场潜力正在被逐步激发。内容科技作为赋能游戏内容分发和宣传的有效途径,未来还会带动电竞行业发展。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其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96.76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515.65亿元,同比增长32.61%。伽马数据在《2020年云游戏产业调查报告》中预计未来两年云游戏市场将快速增长。

           云影音发展迅速,5G、云计算等技术让用户更便捷地体验线上影音。2020年春节期间,全网长视频有效播放量大幅增长,网络电影日均有效播放量较2019年同期提升32%。一些卫视和视频网站探索“云综艺”“云录制”新模式。爱奇艺推出的“宅家云综”系列自制内容,覆盖音乐、游戏、体育等多方面题材,为用户提供更多居家线上娱乐内容。

           数字技术成为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引擎,给观众带来艺术、感官上的震撼。2020年8月8日,国家大剧院在“华彩秋韵”系列演出首场音乐会上,实现全球首次“8K+5G”直播音乐会,面向消费终端领域的8K超高清网络进行云分发。北方昆曲剧院浓缩剧目精华,改编成短视频,让传统戏曲之美广为传播。

           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人运动健身的方式正逐渐由无工具健身扩展至“线上+线下”相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运动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云健身”设备可以实时记录运动轨迹、身体指标等数据,进行健康自检;还可以设置个性化运动场景,对场地设施进行智能化管理,增强了锻炼的互动性、游戏性。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推进“互联网+健身”,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运用市场化方式打造“全国社区运动会”品牌,鼓励各地区正在开展或拟开展的线上、线下社区赛事活动自愿加入平台,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内容科技推进文体娱乐“上云用数赋智”,不断创造新内容、新模式、新业态。利用科技手段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从单纯复原现实到营造新体验转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6.内容科技联接公共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媒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减少人员聚集,高效开展政务办理、疫情信息公布、防控政策和指引发布、知识普及、物资调配、医疗卫生等方面公共服务,让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转有条不紊。

           内容科技赋能政务服务。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全力投入“数字战疫”,第一时间建成权威防疫数据库;第一时间面向全国推出系列网上政务服务专栏,助力疫情期间全国政务服务实行“一网办”“掌上办”;快速推动实现全国“一码通行”,“健康码”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重要技术创新,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健康码”累计使用人数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次,为疫情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构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平台,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向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14天位置信息查询。截至2021年2月中旬,这一平台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出具了近80亿份电子行程证明,为政府机构检测和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监测手段。

           视联网对保障政务运行畅通发挥重要作用。视联网技术即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能实现大规模、高品质、实时、双向对称的高清视频全交换。通过高速信息传输、高清显示、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把众多业务场景应用搬到线上,实现面对面的云政务云流转。在疫情高发期,视联网为保障政务畅通和医疗服务发挥重要作用。浙江省应急指挥所有视频会议均通过视联网召开,提升了工作效率。

           内容科技保障物资供需信息精准匹配。2020年1月29日,京东云“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上线。疫情期间,该平台向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免费开放,助力解决医疗应急资源供给方、需求方的信息匹配问题。1月30日,海尔COSMOPlat上线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以大数据手段为疫情防控有效对接物资供需。

           在交通出行、停车、缴费、社区服务等诸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银行等平台,实现无纸化、数字化、无接触办理,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7.内容科技联接金融服务

           内容科技整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让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分发更加精准和及时。内容科技能够帮助金融信息自动化生产、汇聚,机器人写作在财经内容生产中已经相对成熟,包括自动写作个股综评、行业研究报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国内外宏观经济以及大盘分析等。金融机构运用算法技术,在用户画像基础上,可以精准分发金融信息以提高服务质量,可以精准投放广告以提升营销效果。

           内容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加强在线风控。例如,腾讯云推出天御反欺诈系统,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深度分析用户行为,降低客户在支付、借贷、理财、风控等业务环节遇到的欺诈风险,帮助客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企业损失。截至2020年6月,腾讯云天御已服务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数十家银行客户。

           内容科技赋能金融客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打造出客服机器人、智能顾问等产品。2020年11月,中信银行与腾讯签订了深化金融科技业务的合作协议,通过建立云计算架构,提供视频点播与直播服务,建设智能语音银行,提供更优质的金融内容服务。

           内容科技联接金融服务,由内容深入到营销、获客、客服、投研、投顾、风控等各个业务场景,为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三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随着内容科技应用研究的深入和产业实践的推进,学界业界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对内容科技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展望未来,内容科技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生产关系和社会分工

           内容科技正在重构内容产业的生产关系、社会分工和产业链。要在内容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占据内容科技制高点。

    1.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社会分工

           内容科技推进内容生产专门化、分工专业化,科技进步推动内容产业升级,内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产业,如内容生产、内容风控、聚合分发、内容运营,正在重构内容生产链、消费链、商业链。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产业赋能显著加速。之前的内容生产以人力为主,现已进入人机共生的阶段。机器人写稿、智能合成的视频内容,不仅已经达到可以使用的水平,而且数量和规模逐渐加大。在越来越多的内容受众、内容用户同时成为内容生产者、传播者的潮流之下,在机器生产内容(MGC)的质量数量日益提升的趋势下,内容生产力量急剧发展和壮大,形成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产内容(UGC)、机器生产内容(MGC)并存的局面。专业的内容生产工具提供商,规模化运营内容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机构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大潮中,纷纷突破职能部门分工、传统业务类型、地域空间局限,调集精兵强将、整合优质资源,成立融媒体工作室,重塑业务模式、再造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形态、拓展分发渠道、丰富传播载体,创造了培育名编辑名记者,孵化名专栏名品牌,生产“叫好又叫座”精品力作的新机制新途径。人民日报社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首创“中央厨房”机制,陆续成立学习大国、学习小组、麻辣财经、碰碰词儿、侠客岛、大江东、大湾风、煮酒话媒、有数青年等55个跨部门跨地区的融媒体工作室,在“中央厨房”基础上形成以“三平台”“四跨”“四融”“五支持”为特点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融合发展格局。“三平台”即把“中央厨房”构建成报社融媒体空间平台、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四跨”即鼓励报社采编人员实现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跨专业的自由兴趣组合;“四融”即引导各融媒体工作室形成融合运行、融合生产、融合传播、融合发展机制和局面;“五支持”即把“中央厨房”作为创业创新孵化器,给予融媒体工作室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传播推广支持、运营支持、经营支持。

           2020年1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印发意见,加快推进广播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其中提出通过保护原创积极性、保护开发工作室团队等核心资源等途径,全面加强内容建设与供给。同时鼓励用好项目制、工作室、产品事业部等各种内容生产组织和运营方式,优化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加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这在政策层面为近年诞生的广电MCN提供了发展指引、注入了创新动力。MCN是近年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背景下,广电传媒行业孵化出的一种多频道网络产品形态。2018年下半年,长沙广电所属的中广天择MCN、成都广电云上新视听MCN、湖南娱乐频道MCN机构Drama TV、无锡广电的MCN项目纷纷成立,成为国内MCN的探路者。2019年下半年,浙江广电黄金眼MCN、钱江视频主流MCN,黑龙江广电与贝壳视频合作共建的“龙视频”MCN陆续推出。其中,浙江广电黄金眼MCN在短视频内容生产、电商直播等领域发力,以构建新型内容创作中心、平台运营中心、商务拓展中心为抓手推动融合转型;成都广电云上新视听MCN在经济资讯服务频道基础上抽调50多人专职从事全媒体转型路径探索;无锡广电MCN业务涵盖短视频生产发布、公益活动、电商运营、垂直领域内容生产。广电媒体以MCN为新抓手、新平台,现已探索出电商推广和直播带货、网红达人运营、短视频垂直内容生产、IP孵化融合发展的新业务模式。

           在内容科技推动、用户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下,一些内容聚合、分发平台蓬勃发展,积聚了庞大用户群。据抖音发布《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8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截至2020年12月,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据腾讯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微信月活用户数达12.25亿。人民网创新主流媒体优质内容分发模式,截至2020年底,人民网、手机人民网、各新媒体账号、代运营以及聚合分发平台直接服务用户超过11.5亿人次。其中,通过华为、小米等手机的负一屏、浏览器覆盖5亿多用户,在战“疫”报道中推送相关内容10万余条,总点击量超过38亿。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风控业务正式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人社部将“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纳入新职业目录,教育部将人民在线“互联网内容审核”证书培训纳入“1+X”计划。人民网近年来积极发展内容风控业务,搭建内容审核与安全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服务,协助各互联网主体从内容生产、编辑、分发全流程防范内容安全风险,基本覆盖了所有头部互联网企业,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了内容风控行业标准,并首家发放《互联网内容风控培训合格证书》。

    2.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生产关系

           内容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度调整内容产业生产关系,重构全媒体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商业体系。内容科技作为生产力,必然要决定内容产业相应的生产关系。内容产业企业只有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内容科技飞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云端化、在线化、协同化内容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内容产业生产力。这就导致一些旧的、落后的生产力被淘汰,一些新的、先进的生产力异军突起,同时导致一些产能日趋落后、效益日益下滑的内容企业直至遭到市场淘汰,一些掌握先进技术、占据科技制高点并掌握市场先机、占据市场竞争力制高点的内容科技企业突飞猛进,从而形成技术创新中心、产品创新中心、产业链中心环节、新的商业价值创造中心甚至是新的区域传播中心、新领域传播中心。内容科技驱动内容产业发展,并在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促进系统布局,强化对内容产业的底层支撑、平台支撑、应用支撑。在内容产业应用层,内容科技对内容产业链条上的原创、风控、聚合与分发、运营四个环节进行再造和升级,内容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算法和算力成为生产力。由此,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内容生产力,正在改变内容产业生产关系。

           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四个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纷纷在媒体融合与传播、传播内容认知、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超高清视音频制播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央视5G+8K应用为用户带来超高速、超高清、沉浸式、震撼性视听体验;新华社应用5G网络传输+全息成像技术,打造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节目,开创“云采访”新模式;人民网“内容风控大脑”已经在网信、公安等单位投入使用,成为信息时代的智能“压舱石”。这些新发展、新应用充分证明,只有占据内容科技制高点,才能在内容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 三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二)内容科技成为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内容科技不断与其他产业横向关联、纵深融合,从而催生全新业态,其中不乏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成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1.内容科技打破对媒体内容的传统理解

           内容科技是对内容产品的供给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组合。这些新兴技术重构内容产业,催生新应用、新服务。在生产链路中,内容科技助推多模态数字内容生成;在传播链路中,内容科技实现新闻信息精准分发。媒体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图声像等传统内容,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内容科技推动下,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已经拓展为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大数据产品、线上服务、互动游戏等在内的内容产品。当今时代,内容科技不仅仅服务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内容生产,更多的是服务整个社会的内容生成、信息交互、数据分析、资源保存。于是内容科技极大地拓展了内容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运用内容科技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内容的信息价值、商业价值乃至市场价值,并且创造“新闻/内容+政务服务商务”的新模式。

    2.媒体行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时代

           在内容科技的战略支撑下,媒体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连接器,其媒介属性、连接功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媒体行业正在酝酿着对其他行业进行多维度融合和重组的契机。内容科技日益成为内容产业破除行业壁垒,与各种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桥梁,让内容高效率、低成本地成为各行各业场景应用的“盐”,维系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理机能”,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商业服务经受了充分的互联网化再造,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属性、平台功能、拓扑结构,内容聚合分发业务应运而生,内容电商、内容批发市场呼之欲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推动了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改造进程,公共服务成为内容科技的新应用场景。社会千行百业正面临媒介化发展进程,就是用传播逻辑、传播模式、传播机制构建形成新商业、新教育、新健康、新服务、新政务等等。内容科技成为内容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 三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三)内容科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数据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信息时代,内容科技为“党管媒体”拓展到“党管数据”构筑底层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1.内容科技辅助治国理政、凝心聚力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活动空间和精神家园,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内容科技使内容数字化、数据化,有助于更加直接、深入、精准地把握社情民意走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从而为集思广益治国理政、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8月,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网站、新闻客户端,携手“学习强国”平台,同步推出建言“十四五”专栏。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是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的第一次,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为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李电波以“云帆”网名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推出的“我为‘十四五’规划献一策”专栏提出建议,乡村振兴应该先从农村互助养老开始。之后“互助性养老”等内容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2.内容科技提高网络空间治理精准性

