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前沿

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 (全文)

人民網研究院
2023年07月