           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国家和人民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和高科技等特点,带来错综复杂的治理难题。比如,网上内容存在导向问题、质量问题和隐私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版权等方面的侵权问题;在国际上存在网络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竞争、博弈问题。我国正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内容科技支撑“党管媒体”深化拓展到“党管数据”,有助于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精准化,从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精准性,关键要实现数据知识化、知识体系化、表达全息化、服务个性化、管控一体化。数据知识化就是把大数据变成大知识,知识体系化就是把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点转变成为体系化的知识,表达全息化就是用全媒体、融媒体、跨媒体等新技术手段表达内容和知识,服务个性化就是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内容供给和传播服务,管控一体化就是用自然的技术,让人们在无形的自然的过程当中接受和认同。

  • 三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四)内容科技发展面临挑战

           内容科技攻关和创新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在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驱动、数据治理、内容质量管控、算法技术改进等方面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

    1.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遇瓶颈

           知识图谱仍然是人工智能领域关注的重点,亟需在跨领域、跨媒体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亟需在新闻写作、标题自动生成、文本配图、多模态语义对齐、看图说话、听话做图、视频生成等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从而引领内容处理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创造内容科技新价值。

    2.数据驱动缺乏可解释性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然而数据驱动缺乏可解释性,在很多重要应用场景,单纯的数据驱动方法也并不实用。人们不止需要结果,同时也需要对演算推论过程建立认知和理解;不仅需要知道结论,而且需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人工智能需要解决的可解释性问题。新一代人工智能不可单纯依靠数据驱动。

    3.“信息孤岛”与“数据滥用”问题

           数据采集和使用存在“孤岛效应”,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企业机构缺乏数据共享意识和共享机制,数据流通、共享和规范管理程度局限了数据运用效率和生产力发挥。导致“信息孤岛”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ID不统一。可以通过统一的ID与数字证书绑定的方式,打破界限,形成身份、行为均可追溯的信用体系。同时,数据采集主体使用数据时缺乏严格意义的用户授权,导致不同程度的数据滥用问题。只有充分互联互通的平台、机制和生态,才能促进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才能促进公共服务打破地域分割、条块分割、利益分配等各种藩篱,从而破除各种垄断行为和保护主义。

    4.内容消费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

           当前内容产业存在内容消费“规模不经济”现象,核心问题在于低质量内容蔓延,用户消费更多并不意味着收获更多。腾讯企鹅智库报告显示,超过60%的用户在抱怨假新闻、标题党和低质内容。互联网海量内容供给让用户处于“沙里淘金”的困境,导致内容消费从基础体验开始就面临很大挑战。

    5.算法缺陷产生系列负效应

           算法推荐在让人快速获取新闻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算法黑箱”、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等问题。算法推荐的底层技术是多种算法的组合与叠加,但算法技术对普通用户并不透明,普通用户也并不了解算法技术和算法规则,于是产生“黑箱效应”,并且导致用户看什么算法推什么、算法推什么用户看什么的“信息茧房”效应。算法在推荐某些类型新闻的同时,必然也在过滤掉其它类型的新闻,这就有意识、无意识地形成一定的价值偏好,从而导致算法偏见,进而导致公众的认知偏见,不仅不利于用户对世界和事物建立客观、全面的认知,而且会影响公众的价值判断,同时还扩大了不同人群之间的认知鸿沟,形成“马太效应”。

  •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内容科技为内容产业发展解放生产力,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社会治理。内容科技因应技术演进趋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而不断向前。

    (一)区块链的发展与应用将深刻改变内容生态

           区块链技术使网络平台形成新型拓扑结构,构建出数字空间新型信任体系,达成信任共识机制,正在深度重构内容生态。区块链技术通过“零知识证明”、公开透明的价值获取与分配算法预计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底层架构,提供个人数据的控制权,建立了一条由消费数据为支撑的可靠数据链,实现数字内容的自由生产、授权、分发、激励及交易,构建一个流线型、低摩擦的网络信任生态体系。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重建信任、不可篡改、信息安全等特性,在内容产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可用于新闻元数据的记录和长久保存,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单可直接连接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创造性的解决新闻产业内容同质化严重、信息安全问题、盈利变现形式单一等痛点。

           此外,利用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用户服务和管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与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能完整记录内容产品从构思到创作的全周期的权属信息,知识产权的产生、权利的转让和授权都能通过区块链进行内容溯源和筛选。这使得数字内容变为了可流转的“数字资产”,有效解决了优质内容难以识别、传播等问题,让内容在价值变现、数据交易中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使优质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用户管理方面,区块链通过公钥和私钥确定用户身份,采取用户“一码登陆”制,形成用户唯一身份。用户只需把私钥保存好,凭借公钥则可通行全链,在网上的任何行为和看过的内容都会被记录留存。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更好地支撑产权保护与用户管理,解决内容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营造一个风清气朗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二)“知识引导+数据驱动”增强内容科技智能

           大数据知识工程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建立在“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基础上的人机混合增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得以发展。把大数据变成大知识,在大知识基础上做语义识别、场景分析、归纳演绎,让人工智能代替更多的人脑劳动,这也是未来内容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塔尖难题”。跨领域、跨媒体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能实现跨模态的内容理解力,与深度的联想、推理、规划、创作等智能认知技术相结合,达到接近于人脑的多模态感知能力。知识图谱攻关将引领内容处理能力实现质的提升。知识图谱能构建具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的语言生成系统,在新闻创作、标题生成、文本配图、语义分析、看图说话、听话做图、视频生成等多种应用中有革命性的提升。

           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实现算法再造,保证算法公平、精准、安全,将使内容科技智能正向发展,破解“信息茧房”、算法偏见和低俗、劣质内容“野蛮生长”等问题,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也将是内容科技赋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方向。

  •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三)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公共服务互联网化再造

           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迄今为止不到30年,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社会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再造才刚刚起步。在信息化浪潮之下,内容科技将支撑信息内容与社会公共服务融通,为公共服务构筑便捷平台,促进各类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网络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将加快建设步伐,广大人民群众将迎来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和运行高效、宜业宜居的数字社会。

  •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四)内容科技促进数字文化消费与贸易

           借助内容供给侧技术优势,可以激活数字消费,促进数字文化贸易,构建数字内容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扩散,支撑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铺垫更坚实的数字文化产业基础。当前,数字文化消费成为网民“云上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网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形态,以短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影视动漫、网络购物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消费层出不穷、增长迅猛。视频化、在线化、即时化成为数字文化消费的重要特征。另外,在庞大的国内市场对数字内容产业形成有效支撑的同时,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上也会不断拓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数字内容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扩散。2020年抖音海外版TikTok在半年的时间就拥有了亿级粉丝,在美国越来越受用户欢迎。内容科技能充分发挥内容供给侧技术优势,激活数字消费,助推数字文化贸易,形成数字内容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

  •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五)内容科技呼唤法治保障、伦理规范和金融支持

           当前的内容科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体系,而人工智能获取和处理海量信息数据,不可避免会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等伦理问题。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自主性的提高,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过错等要件的判断日趋复杂,人工智能应用的权利责任归属问题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内容科技应用需要从法律层面解决数据确权、数据运用等问题,防范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风险。还需要预防算法偏见、算法歧视等负面效应,构建能够让人们信任的人工智能规则体系,让内容科技接受价值引导。

           金融不仅可以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和加强资源配置。内容科技投入巨大,变现周期漫长,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符合内容科技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支持内容科技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推进设立内容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容科技企业利用多渠道资本市场融资,通过金融手段大力促进内容科技与内容产业、金融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有机融合,率先打造我国内容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不拒细流终汇蓝海,不懈创新必成大业。在“十四五”发展开局起步之际,内容科技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内容科技企业只要切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把握技术趋势和市场机遇,积极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能在科技大潮和市场大潮中育先机、开新局,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 五   2020年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

    (一)新闻媒体应用

    案例1:人民日报创作大脑

    ●   概述

           互联网时代是技术驱动的时代,主流媒体同样须乘上技术创新的时代列车。为更好把新技术运用到新闻内容生产中,人民日报开发了服务新闻生产分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创作大脑”,以技术助力主流价值传播。2020年12月24日,在2020智慧媒体高峰论坛上,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发布重磅智能产品“创作大脑”。人民日报“创作大脑”由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百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旨在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媒体机构和内容创作者提供通用型创作工具,提升内容生产和分发效率,为内容创作赋能。

    ●   功能服务

          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具备直播智能拆条、在线视频快编、图片智能处理、智能字幕制作、可视化大数据、实时新闻监测等18项重点功能,是集轻应用平台、智慧媒体云、知识社区、开放生态于一身的一站式智能创作平台。它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工具覆盖了全媒体策划、采集、编辑、传播效果分析等各环节和业务场景,可以大幅提高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能够进行视频直播关键人物、语句识别,全网热点数据自定义监测预警,批量生成可视化大数据报告等多种智能化生产,并依托智慧云盘系统全面提升协同办公水平,有效解决媒体智能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   全媒体智能工具箱

          “创作大脑”全媒体智能工具箱提供图文编辑、视频剪辑、素材制作等辅助核心生产流程的工具集,在AI算法的驱动下,创作优质内容变得更加容易,工具类型除包含高频工具外,也解决生产长尾中的细节问题,真正实现全场景、精细化、智能化、高效率生产。

    “创作大脑”全媒体智能工具箱

    (2)   新闻大数据

          创作大脑新闻大数据收录网站、APP、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媒体信息源,支持应用场景量身定制;用户可通过大数据工具接收实时数据推送,为新闻策划、深度报道与高效生产提供助力。

    (3)   智慧媒体云

          创作大脑智慧媒体云集纳海量图、文、音视频资源和成功案例,打造专业、安全、高效的智慧媒体云。提供诸如“文件协同存档”“批量共享使用”,“一键加密分享链接”“文件多维AI分析”,“智能打标搜索”“存量素材复用”和“快捷剪辑”等大量实用功能,助力视频内容的高效生产。

    (4)   轻应用运营体系

          创作大脑轻应用运营体系为线上与线下的媒体运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包括“联动系统”“投票系统”“抢答系统”“评分系统”和“手机互动”等多种形式,同时也为展会和展厅相关活动提供“现场大屏互动”与“数据展示”等支持。

    (5)   音视频处理

          创作大脑音视频处理从底层构建强大音视频处理能力,为快速处理4K及以上的高清视频素材、实时视频AI分析、多人操作直播拆条等提供保证,具有“视频超分”“视频去抖”“主体跟踪裁剪”等多种智能音视频处理能力。

    (6)   知识社区

          创作大脑构建了全媒体运营技巧、采编经验技能、经典案例分享、实战训练教程等交流与学习的全媒体人才服务社区。

    (7)   开放生态

          创作大脑秉承全媒体技术共建共享的理念,集纳多种媒体技术应用,共同促进媒体技术生态的繁荣与发展。整个生态中的合作伙伴包括:战略伙伴、渠道伙伴、技术伙伴、内容伙伴。

    ●   解决方案

          创作大脑提供了四种解决方案。

    (1)   全媒体融合解决方案

          融媒体智能采编平台,涵盖“策、采、编、发”各应用场景,以“智能化+大数据+云服务”的理念实现内容生产聚合及分发的PaaS服务平台,提供媒体产品定制化开发和通用PaaS能力输出。平台的核心解决方案场景包括指挥大屏、移动采编、媒体号、智能编辑、智能媒资、智能审核、融合发布等,专业致力于促进报业、广电、省市级媒体深度融合。

    (2)   新闻大数据解决方案

          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过量的新闻信息使得媒体工作者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梳理热门事件的发展脉络,造成新闻生产效率偏低与传播效果提升不明显的窘境。新闻大数据方案通过整合全网智能采集引擎、自然语言处理引擎、新闻大数据平台,帮助新闻工作者高效汇聚、梳理个性化新闻素材,辅助“智能写作”,为每个媒体建设“内容中央厨房”提供低成本、短周期的解决方案。

    (3)   智慧媒体解决方案

          集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语义理解等多项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线快编、直播剪辑、智能字幕、智能写作、图文内容“视频化”、图片&视频智能制作、智能云存储等多个智能化模块,实现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把采编人员从简单劳动中释放出来,从事更多思想性、创意性智力劳动,更大程度释放媒体生产力,以模块化方式对已有融媒中心进行智能化升级。

    (4)   媒体矩阵号解决方案

          基于人民日报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的技术能力、用户基础、品牌影响等,推出“人民号Plus”计划,以“人民号+地方号矩阵”“人民号+行业号矩阵”的方式,为主流媒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会组织等提供自媒体服务平台搭建、运营、内容安全、内容分发等服务的综合性融媒体解决方案,赋能省域媒体融合发展。

    ●   社会评价

          人民日报社是百度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一起在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应用实践,联合研发了“创作大脑”这一全新的媒体一站式智能创作平台,贴合新闻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以科技赋能媒体生产,为媒体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

    ●   结语

          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将AI应用到了媒体业务“策、采、编、发、评”各个场景之中,打造了全流程可量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一站式一体化体验,让复杂且繁琐的新闻流程变得简单。在放大整个新闻生产线效能的同时,也让AI在媒体行业的价值半径得到了放大。未来创作大脑将致力于加速媒体行业智能化变革,开启智能媒体新时代。

       

       

    案例2:人民网-中科睿鉴新闻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

    ●    案例背景

            目前国内已有的主要识谣、辟谣平台基本还是依靠专家识别模式,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发现线索主要依赖用户举报,数量有限,时效性不强;新闻认证速度有待提高。为提高谣言识别的效率,人民网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有效辅助工具,建立了高效的识谣平台——新闻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

    ●    实现方式

            人民网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建设的新闻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全媒体可信大数据训练,以知识内容为根基框架,全面解析、演绎归纳传播内容认知的精准需求,自动及时发现可疑线索并进行认证,大大降低谣言可能带来的危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辅助人工审核,仅需1分钟即能对疑似谣言事件发出预警;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平台还可不断挖掘出不同类别谣言的特性,实现对各种谣言的自动识别。

    (1)    核心技术

            从核心技术上,AI甄别谣言依赖“三多”:

            一是多模态数据,谣言从发布、传播到被辟谣的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伴随产生文字、图片、视频、传播网络、参与用户属性等多种模态的数据,各模态数据均能不同程度指示谣言,例如谣言文字的情感倾向、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传播网络的结构属性等。

            二是多层次表示,深度学习技术有强大的表示学习能力,经过神经网络结构和融合机制的设计,AI模型可以在面对众多意义、形式、结构都不同的模态数据时,综合不同层次数据,自动找出最有区分能力的表示组合,并将待甄别文章对应的文字、图片、传播网络等融合投射到特征空间中。

            三是多角度判断,AI可以从单一方面(如内容、用户、传播)给出可信度,也可以全面观察,给出综合所有信息的可信度,及时帮助人们“揪出”可信度不高的信息。

    (2)    计算方式

            第一,该模型会追溯信息源,分析用户画像。包括:专业领域、先前传播或转发内容,主体性质,注册时间,活跃规律等,来判断发布者是否“可靠”。最后根据不同态度的人群比例、各自的信誉度等信息,计算出此新闻的可信度。

            第二,确认信息源的来源是否可信。该系统会搜寻网上所有的信息源,看看链接的域名,是否来自可信网站。比如是否来自新华社、政府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

            第三,提炼与验证。将正文里关键的论证提炼为知识点,与知识图谱里的权威知识库做匹配验证。如果存在毫无联系、自相矛盾,则会自动识别。

    ●    应用模块

    (1)    内容生产模块

          支持最快10分钟内发现互联网上的争议性新闻线索,对高危可疑事件及时发出预警,并对事件进行深度立体化分析,展示事件的关键参与者、关键地域、相关新闻、事件发展脉络等多维证据链,辅助人工审核。同时,违规内容鉴定体系,可从色情、BK、政治敏感、视频版权等角度对内容进行过滤。

    (2)   去伪求真模块

          人民网《求真》栏目除了鼓励广大网民通过微博、微信积极爆料之外,同时也通过智能辟谣平台提供的识别谣言的能力,确保第一时间获得调查线索。网民、媒体、平台三方密切配合,极大地扩展了信息来源渠道,继而形成一个高效专业的辟谣渠道。

    (3)   公众服务模块

          疫情专题---新冠肺炎疫情24小时争议性新闻播报系统:支持最快10分钟发现争议线索;支持按热点主题检索;支持按地域分类检索(疫情地图)。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专题信息。

    ●   应用效果

          人民网通过将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的能力嵌入到新闻监测和内容管理系统中,让人工智能通过新闻自动审核给与编辑可信度信息的手段参与到内容生产过程,基本覆盖了人民网所有频道新闻内容生产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准确性以及内容生产的效率。目前,此系统已入选中宣部“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   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智能识谣平台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能力,积极拓展“智能计算设施在内容传播领域的应用”方向的研究,结合人民网海量媒体资源库,构建更高效、更精准、更广泛的媒体界“反欺诈平台”,为业界共享沉淀下来“虚假信息库”,为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优质数据支撑与应用场景,为更多平台提供保驾护航,为更多百姓提供真实准确的媒体资讯,为社会构建安全、干净的资讯环境做出持续贡献。

       

       

    案例3:人民版权平台

    ●   概述

            为紧跟国家大数据战略,积极响应人民网内容科技布局规划,人民在线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了一站式版权保护管理平台——人民版权(https://peoplec.cn/)。平台涵盖了AI自动确权、全网侵权监测、司法梯度化维权和线上版权交易的全流程内容保护管理。

            2020年人民版权推出AI智能确权、版权搜索等行业前瞻性功能。针对图片、视频业务完善业务闭环,打造了视频登记、原创比对与内容审核三大核心功能区。面向全网用户,建立版权交收益分享机制。以版权影响力强化媒体影响力,助力媒体差异化定位,赋能融媒体协同发展。

    ●   主要做法

            人民版权平台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挖掘、模型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内容的登记上链、侵权监测、原创比对等一系列全链路的版权服务。

    人民版权平台架构设计

            人民版权平台利用指纹基因提取技术,将原创内容提取出唯一DNA,并存储哈希(HASH)上链,以数据可用不可见,实现用户隐私保护,完成版权登记上链存证,并建立独立原创内容DNA库。

            基于全网信息比对监测,自动生成两条确权链路的相关服务。一方面通过NLP技术,对确权文章进行实时全网数据的监传播链路,追溯可信原创信息,发现内容的修改变化;另一方面,利用数字DNA可溯源和链上的转载引用关系,以关键词、知识图谱在定点站点进行检索,提取疑似转载唯一特征指纹DNA,通过与自有版权存证基因库的全量比对,发现侵权转载路径及转载主体。

    ●   主要成效

    (1)   AI确权突破5百万

            目前,人民版权平台通过AI版权识别算法突破以往传统版权保护手动确权的困境,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自动确权。已为超过500万篇原创新闻报道进行了版权存证保护;平台可自动识别的新闻数超过一亿条,相当于三年的新闻总量。

            媒体单位仅需绑定自己的媒体矩阵便可实现全部原创稿件的自动抓取和版权存证。对媒体单位自身而言,省去了手动提交带来的遗漏或重复认证。平台已正式接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实现了版权登记的跨链存储,满足互联网时代即时确权的刚需。

    (2)   覆盖站点超千万,满足文字、图片、视频的全网监测需求

            目前平台的识别采集媒体站点总量多达1200万个,覆盖了包括微信、头条号、百家号等将近全部的电子报刊、网络媒体以及主流客户端。人民版权平台日均监测为一亿五千万,年监测总量大概为547亿。

    (3)   上线图片、视频版权保护业务

            针对图片、视频业务完善业务闭环,打造了视频登记、原创比对与内容审核三大核心功能区。实现了图片特征基因提取与版权库比对,即时上链存储。利用区块链、视频基因提取与AI图像识别技术、视频水印添加与读取技术,构建视频特征 DNA 指纹系统,提供视频登记上链、视频监测、视频比对等一系列全链路视频版权服务。

    (4)   打造行业标杆:5项奖项、2项资质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的媒体版权服务平台,人民版权平台入选工信部(2020年)区块链技术电子数据存证优秀案例,荣获2020中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奖,进一步总结区块链应用落地经验,树立媒体+技术的行业标杆,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2020年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EDI资质)为版权交易奠定基础,亮相2020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并作为典型应用教材入选中央党校教材。

    ●   社会评价

            进一步助力传统出版在融合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内容传播链条上的价值管理,保障了数字版权的综合利用,促进了版权生态的良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出版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双链融合的价值。 ——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近年来,人民版权积极搭建权利人、媒体、技术等方面交流的平台,同步开展侵权预警、版权保护、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先导研究,在提升版权管理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以其深刻的影响力和创新力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优质服务。特别是在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媒体技术为各级融媒体中心进行技术赋能方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比赛地的延庆区与人民版权的深入合作,为基层融媒体中心与人民版权平台数据打通和版权保护树立了标杆,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延庆融媒体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版权工作“宜疏不宜堵”,人民版权创造性的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难以篡改与多中心化特性,在不同机构之间建设了版权应用与价值分配网络,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了自助版权交易,进而构建了以版权应用为主线的多元版权价值分配体系,主要功能涵盖了版权登记、授权交易、侵权监测以及司法服务,打通了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在增强系统保护能力的同时推进了版权的应用。 ——趣链科技

    ●   结语

            未来,人民版权将进一步拓展C端用户实现全域发展,不断完善司法增值服务,实现平台的迭代升级。将以内容融合为新的发力点,与融媒体采编发业务打通,以矩阵式服务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最大程度满足地方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的需要。

       

       

    案例4:新华社新媒体中心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

    ●   概述

           为适应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5G等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引领作用,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在业界率先使用5G网络传输+全息成像技术,让异地全国人大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面对面”讲述履职故事,开创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先河,用科技打破疫情阻隔,拓展了5G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应用样板。

    ●   主要做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面对面采访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难点问题。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创新报道形式,在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精心策划并组织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邀请来自基层和抗疫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程桔、罗阿英、蔡卫平,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受众关心的内容,以图文视频结合的形式讲述各自的履职故事。

           系列报道在武汉、昆明、广州三地分别搭建摄影棚,在北京的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搭建演播室进行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节目录制。在录制前,项目组对呈现效果进行了多次测试,打通各种技术堡垒,实现真人等比例大小的“代表”可实时投放至北京演播室,“代表”的语音、表情、动作都可实时呈现,与记者握手、交谈、互动都十分自然。5G网络传输+全息成像技术将北京演播室和武汉、广州、昆明的摄影棚“无缝衔接”,让相隔千里的全国人大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进行“面对面”交流,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远程新闻采访的真实性、便捷性,降低了采访报道成本,缩短了采访制作周期,5G网络的千兆级大带宽能力保障了远端音视频的“即采即传”。系列访谈内容充实饱满,采访画质高清、对话流畅、互动自然。在带给受众视觉享受与新鲜体验的同时,生动展现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使命、牢记重托、尽责履职的鲜明形象,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在守正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

    ●   主要成效

           5G传输具有超高带宽和毫秒级的低延时特性,全息成像技术则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影像,两项技术有机结合打破距离限制,取得异地同屏的报道效果。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构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场景,在新闻领域应用5G网络传输+全息成像技术,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全媒体”概念的重要实践和创新,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物理局限和媒介局限,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有益探索实践,让新闻从“可知”迈向“可感”。这也是将5G技术应用到新闻报道,推动智能化编辑部向纵深发展的最新尝试,为新闻传播报道打开了新思路、树立了新标杆。

    ●   社会评价

           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系列稿件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800万,全网超过1300家网站、新闻客户端转载,全网浏览量突破1.2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到了5G目前的三个应用场景,其中之一便是新华社在两会期间推出的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他说:“虽然记者跟代表相隔大概1000公里,但好像是在面对面交流。”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说,今年(2020年)两会议程、记者会均大幅减少,委员与代表们也都不接受采访。为适应这项改变,媒体(新华社)利用5G技术,首度以“云采访”模式联机受访者,让观众感受现场互动的新体验。网友评价:“美国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在中国成为了现实”“5G时代创新应用,全息技术独步天下”。

    ●   结语

           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系列新闻应用创新的成功,展现新华社在5G技术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文化实力。这说明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5G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这些应用创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延伸性,将为其他媒体提供有益借鉴,引领传媒行业创新发展。

       

       

    案例5: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产品

    ●   概述

           2020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创新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产品。1月26日,央视频全网独家上线第一路火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1月27日,上线雷神山医院建设高清慢直播。系列慢直播先后共上线7路镜头,其中包括两路VR镜头,从医院建设到投入使用,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共持续了117天,累计在线直播超过6000小时。该慢直播作品记录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全过程,向全球报道“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彰显了中国抗疫决心,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舆情透明、信息公开。

    ●   主要做法

    (1)   厘清工作原理、畅通流程。

            在火神山和雷神山现场架设多路传统2D直播设备和VR直播设备,通过5G网络信号传输至央视频移动网服务器,后端部署实体导播台和云导播台,进行信号切换并添加动态包装等,PGM信号通过CDN加速节点进行流量分发推送至央视频客户端平台。

    (2)   优化直播设备。

            直播使用了支持数字宽动态、3D数字降噪、强光抑制、电子防抖、SmartIP的星光级网络高清高速智能摄像机与采用试试拼接,支持最高8K分辨率的VR慢直播摄像头。

    2D/VR直播设备

    (3)   采取VR信号传输。

            VR直播采用8K超高清拍摄设备进行动态实时采集和编码输出,智能压缩画面补偿算法实现VR机内实时全局HDR,降低传输压力。

    (4)   强化终端直播能力。

            在手机直播、安防摄像头、VR摄像头等多终端直播能力支撑的同时,采用5G+CPE快速支撑前方复杂的直播环境,为保障直播争分夺秒。

    (5)   建立链路节点优化机制。

            实时监测、保障各层级系统性能,并建立基于性能数据的机器自动切换机制、直播前的链路节点优化机制。

    (6)   建立专项保障机制。

            采用主备推流模式,到边缘节点再回到顶层节点,优化内部传输,加强直播流保障,确保清晰度及低延迟。针对重点直播链路进行24小时监控,多方位有效保障直播流通过网络的稳定性。

    (7)   强化云计算。

            在接收到前方直播信号后,云端系统开始快速实时转码、添加水印等,通过云计算保障直播画面速度,高质量传递到用户面前。

    (8)   强化CDN资源保障。

            央视频部署在全国及海外上千个CDN加速节点进行流量分发,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

    ●   主要成效

           产品上线以来,央视频观看量接近2亿人次,“云监工”“叉酱”“挖掘机天团”等关键词多次登上热搜榜。在慢直播推动下,央视频各项运营数据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客户端APP跃升苹果应用商店排行榜TOP1,超过144家海内外媒体或平台转发报道,实现了传播价值、用户价值、社会价值的多赢。

    ●   社会评价

           这是一次媒体融合的全新探索,我国首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慢直播。该慢直播将疫情报道由“及时”报道变为“实时”直播,24小时不间断、客观真实、全程记录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抗疫医院争分夺秒抓紧建设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像价值和史料价值。引导受众将关注点放在国家防疫重要举措上,全国亿万网民变身为“云监工”,为抗击新冠疫情聚人心、暖人心、稳民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第一时间在网上构建正面舆论场,创新了社会治理与舆情共识形成方式。相关正能量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百度等热搜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党和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尊重民众知情权的现实体现。

           该慢直播得到中央领导和中宣部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作品被BBC、FOX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大量转载,生动展示了中国形象、中国速度、中国自信。很多外国国家领导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的粉丝,在此期间每天观看,各国各类政党普遍认同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   结语

           2020年,以央视频《疫情24小时》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产品为代表的慢直播传播样态走红。这一客观真实的新媒体表达手法直接呈现重大事件核心现场,开创传播交互新范式,推动网络空间形成同频共振舆论场,引发国内和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从“云监工”到“云守望”再到“云赏樱”,央视频在疫情时期为受众提供内心情感寄托的渠道,增强了对重大公共事件治理的参与感。基于慢直播这种新技术、新思路,搭配新创意,不断开发新作品,带动整个平台获取价值。

       

       

  • 五    2020年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

    (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应用

    案例1: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   概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完善国家行政体制、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关键举措。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作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由国办牵头建设,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实施;平台建设于2018年4月启动,2019年5月3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PC端和移动端APP首页

    ●   实现方式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组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总枢纽,联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不代替部门和地方平台办事服务功能,目前已建成服务门户、工作门户、移动端(APP、小程序和快应用)等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服务系统,以及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系统、电子证照系统、事项管理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不断发挥出全国政务服务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等三大作用。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证照服务、统一事项服务、统一政务服务投诉建议、统一好差评、统一用户服务、统一搜索服务等“七个统一”服务,实现汇聚数据信息、实现交换共享、强化动态监管、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四大功能,推动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信息难以共享、业务难以协同、基础支撑不足等问题,助力实现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公共支撑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

    ●   主要成效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面向全国14亿多人口和1亿多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面向全国推出系列政务服务专栏,推动“网上办”“掌上办”,助力疫情期间全国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推出高频办事服务700余项,涵盖返岗就业、在线招聘、企业登记、项目审批、网上办税等多方面内容,2020年为33亿人次及时提供了“无接触”线上服务。会同卫生健康委、移民局等部门共享防疫健康数据资源,各地区各部门累计调用达800余亿次,基本满足联防联控防疫数据共享需求。全国一体化平台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疫情防控数据共享重要渠道,有效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推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牵头制定全国统一标准、打通各省市平台后台数据、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数据共享,基本实现全国范围“一码通行”。截至2020年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申领量达9亿,累计使用次数超过500亿次,在便利人员出行、推进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末,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已联通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全国一体化平台实名注册人数突破8亿,其中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近2亿,总浏览量达110亿,每天近300万用户使用平台;累计为地方部门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服务500亿余次,提供身份认证核验服务超15.5亿次,推动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50%,99.6%的事项网上可办,近9成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近50%事项实现网上审批和“零跑动”,为推进全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强有力支撑。

    ●   社会评价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认为,随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评价称,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成效显现,群众认同感越来越强,是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型标志。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卢向东指出,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务平台再造、政务流程再造和政府职能再造,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结语

           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正在按照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数据治理、打造核心引擎、夯实安全基础、推动数字普惠、试点示范先行等思路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为政务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和坚实保障,持续深化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

           

           

    案例2: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   概述

           2020年2月,在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基础上,为帮助全国中小学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全国各地1.8亿名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

    ●   实现方式

           云平台教学资源涵盖小学、初中、普通高中3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以及防疫教育、品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等8个专题教育,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语文、政治、历史三学科使用国家统编版教材,其他学科使用全国选用人数较多的教材版本。平台资源陆续更新补充。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通,上线4649课时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主要学科课程学习资源和专题教育资源。秋季学期,云平台的课程学习资源实现从疫情期间应急方案到精品课程的全面升级,新制作上线3803课时的资源,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年级和各主要学科全覆盖。课程资源以微课视频为主要形式,中学微课时长20-25分钟、小学微课时长15-20分钟,符合网上学习特点及视力保护的需求。课程多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更加契合中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应学生和家长要求,平台增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同上一堂课”播出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可通过平台收看电视直播,也可在课程学习栏目点播回看。

           为保证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宿和华为等企业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网宿作为技术保障企业之一,集合CDN、云安全方面的资源,有效提升平台覆盖、承载能力以及安全防护水平;同时结合在直播、点播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资源调度、性能优化、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百度协调7000台云主机和90T带宽,在基础云资源、解决方案、综合技术支持上提供了保障。百度智能云提供一系列方案,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解决了海量视频、文档资源存储、处理、分发难题。百度智能云的CDN服务提供高速的网络访问体验,从网络访问到主机安全进行逐层加固,同时安排专家应急响应团队为可能出现的各类信息安全隐患提出应对预案。

    ●   主要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4.6亿,访问人次达20.22亿,用户覆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区、市)及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

    ●   社会评价

           教育部表示:“停课不停学”这一疫情防控的应急之举,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教育行业的融合发展,是基础设施、平台和教学理念有了新发展,法律法规提供了支撑的结果。

    ●   结语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汇集优质学习资源,为亿万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我国在线教育事业发展。

           

           

    案例3: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

    ●   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必须充分发动各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建立综合治理体系。这是“枫桥经验”在网络时代的新内涵。

           2020年,人民网在人机协作型“内容风控大脑”智能审核平台的基础上,和济南网安合作建立了集巡查、监控、分析等为一体的智能网络安全防护平台——“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该平台是“内容风控+AI智能技术”结合发展的新型模式,联动了公安部门、企业和风控平台,对济南辖区网络平台进行问题巡查,根据巡查结果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警企合作、群防群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   主要做法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系统巡查。其中既包含了传统的关键词、用户行为等识别模式,也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AI人工智能等多种识别模式,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中的有害信息进行识别判断。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系统巡查流程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发挥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害内容。

           对于文本内容,尤其是涉政内容,系统大量使用关键词识别模式,通过建立关键词词库,设置主、副关键词。文本内容命中单一关键词或主、副关键词,即可进行判断。系统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预处理,包含大小写转换处理、拆分字处理、特殊符号处理等,能有效去除干扰字符,提高准确度。

           对于图片内容,系统基于专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识别判断,能精准鉴别色情、暴恐等场景。对于音频、视频内容,系统通过将音频转换为文本、将视频转换为图片,然后再进行识别。系统还通过用户、消息、IP等维度组合识别用户行为,鉴别刷屏、定期发布广告等机器行为。为了尽可能提高系统识别率,由人工根据不同网络领域特点,不断调整优化关键词词库、案例库、知识库,对系统进行训练,纠正系统识别错误,提升学习效果。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检测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经过系统识别后,由专家对机器识别的内容进行全量复审,通过人机结合,形成最终的巡查报告。在与济南网安的合作过程中,“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巡查范围包括济南辖区近百家网站、自媒体、互联网小程序、APP等网络平台,重点为用户自主创作内容较多的平台。通过平台系统初步判别有害信息,再由专家进行复审,完成取证,交由济南网安进行处置。

    ●   主要成效

           人民网和济南网安合作建立“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为济南网安提升应对网络内容安全的处置能力、培育网络安全技术专业型人才、深化以大数据智慧化应用为核心的新警务建设等方面注入新的动力。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具备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高价值数据优势及风控经验优势,将风控专家的经验知识有效融入到智能技术当中。人民网与济南网安的合作,充分利用了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成功将企业纳入整个防控体系中,加强彼此间协调配合,取得到很好的效果。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巡查发现济南辖区部分网站、论坛在价值导向、内容安全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济南网安根据巡查结果,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过约谈、要求平台自查自纠、对网络平台内容安全负责人进行培训等方式,整治辖区平台存在的乱象,净化了该地区网络环境。

    ●   社会评价

           2020年10月,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上海举行。人民网和济南网安合作建立的“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作为典型案例在开幕式上进行了推介,得到公安部领导及参会学者、专家的一致好评。

    ●   结语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措施解决网络治理中的难题。该平台传承和发扬了“枫桥经验”,打造了“多方参与”“群防群治”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通过警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享网络安全资源,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案例4:悉见科技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

    ●   概述

           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是由北京悉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场景厘米级空间定位及混合现实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新一代空间互联网信息引擎,能够为文旅景区、城市公园、购物中心、校园社区等场景提供定位与三维信息检索服务。用户、开发者可以在任意场景中,创建虚拟内容与真实环境虚实共生的平行世界。

    ●   主要做法

    (1)   技术框架

            悉见产品技术框架分为:信息引擎层、流量应用层、商业转化层。

           ①信息引擎层:提供全球空间信息引擎与三维信息流量分发服务

           ②流量应用层:悉见自有的文旅、商业应用,同时将空间信息引擎能力开放给互联网公司、IP公司、开发者进行空间应用开发。

           ③商业转化层:用户使用空间信息引擎应用付费体验,同时支持接入广告联盟,通过空间互联网精准广告进行商业转化。

    悉见产品三层技术框架

    (2)   工作原理

            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的核心是视觉高精地图,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重建的视觉高精地图,建立起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得数字世界可以精准地融合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该系统有两个特征,一是采集成本低。原始数据只需要RGB图像数据,消费级的相机设备即可采集,因此可以在确保采集效率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采集的成本;二是应用能力强。特征提取基于悉见自研基于深度学习的提取方法进行,对环境光线、图像噪声以及视角改变的容忍度相当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应对超大规模场景、重复性高的场景以及低光度场景等具有公认挑战性的环境,具备强大的室内外大场景的视觉高精地图重建的能力。

    故宫太和殿前广场重建地图

    (3)   工作流程

            目前AR技术的体验还存在浮于表面、碎片化无法持久、虚实不融合等问题,悉见科技通过3步操作,提升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落地能力。

    悉见科技三步提升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落地能力

    (4)   解决方案

           悉见科技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MR空间地图采集重建与AI算法风格化三维重建,得到空间地图数据层与数字孪生基座层。研发方将MR空间高精地图开放给文创游戏生态合作伙伴创作剧本交互内容,如文化探索故事游戏等,生成虚实共生游戏化平行世界。任何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AR眼镜,可以在现实世界里面体验混合现实的观感。

    悉见科技对现实世界进行MR空间地图采集与AI算法三维重建

    (5)    系统功能

           悉见科技通过SDK简单开发即可在任意应用中提供厘米级空间定位与多人混合现实交互服务。服务分为本地计算版和云计算版,前者对终端计算能力要求高,只有iPhone和Android较为旗舰的部分机型支持。云计算版适用于主流iOS/Android手机,目前也支持部分AR眼镜。

    悉见科技SDK开发

    (6)    规模空间地图重建AI推理框架及全场景适应空间定位特征知识模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已经达到全面商业化水准,全球化数据采集分为三种方式:

           ①官方采集:主要城市高流量与高商业价值场景,悉见自主采集,且与场景运营达成战略合作。

           ②渠道采集:主要在海外区域与当地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合作伙伴渠道采集联合运营。

           ②众包采集:大量长尾场景由在全国各地的开发者等合作伙伴进行众包采集。

    ●   主推项目

           悉见科技于2020年中启动“爻盶地球计划”,目标在2022年完成覆盖300+主要城市的“10万+”核心地标,建立全球虚实共生空间互联的基础设施。目前已有数百头部地标如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少林寺、王府井、趵突泉、春熙路、南京路等完成采集。此外,悉见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KDDI、LG、Singtel、Orange已展开合作,共同采集与运营各地空间地图;同时在多个省市发展渠道伙伴,共建空间互联生态。虚实共生空间互联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消费效率与体验提升,达到真正的“全真互联网”状态。

           悉见通过爻盶地球计划致力于打造全球覆盖的“三维版谷歌搜索”,在此基础上通过爻览平台,正在为故宫、颐和园、少林寺、长城等文化景区地标打造文旅文娱平行世界。以300万流量景区为例,悉见爻览现场版转化10%保守评估可带来1500万年收入增长,而远程版不受现场流量限制,可更是带来数倍的营收增长。

    悉见科技“爻盶地球计划”

    ●   社会评价

           悉见以AI核心技术爻盶引擎的领先性和平行世界爻览平台的开放性广受关注好评,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多个城市政府领导赞誉悉见是一颗正快速升起的新星,是一家有核心技术、有市场洞察、有社会担当的创业公司。

    ●   结语

           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作为5G时代连接现实与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基础设施,为线下智慧城市/商业/文旅/园区及线上游戏/直播/视频/社交等场景赋能,有助于5G“新基建“建设,全面建设未来城市。

           

           

    案例5:丁香园·丁香医生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

    ●   概述

           在疫情防控中,权威及时的信息可以帮助大众迅速了解疫情变化。丁香园·丁香医生团队用1天时间制作,于2020年1月21日凌晨正式上线新冠肺炎疫情地图H5产品。该疫情地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以及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卫生机构、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数据,分地区对确诊、疑似、重症、死亡、治愈等病例数据作出梳理汇总,根据流行病学原理对疫情数据、发展趋势、病例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及时扩展为全球疫情地图,反映全球蔓延情况。

    ●   主要做法

    (1)   疫情动态数据收集梳理

           通过大数据技术及人工分析,同步整理官方公布的全球疫情数据,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   疫情数据可视化呈现

           在官方公布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原理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第一时间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更新页面,以地图页面实时呈现全国疫情病例分布情况。另根据流行病学原理呈现“全国疫情新增趋势图”“全国疫情新增确诊病例趋势图”“累计死亡/病例趋势图”“全国疫情病死率趋势图”等,并首次引入“全国疫情风险病例趋势图”,帮助大众获取最新疫情信息、进行疫情趋势分析,为疫情防控部门提供数据参考。

    (3)   优化技术框架

           “丁香园·丁香医生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项目带来流量暴涨20倍,这为数据接入和实时处理都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为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丁香园疫情项目技术团队采用大数据NLP技术对疫情进展数据进行实时监测,NLP技术比人工数据处理速度提高近20倍。同时对大数据云计算架构作了整体改造优化,前端实时页面采用CDN静态化、Nginx缓存,后端采用进行高负载缓存集群、异步MQ、微服务架构等高并发技术体系,最终实现承载每日1亿的浏览量。

           该疫情地图通过“让数据说话”的方式,丰富了传统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开方式。全面、及时获取专业信息,实现精准订阅、精准分发,为世界各地了解疫情信息、疫情传播规律提供数据依据。

    ●   主要成效

           该疫情地图上线即受到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3月16日,页面累计浏览量超过45亿次。该疫情地图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处理,进行可视化呈现,向外界透明、及时、科学地传递正确信息,缓解大众焦虑;通过基于流行病学原理的大数据分析,关注重点疫区,并辅助相关部门决策,调动社会力量,保障物资供应。

    与40余家媒体及机构、70 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产品模式被CDC、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复用,在很大程度上对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起到推动作用。

    ●   社会评价

           丁香园·丁香医生在基于流行病学专业知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主动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国家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报告2020》中,丁香医生排行业第一、全国第六。丁香医生入选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2020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等。

    ●   结语

           “丁香园·丁香医生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对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起到推动作用。公开的数据成为相关卫生部门、媒体、企业、公众等对疫情发展情况预判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有效缓解大众焦虑;同时帮助相关部门和公众对各地疫情管控情况进行舆论监督和定向帮扶。企业根据疫情地图,了解各地疫情及相关科普指导,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控复工复产等相关工作。

  • 五    2020年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

    (三)行业应用

    案例1: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云”举办

    ●   概述

           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第127届广交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2020年6月15日至24日,广交会首次在网上举办,为期10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并巡视企业网上展厅。

    ●   实现方式

           本届广交会采用网上展示、直播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多种模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创造了一个展会的全新模式。在这背后,不仅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也需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长期积累。

    (1)    “5G+全光纤网络”确保参展商超高清直播

           中国电信的5G+全光网的直播产业基础设施依托5G大带宽、低时延的连接和天翼云的超高运算能力,联合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提供4K高清、VR、MR等多种产品展现形式,为本届广交会的广州参展商提供完整的基础设施服务。

           5G新基建的推进和部署,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率将有跨越式提升,使更多的终端能快速接入超算,大幅缩短延时。超级计算可发挥超级大脑的功能,实现产品的精准智能推荐和用户实时响应,为“云上广交会”赋智赋能。

    (2)    全球逾千个加速节点搭建可靠平台

           腾讯作为本届广交会的技术服务商,为广交会的网上举办提供了整体技术支持、平台研发服务与云资源支撑。为确保“云”上广交会的顺利举办,腾讯云在全球部署了超过1300个加速节点,通过将服务内容分发至全网加速节点,搭建了稳健可靠的平台,支持全球海量展商和采购商网上参加广交会。展商可通过图文、视频、3D、VR等形式,通过这一平台在线展示商品信息。截至5月23日,展商已上传超过100万件展品。

    (3)    “云”技术全链条保障线上交易

           面对海量的展品资源和庞大的参展商、采购商规模,腾讯采用了“云对接”“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四种方式全链条保障线上交易。例如“云对接”方面,采购商可以通过官网导航和关键词搜索,快速找到目标展品和展商。利用大数据技术,系统还可根据采购商需求,智能匹配相关展商和展品。

    (4)    多方协同确保信息安全

           本届广交会腾讯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完成网上广交会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保障。保障工作具体包括提供完善的灾备和应急运维,通过DDoS防护、Web应用防火墙、云主机安全等为网络提供防攻击、防入侵、防漏洞、防篡改、漏洞检测预警等网络安全服务,以及对直播内容中的有害内容进行智能识别等。

    ●   展会亮点

           本届广交会云平台运行平稳,共分为展商展品、新闻与活动、全球供采对接、大会服务、跨境电商专区五大板块。以下为七大亮点。

    (1)   众多新产品闪耀“云端”

           众多全球首发、广交会首发新品集中亮相,让世界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有了新的认识。近2.6万家境内外参展企业通过图文、视频、3D等形式上传海量展品,新产品、智能产品、“三自一高”产品持续增多。“云端”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了全球采购商观展。

    (2)   实况直播突破时空局限

           本届广交会推出的网上直播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了交互体验,企业参与热情高涨。企业针对各个海外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直播方案,每天上线十几场直播;有的企业不仅以VR形式呈现产品展厅、企业全景等,还实时直播自动化生产线,全方位展现企业实力;有的企业根据客户分布特点,划分了美洲、欧洲、亚太、中东非四大直播时区,分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直播推介,无缝对接来自全球的采购商。

    (3)   数字技术营造互信的贸易环境

           本届广交会以采购商需求为导向,以展商展品信息为基础,运用数字技术,搭建智能高效的供采对接推送与在线洽谈系统。境外采购商通过系统可发起预约洽谈、开展即时沟通,有意向后达成订单。这种相互信任的网上贸易、洽谈环境,提升了双方沟通的信任度和采购洽谈效率,受到客商欢迎。

    (4)   众多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本届广交会高标准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举办了24场采购商“云推介”活动。集中举办5场贸易合同“云签约”。20个交易团(分团)的58家龙头企业,举办了64场新品发布活动;主办方邀请京东、网易严选和苏宁易购联合举办线上采购需求说明会活动,为企业搭建内贸渠道;本届展会联合海关举办专场政策宣讲,为展客商提供权威专业的资讯分享;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采用云讲座+云直播方式进行了13场主题分享,组织33个时尚品牌参与20场“云”上走秀活动;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CF奖)首次推出获奖产品云展厅,为获奖企业和产品提供展示平台。

    (5)   金融电商服务水平提上新台阶

           金融服务专区8家金融机构为参展企业定制专属金融产品,使本次广交会授信额度更高、结算费率更低、融资渠道更便捷。

    (6)   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

           为了更好地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的决策部署,本届广交会加大了境内采购商邀请力度,境内采购商注册观展较第126届大幅增长。

    ●   社会评价

           党中央、国务院对本届广交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李克强总理在京出席“云开幕”仪式并巡视企业网上展厅。在商务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相关部委的通力保障、各地商务部门和驻外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本届广交会总体运行平稳。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

           2.5万家参展企业,180万件商品,数十万全球采购商和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外贸产业人员,将在10天内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网上洽谈,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这是一次突破时空限制、堪称“史无前例”的贸易创举。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晖

           云上广交会平台一样能提供我需要的工具类产品。不仅如此,本届广交会在10天时间里同时展出以往三期的展品,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到所有的产品,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体验。 ——智利采购商罗德里格·奇洛詹(Rodrigo Quilodran)

    ●   结语

           2020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会展行业发展。第127届“云”广交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线上会展”模式,积极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转型。这次“云”广交会的成功举办说明“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会展模式将成未来的大势。

       

       

    案例2:中国联通5Gn live超高清慢直播

    ●   概述

           慢直播(Live Camera Broadcasting,LCB)是指24小时不间断的实景直播。中国联通5G? live超高清慢直播针对高并发推流进行优化,为实时监控、智能安防、景区定点直播游览等场景提供云端平台技术支持,同时发挥5G、VR 、移动客户端等大视频产品协同优势,通过AR 建模、AR合影等新技术提升用户参与体验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联5G? live直播团队开展了珠穆朗玛峰、三清山等景区风光VR全景5G+4K超高清系列慢直播,让世界各地观众在家就能观赏,打通大小屏界限,带给观众沉浸式感受。

    ●   实现方式

           将中国联通三千兆网络能力与视频编解码、云端制作能力相结合,采取基于5G技术的超高清视频制播技术、VR一体化制播技术,以及视频远程制作采编云应用,发挥中国联通网业协同创新能力优势,5Gnlive超高清直播平台不仅具备端到端的平面+VR全流程直播、图文包装、导播切换、内容审核、云端多渠道分发能力,而且具备互动连线、帧同步、多视角、子弹时间、全景声等特种视频制作能力,从而形成“2G+2C+2H+2B”覆盖全用户类型、覆盖“TV视频+移动视频+行业视频”大小屏、覆盖“TV+手机+PC+行业屏”等全终端的全套解决方案和立体化产品体系。

           中国联通5Gn live超高清直播平台采用云计算架构进行设计,整体依据公有云架构,按照基础支撑、应用支撑及应用服务三层架构设计。前端支撑多渠道信源采入,拥有4K/8K超高清视频编码技术,最大程度还原实时影像并可根据需求进行弹性扩展。应用层面,基于5G网络大带宽低延时特点,实现了视频多讯道、云端实时编辑功能。在保证时延前提下,能对视频流经行快速包装、存储、导播。与传统模式平台相比,依托边缘云技术,在对外分发能力上可以兼容更大并发量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平台架构

    ●   工作流程

    (1)   因慢直播以风景类直播为主,慢直播体系的建立除需考察取景区本身的热门程度外,还需考察现场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由专人进行直播采景地实地考察,以明确机位架设、专线架设、最佳取景点等现场情况,从而保证直播质量。

    (2)   取景点机位拍摄获取的视频流经由平台进行解码、编码、图文处理之后封装并上传至云端。

    (3)   将视频通过云端编辑、采集、转码、CDN分发,最终通过网页、H5页面、IPTV等多种形式分发至客户终端。

    ●   主要成效

           中国联通打造了服务于全媒体行业的超高清视频直播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多款基于5G网络技术的全媒体产品,包括:超高清制播、VR一体化制播等,多次服务于大型活动直播,为中国联通5G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已对接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直播需求,参与执行直播超过1000场次,全网累计观看量突破5亿人次,品牌露出18亿次。在超过5000米的海拔上,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中国联通实现了珠峰观景台和珠峰大本营一号营地的5G信号全覆盖。

    ●   社会评价

           中国联通5G? live超高清慢直播在全国各地的展示和应用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邮电报》报道:中国联通5G? Live超高清直播平台稳定,针对国内著名景区打造了“5G﹢VR﹢IPTV”的直播新模式。不少用户感叹,“联通珠峰直播真是前所未有的超高清视觉享受!”

    ●   结语

           中国联通作为智慧互联的创新者,推动了全媒体行业向超高清、沉浸式视频直播方向发展,满足了广大视频直播用户对大带宽视频不断增长的需求。

           

           

    案例3:达斯琪数字科技5G全息通话应用

    ●   概述

          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DSee.Lab)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由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硬件极客发起成立,专注于全息显示设备研发和创意视觉效果设计的公司。达斯琪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双软企业、“创业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 “江苏省科技厅孵育孵化项目”的重点培养对象。

           达斯琪数字科技发挥裸眼3D 全息成像技术优势,借助全息终端对通话系统的一种信息化处理模式,创造了“5G全息通话应用”。该应用系统集人像分割、全息通话、人机交互等功能于一体,从技术、产品、场景、平台等全方位融入现有的全息视觉商业服务生态。它可搭载于多种全息屏显示设备,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为5G与显示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

    ●   产品特点

           “5G全息通话应用”结合多个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全息显示技术与实时通话技术的深度融合。

    “5G全息通话应用”特点

    (1)   人脸采样

           通过对人脸106个关键点的精准检测,“5G全息通话应用”对动态画面进行人像与背景的分割,无需绿幕即可完成实时抠像、背景删除。

           该应用在人脸的采样方面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支持48kHz全频带采样,提供超高音质体验;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码率可自由切换,融合多种领先的视频编码处理算法,画质更好、码率更低。二是支持美颜、贴纸、情绪识别、肢体识别、手势识别等,具备丰富场景玩法和AI辅助功能。三是支持实时暗光增强算法,即使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提供清晰、明亮的图像。四是运用以AI算法为核心的人像检测与分割技术,精确度高、即时性强。

    (2)   安全管理

           在安全性方面,“5G全息通话应用”针对调用时的身份认证,采用App ID和App ID+ App证书+Token两种认证方式。在采用App ID+App证书+Token认证方式后,用户可通过App ID和App证书生成即时Token,使用该Token完成身份验证后,可以对项目下的频道进行管理。

    (3)   内容加密与传输加密

           该应用对内容和传输分别做了信息数据加密处理。在内容加密方面,用户可自行配置Native SDK所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目前支持AES 128/256),对传输的音视频流进行端到端的加密,在发送端完成内容加密,在接收端完成数据解密。

           在传输加密方面,为保证音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各产品和服务均使用覆盖全数据链路的传输加密机制,采用了业内主流的强加密算法。传输的数据以密文形式进行网络传输。用户自行对密钥的生成、存储、传输和校验等进行管理。

    “5G全息通话应用”流程

    ●   应用场景

           达斯琪数字科技不断探索5G全息通话在政务、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从云办公、云会议,到各种视觉显示终端,让5G全息通话应用到多种场景。

    (1)5G全息市长接待日解决方案

           为满足行业需求,基于5G通讯技术的“5G全息市长接待日”解决方案应运而生。“5G全息市长接待日”解决方案能帮助“市长们”更便捷、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成为政府与人民最直观的沟通桥梁。通过“5G全息市长接待日”解决方案,能辅助解决地理间隔带来的沟通不畅,提升服务效果。

    (2)5G全息金融专家系统

           “5G全息金融专家系统”帮助专家实现“现场”指导,形成“1对N”的辅导体系和“专家在线”模式。“5G全息金融专家系统”采用的扁平化会议模式。可以解决个别专家因为临时有安排不能出席重要会议的问题,方便更多的专家参与其中,大大提高效率。

    (3)   5G全息数字客服系统

           通过5G网络传输全息人像及语音咨询讲解,“5G全息数字客服系统”连接用户与远端客服,实现“面对面”交流,解决用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信息确认和指导问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客服服务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4)   5G全息远程教育系统

           通过5G网络的传输,“5G全息远程教育系统”可以汇集终端、应用系统、平台、内容,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远距离传输,打造异地双师互动教学模式。“5G全息远程教育系统”将名校名师的课堂远程传达到所需的地方,有利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社会评价

           目前,达斯琪数字科技打造的5G全息客服系统已成功在部分金融公司展厅投入使用,主要用于金融产品讲解、客户接待等。客户反馈:“全息智能AI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展厅增添了科技感,还提高了客服服务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数字客服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员。”

           2020年9月,DSee.Lab 5G全息数字客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信通院评选的《“5G+智慧金融”十大创新典型案例》。中国信通院点评:“实现了远端的客服实时全息,结合AI数字人的能力,提供智能化的功能指导。”

    ●   结语

           “5G全息通话应用“充分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高流量密度的特点,实现了全息显示技术与实时通话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多种场景提供服务,使用户增强体验感。

       

       

    案例4: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

    ●   概述

           松鼠Ai为一家教育AI SaaS服务商,5年前就率先将先进的AI技术应用于教育中,致力于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为教育公平性提供了新思路。松鼠Ai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个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以高级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引擎——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这是全球第一个L5级全自动授课AI虚拟老师。

    ●   主要做法

           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多数老师因为精力原因,较难针对每个学生调整教学方法。而有AI技术做支撑的松鼠Ai智适应系统则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提供“千人千面”的学习方案,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求知。

           松鼠Ai采用OMO线上线下双栖模式,可以从AI教育产品、商业模式及全流程线上线下切换三部分来剖析松鼠Ai的这一模式。

    (1)    AI教育产品

           松鼠Ai首创学习思想、能力、方法(MCM)的素质训练系统、超纳米级知识点拆分,错因重构了知识地图。运用进化算法、神经网络技术、机器学习、图论、贝叶斯网络、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知识空间理论、知识追踪理论、教育数据挖掘等多种AI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多维数据的进行全方位评估,在模拟优秀特级教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架构

    (2)    商业模式

           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融合了“引擎、内容、服务”三方面,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双师全方位教学。

    (2)    全流程OMO

           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进行线上线下切换。学生可自由选择线上授课及线下合作校区学习。该模式由线上AI老师和线下班主任老师共同组成,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指导。

    ●   主要成效

           湖北省恩施市白沙坪小学,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备落后、先进的教学技术没有得到普及。松鼠Ai对其采取了“硬件设备+软件课程”教育扶助措施,通过AI智能为乡村教育提供适配教育资源,提升了学习成绩。对学生们来说,AI老师知识更齐全、教学方法更先进及适配,针对每个人都有对应的学习引导和辅助,一定情况下能弥补了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等情况。

           2020年,在疫情期间,松鼠Ai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的“停课不停学”号召,第一时间将校区全部转为线上,持续输出线上的课程和教学资源。此外,松鼠Ai还入驻了“学习强国”、“上海微校”、“今日头条”等终端,以行动保障“不停学”。

           松鼠Ai与钉钉联手,为公立校、教师、学生等各类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在线智能作业,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练习。在“钉钉”产品服务上线近1年之内,先后上线7个版本,进行数十次优化迭代。目前已覆盖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五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有自主选题、智能选题、课文跟读背诵、古诗词跟读练习、假期作业五大作业类型。截止2021年3月15日,松鼠Ai&钉钉在线智能作业累计用户量超2000万。

    ●   社会评价

           松鼠Ai曾在国际顶级AI及AI教育学术会议IEEE、IJCAI、NeurIPS、ACM KDD、AAAI、AIED、AERA等中论文入选及获奖,分别入榜MIT TR50聪明公司榜单、德勤全球人工智能高增长50强榜单前十名、CB Insights 2020年AI 100全球榜单、中科院全球人工智能TOP20榜单,并入选斯坦福商学院案例。 松鼠Ai是唯一一家同时获得教育界奥斯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人工智能创新奖及入选CB Insights 2020年AI100全球榜单的AI教育公司。

    ●   结语

           松鼠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使学生能减少时间、空间的限制,享受到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AI个性化解决方案。

       

       

    案例5:腾讯会议软件

    ●   概述

           腾讯会议生于“云”、长于“云”,是由腾讯云发布的一款云视频会议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清流畅的视频沟通、视频会议服务,致力于提升沟通协作效率,帮助企业等各类机构节省物力、人力、时间等成本。

           当今时代,全球化趋势让随时随地的连接、沟通成为工作必需。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下,企业协作、办公形式和工具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在会议这一高成本协作场景中,形式和工具会影响一场会议的成本和价值。腾讯会议希望帮助企业、社会尽可能提升输出价值,提升企业内外部沟通效率和可持续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

    ●   实现方式

    (1)   基础层

           腾讯会议借助腾讯云及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主要国家的接入点、骨干网和专线,构建了一张高质量、低延时、大容量的传输网络,有效保障了跨国、跨地区和跨运营商的数据传输质量。借助腾讯云全球应用加速(GAAP),通过全球节点之间的高速通道、转发集群及智能路由技术,实现各地用户的就近接入,通过高速通道直达源站区域,有效保障接入质量。

    (2)   音视频性能

           腾讯会议利用AI算法、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腾讯天籁新一代实时音频技术等,对音视频通话质量进行了全面提升。TSE编码技术提升共享内容的压缩效率高达50%,YUV444采样编码有效解决了颜色失真、文字模糊等问题。同时应用超宽带语音技术,更智能地识别人声、音乐和环境噪声。多种声学场景识别技术对多达20多种复杂通话场景里的通话情况进行采集和深度学习,以达到最佳降噪效果,为用户提供清晰流畅的语音体验。实现智能消除环境声、键盘声,还原人声。基于腾讯云超强网络支撑,会议实现最低80ms的超低延时,即便视频丢包70%也不会花屏和卡顿。

    (3)   安全能力

           腾讯云七大安全实验室为腾讯会议提供多重保障。腾讯会议已经通过可信云企业级SaaS认证评估,能够支持设置会议密码、移出会议、锁定会议、屏幕共享水印等安全防护。腾讯会议联合微信上线特邀会议功能,能够杜绝不相干的人误入会议。企业版专属SSO登录、参会权限管理能力,能够有效防止企业会议信息泄露。

    (4)   高效协作

           腾讯会议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脑、小程序、企业微信等入口打开即用,一键参会。腾讯会议还设置了虚拟背景、语音激励、表情弹幕、移动端背景虚化、白板等多种功能,开放多个应用程序接口,可轻松适配多种会议场景需求。腾讯会议企业版最高可以支持2000人同时在线,对接企业通讯录,提供专属会议邀约模式,具备互动批注、同声传译、自定义会议布局、场外会管会控助手以及可视化会议控制台等功能,方便企业实时掌握会议数量、时长等情况。

    ●   主要成效

           腾讯会议帮助企业和社会降低了实体会议成本,对社会和经济组织作出直接经济贡献。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在线会议社会价值与未来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1月至5月期间,腾讯会议直接节约社会成本达到714亿元人民币。2020年有超过3亿场会在腾讯会议上举行,其中,“银发族”成为线上沟通的新力量,60岁以上的用户开了超过1000万场会。腾讯会议国际版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上线245天,腾讯会议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中国最多人使用的专业视频会议产品。

    ●   社会评价

           2020年11月,腾讯会议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凭借疫情期间助力全民远程协作、复工复产、以及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以来首个获得该奖项的视频会议产品。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表示,“在疫情期间,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数字教育工具最大的帮助,就是保持正常,腾讯会议不仅能帮助教学正常展开,也能帮助师生之间的互动、科研组会、学校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正常发生。”

    ●   结语

           如今人们对于彼此之间沟通的速度、跨度、深度和广度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极大激发了包括音视频产业在内的非接触式经济发展。音视频在线协作平台和工具将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影响实体经济的智能化升级。腾讯会议致力于一个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协作工具和数字时代在线协作的基础设施。

  • 2020内容科技发展与前瞻(简版)

    前言

           内容科技(ConTech)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内核,对内容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数据与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催生了内容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服务。

           内容科技是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2020年3月,人民网发布了《2019,内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书,提出信息化时代的内容科技使得“内容即数据”,信息传播得以智能化。发展内容科技的目标与任务是,更高效、精准地创造分发更丰富、优质的内容以服务人民,以场景化的内容产品、便捷化的内容工具、智能化的内容平台赋能产业,在生产、聚合、分发、用户参与、底层数据等环节有效服务于党管意识形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影响深远的重要变量,5G技术大规模商用加速万物互联进程。我国内容科技实现长足发展,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内容产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内容科技的认识正进一步深化。内容科技不再仅仅服务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内容生产,更多的是服务整个社会的信息内容生成、信息交互、数据分析、资源保存,日益成为内容产业破除行业壁垒,与各种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在数据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信息时代,内容科技为“党管媒体”拓展到“党管数据”构筑底层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内容科技攻关和创新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顺应技术演进趋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内容科技将不断向前发展。

       

    一    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智能新技术的驱动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内容科技正在加速发展,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本部分将从内容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五个环节,梳理和探讨内容科技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

    (一)内容科技拓展内容采集维度

           内容科技助力内容产业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拓展了内容信息采集的时空维度、深度和广度。

    1.   万物皆媒:丰富信息采集场景

           5G技术的赋能,使信息采集的场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万物皆媒的互联网传播生态下,城市场景、家庭场景、个人场景以及虚拟场景,都成为内容采集的新场景。

    2.   智能识别:拓展信息采集深度

           媒体实现智能化信息识别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生产中的应用。一是人工智能中机器视觉学习、图像、音视频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信息采集的广度。二是网络平台数据抓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三是人工智能利用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图谱技术解构信息,从而加深了信息智能采集的深度。

    3.   技术精进:提升信息存储量级

          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为媒体建设数据库,以及更好地实施数据战略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云端存储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数据信息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溯源追踪和保障数据安全。

    (二)内容科技创新内容生产机制

          内容科技为媒体的内容生产全面赋能,媒体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而深刻地改变了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有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及广度。

    1.   “云”业态:内容生产的新场景

          受疫情影响,2020年,各个行业的在线业务大规模增长,“云”业态成为媒体行业智能化内容生产的新场景。

    2.   多模态:内容生产的新形式

          单一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形式,正在向多媒体生产转变,比如图文转换技术的成熟与运用。此外,智能主播也是多模态内容生产的一个新应用,比如新华社联合搜狗推出的全球首个3DAI合成主播“新小微”。

    3.   人机协同:内容生产的新主体

          机器能够根据相关内容标签,推荐大数据内容,辅助人写稿。此外,机器能够在多媒体信息组合、同类信息整合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   高效审核:内容生产的新保障

          通过分析信息来源、开展技术鉴定、实行交叉验证、进行跟踪分析等多种途径,智能审核工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新闻文本的真实性概率进行估算。此外,内容核查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能够检测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知识类谣言。

    (三)内容科技重塑内容分发模式

          信息分发在整个信息生产和消费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海量内容供给与大规模且个性化内容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内容服务提供者必须面对的命题。

    1.   场景分发:内容分发的新路径

          场景理论的实践运用不仅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媒体在变革中需要适应的新的运行机理。在终端融合的时代,场景的开发应用是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在5G技术加持下,基于私人场景的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实现算法内容分发的“场景”增强。

    2.   采发一体:内容分发的新形式

          2020年,慢直播成为视听新媒体领域现象级传播形态,采发一体成为智能化内容分发的新形式。

    3.   社交分发:内容分发的新思路

          2020年,国内外的社交媒体都在持续进行社交分发的布局。算法与社交相结合形成的智能化社交分发模式打通了社交分发和算法分发的壁垒,继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之后,正逐渐改写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规则。

    (四)内容科技拓展内容接收边界

          在当前的传播体系中,可以从纵向的端侧智能演进,以及横向的场景延伸两个视角,观察到内容科技对于智能化内容接收的促进作用。

    1.   智能演进:端侧智能全面迭代升级

          首先,5G所带来的巨量多维数据的集中处理与边缘式分布计算的需求,将挑战人工智能底层支持硬件,即芯片的计算能力。其次,人工智能领域上下游企业致力于搭建成为集成芯片、系统、终端的人工智能平台,力图打造核心技术、智能设备、系统平台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最后,是人工智能平台开源赋能。

    2.   场景延伸:多元终端提供沉浸体验

          “移动优先”是智能化内容接收在移动传播体系下的最新态势。5G时代智慧大屏将成为智慧家居集中“家庭IOT”信息流的中枢入口,并延伸至智能家居的各类终端,丰富了优质内容接收方式。此外,脑机接口的应用将有助于优质内容的意识性呈现,打破物理界隔。而XR等技术支撑的沉浸式媒体,实现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共生。智能化内容接收的全方位覆盖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包围体验。

    (五)内容科技深化内容反馈效能

    随着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内容科技在内容反馈方面的应用逐步深化,应用场景更加多元,进一步推动了反馈的智能化。

    1.   人机交互:有效拓宽应用场景

          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不断成熟,人机交互逐步走向深化。对话式人机交互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场景及实现功能逐步增多。知识图谱是智能互动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它侧重通过不同知识的关联性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能够给予新闻用户更多的关联信息量和更大的自主阅读权。

    2.   全程追踪:实时反馈传播效果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媒体能够全程追踪信息传播路径、分析传播效果,进而调整内容制作方向和算法模型,改善用户体验。此外,对内容传播效果的智能评估,也能帮助新闻生产者发现新闻热点,作用于内容生产的“前馈”环节。

    3.   深度分析:准确研判舆情动态

          大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智能技术可对网络舆情进行深度分析,帮助媒体准确把握当前舆论态势,提高舆情预测、预警和研判效率与准确度。

          综上所述,2020年中国的内容科技实现了长足进步。但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运用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    内容科技拉开产业融合序幕

            在内容科技驱动之下,内容产业正在向数字化转变,绝大部分内容和内容生产实现了数字化,形成数字文化资源和数字文化产业。乘着信息革命大潮,内容科技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拉开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序幕。

    (一)内容科技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发展

    1.    内容产业向数字化转变

            内容生产者通过多种多样的新技术,生产、创作出巨大数字信息流。稳定、成熟的数字内容商业模式日渐成型,内容集聚程度日益提高,消费产值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内容科技驱动下,数字内容产业市场空前活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内容产业却在“重压”下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极高的发展韧性与发展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2%,以数字内容产业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营收则实现了22.1%的增长。其中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数字文化产业均保持较快增速,对整体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20年,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将彻底转向数字化轨道,向高效率、高质量、智能化发展。

    2.    内容科技全方位优化内容产业

            内容科技正从生产、分发和消费三个环节重塑内容产业链,形成数字化内容产业生态。

            内容科技扩大了优质内容供给。一是创新了内容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扩大了内容生产者数量,三是使内容产品更加贴近受众。内容科技优化了生产与消费的联接。一方面吸引更多优质的内容生产者,更好地满足了生产者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内容消费者,更好地满足内容消费者的需要。内容科技全面提升了内容消费体验。一方面科技创新了内容呈现方式,增强了内容表达力;另一方面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现实场景触达,提供沉浸式体验。

    3.    数字内容产业迎来广阔前景

            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产业形式。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鼓励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网络内容建设等。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等方面作出部署。《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2020年11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完善了信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内容科技使得“内容即数据”,内容数据已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成为一种资产,成为内容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基石。内容科技将引领开辟版权产业新蓝海,数字内容知识产权有望发展成为新兴大产业。

    (二)内容科技成为联接各行各业的桥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形成的大规模线上生活推动,内容作为人们交流的媒介,与商务、教育、文化、旅游、娱乐、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深度融合,内容科技则成为联接各行各业的桥梁。

    1.    内容科技联接电子商务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人民群众一度过起了“宅生活”,带旺了“宅购物”“宅经济”。人民网、央视频、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与京东、快手等电商、社交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各自影响力优势、用户优势、平台优势,将视频直播方式运用到电子商务中,推动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通过直播大赛、公益直播、直播助农等方式,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六稳”“六保”等一系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实践,3亿学生“云上学”。内容科技对在线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进行了新塑造、新提升,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式创新。5G、视频编解码等新技术应用,给教学内容带来传输方式创新和传输效率提升;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能够打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立体、多样的在线教学场景。内容科技联接在线教育,让线上教育形式发挥巨大社会价值、开辟巨大发展空间。

    3.    内容科技联接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信息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系统性收录、智慧化呈现,形成新型文化产品和展演形式。内容科技成为发掘、保存、展示、运用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能够创造更多场景、更好形式,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生动起来。内容科技开辟了文博场馆展览的数字新空间、拓宽了公众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了公众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公众情操,为历史文化传承培植了深厚的互联网根基。

    4.    内容科技联接旅游产业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内容科技联接旅游产业,推动了“互联网+旅游”经济发展和“云旅游”新业态诞生。“云旅游”采用VR、AR等技术,基于真实景观构建三维立体虚拟旅游环境,为用户带来足不出户“云”游四海的旅游新方式新体验,既能满足公众在线旅游和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帮助景区和文旅企业获得更多流量与关注,推动了旅游产业复苏和发展。

    5.    内容科技联接娱乐生活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有娱乐方式、消费模式受到严重影响,“云娱乐”获得迅猛发展。5G无线WiFi、VR、AR等技术使“云娱乐”体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能。内容科技正在构筑新的“泛娱乐”生态:内容科技成为赋能游戏内容分发和宣传的有效途径,带动了“云游戏”发展;5G、云计算等技术让用户更便捷地体验线上影音,使云影音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成为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引擎,给观众带来艺术、感官上的震撼;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运动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内容科技推进文体娱乐“上云用数赋智”,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6.    内容科技联接公共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媒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减少人员聚集,高效开展政务办理、疫情信息公布、防控政策和指引发布、知识普及、物资调配、医疗卫生等方面公共服务,让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转有条不紊。内容科技赋能政务服务,保障政务运行畅通、保障物资供需信息精准匹配。在交通出行、停车、缴费、社区服务等诸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银行等平台,实现无纸化、数字化、无接触办理,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7.    内容科技联接金融服务

            内容科技联接金融服务,由内容深入到营销、获客、客服、投研、投顾、风控等各个业务场景,为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内容科技帮助金融信息自动化生产、汇聚,机器人写作在财经内容生产中已经相对成熟;内容科技辅助金融机构精准分发金融信息,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营销效果;内容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加强在线风控,帮助客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企业损失;内容科技赋能金融客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三   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随着内容科技应用研究的深入和产业实践的推进,学界业界对内容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对内容科技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一)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生产关系和社会分工

          内容科技正在重构内容产业的生产关系、社会分工和产业链。要在内容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占据内容科技制高点。

    1.   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社会分工

          内容科技赋能内容产业全链条,使得生产专门化、分工专业化,内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产业,如内容生产、内容风控、聚合分发、内容运营,正在重构内容生产链、消费链、商业链。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产业赋能显著加速,内容生产现已进入人机共生的阶段。专业的内容生产工具提供商,规模化运营内容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机构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一些内容聚合、分发平台蓬勃发展,积聚了庞大用户群。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风控业务正式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人社部将“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纳入新职业目录,教育部将人民在线“互联网内容审核”证书培训纳入“1+X”计划。人民网等近年来积极发展内容风控业务,搭建内容审核与安全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第三方服务。

    2.   内容科技重构内容产业生产关系

          内容科技正在重构全媒体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商业体系。智能化、数字化、云端化、在线化、协同化内容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内容产业生产力。内容科技驱动内容产业发展,并在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促进系统布局。内容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算法和算力成为生产力。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内容生产力,正在改变内容产业生产关系。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四个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纷纷在媒体融合与传播、传播内容认知、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超高清视音频制播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只有占据内容科技制高点,才能在内容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内容科技成为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内容科技不断与其他产业横向关联、纵深融合,从而催生全新业态,进而成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1.   内容科技打破对媒体内容的传统理解

          内容科技助推多模态数字内容生成、实现新闻信息精准分发,媒体内容加速数字化进程。内容科技不仅仅服务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内容生产,更多的是服务整个社会的内容生成、信息交互、数据分析、资源保存。于是内容科技极大地拓展了内容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运用内容科技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内容的信息价值、商业价值乃至市场价值,并且创造“新闻/内容+政务服务商务”的新模式。

    2.   媒体行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时代

          媒体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连接器,媒体行业正在酝酿着对其他行业进行多维度融合和重组的契机。内容科技日益成为内容产业破除行业壁垒,与各种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桥梁,让内容高效率、低成本地成为各行各业场景应用的“盐”。内容聚合分发业务应运而生,内容电商、内容批发市场呼之欲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推动了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改造进程,公共服务成为内容科技的新应用场景。内容科技成为内容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

    (三)内容科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数据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信息时代,内容科技为“党管媒体”拓展到“党管数据”构筑底层技术和核心能力,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内容科技辅助治国理政、凝心聚力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活动空间和精神家园,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内容科技使内容数字化、数据化,有助于更加直接、深入、精准地把握社情民意走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从而为集思广益治国理政、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内容科技提高网络空间治理精准性

          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和高科技等特点,带来错综复杂的治理难题。我国正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内容科技支撑“党管媒体”深化拓展到“党管数据”,有助于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精准化,从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精准性,关键要实现数据知识化、知识体系化、表达全息化、服务个性化、管控一体化。

    (四)内容科技发展面临挑战

       内容科技攻关和创新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在知识图谱、数据驱动、数据治理、内容质量管控、算法技术等方面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和治理挑战。

    1.   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遇瓶颈

          人工智能亟需在跨领域、跨媒体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亟需在新闻写作、标题自动生成、文本配图、多模态语义对齐、看图说话、听话做图、视频生成等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从而引领内容处理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创造内容科技新价值。

    2.   数据驱动缺乏可解释性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然而在很多重要应用场景,单纯的数据驱动方法并不实用。人们需要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人工智能需要解决的可解释性问题。新一代人工智能不可单纯依靠数据驱动。

    3.   “信息孤岛”与“数据滥用”问题

          数据采集和使用存在“孤岛效应”,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企业机构缺乏数据共享意识和共享机制,数据流通、共享和规范管理程度局限了数据运用效率和生产力发挥。数据采集主体使用数据时缺乏严格意义的用户授权,导致不同程度的数据滥用问题。只有充分互联互通的平台、机制和生态,才能破除各种垄断行为和保护主义。

    4.   内容消费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

          互联网海量内容供给让用户处于“沙里淘金”的困境,核心问题在于低质量内容蔓延,腾讯企鹅智库报告显示,超过60%的用户在抱怨假新闻、标题党和低质内容。用户消费更多并不意味着收获更多,导致内容消费从基础体验开始就面临很大挑战。

    5.   算法缺陷产生系列负效应

          算法推荐在让人快速获取新闻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算法黑箱”、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等问题。不仅不利于用户对世界和事物建立客观、全面的认知,而且会影响公众的价值判断,同时还扩大了不同人群之间的认知鸿沟,形成“马太效应”。

       

    四    内容科技发展前瞻

            内容科技为内容产业发展解放生产力,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社会治理。内容科技顺应技术演进趋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而不断向前发展。

    (一)区块链的发展与应用将深刻改变内容生态

            区块链技术使网络平台形成新型拓扑结构,构建出数字空间新型信任体系,达成信任共识机制,正在深度重构内容生态。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内容的自由生产、授权、分发、激励及交易,使得数字内容变为了可流转的“数字资产”,让内容在价值变现、数据交易中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使优质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区块链通过公钥和私钥确定用户身份,采取用户“一码登陆”制,形成用户唯一身份。用户只需把私钥保存好,凭借公钥则可通行全链,在网上的任何行为和看过的内容都会被记录留存。

    (二)“知识引导+数据驱动”增强内容科技智能

            建立在“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基础上的人机混合增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得以发展。把大数据变成大知识,让人工智能代替更多的人脑劳动,这也是未来内容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塔尖难题”。跨领域、跨媒体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能实现跨模态的内容理解力,与深度的联想、推理、规划、创作等智能认知技术相结合,达到接近于人脑的多模态感知能力。知识图谱攻关将引领内容处理能力质的提升。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实现算法再造,保证算法公平、精准、安全,将使内容科技智能正向发展

    (三)内容科技引领驱动公共服务互联网化再造

            中国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社会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再造才刚刚起步。在信息化浪潮之下,内容科技将支撑信息内容与社会公共服务融通,为公共服务构筑便捷平台,促进各类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内容科技促进数字文化消费与贸易

            当前,数字文化消费成为网民“云上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网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形态。在庞大的国内市场对数字内容产业形成有效支撑的同时,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上也不断拓展。借助内容供给侧技术优势,可以激活数字消费,促进数字文化贸易,构建数字内容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扩散,支撑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内容科技呼唤法治保障、伦理规范和金融支持

            内容科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体系,而人工智能获取和处理海量信息数据,不可避免会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等伦理问题。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过错等要件的判断日趋复杂,人工智能应用的权利责任归属问题也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内容科技应用需要从法律层面解决数据确权、数据运用等问题,防范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风险,构建能够让人们信任的人工智能规则体系,让内容科技接受价值引导。

            内容科技投入巨大,变现周期漫长,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应鼓励通过金融手段大力促进内容科技与内容产业、金融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有机融合,率先打造我国内容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五    2020年内容科技应用典型案例

    (一)新闻媒体应用

    ● 人民日报创作大脑

    ● 人民网-中科睿鉴新闻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

    ● 人民版权平台

    ●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

    ● 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产品

    (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应用

    ●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 枫桥式智慧社区平台

    ● 悉见科技MR数字孪生城市空间信息引擎

    ● 丁香园·丁香医生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

    (三)行业应用

    ● 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云”举办

    ● 中国联通5Gn live超高清慢直播

    ● 达斯琪数字科技5G全息通话应用

    ● 松鼠 Ai 1对1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

    ● 腾讯会议软件

  • 出品信息


    出品

    人民网



    总策划

    叶蓁蓁    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罗   华    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



    总监制

    唐维红    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


    指导专家

    宋建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


    统筹

    人民网研究院


    写作团队

    宋建武        唐胜宏        张喆喆        褚孝鹏       房  瑗

    王思琪        郭诗瑀        杨文全        徐江旭



    鸣谢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宏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建伟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铁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社会科学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张   兮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信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   玺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仁峰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   博    中国联通研究院5G智库研究室主任

    白伟林    腾讯媒体市场部高级公关经理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

    中国联通研究院5G智库研究室

    腾讯会议

    丁香园·丁香医生

    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悉见科技有限公司

    松鼠Ai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目录

  • 放大

  • 缩小

  • 封面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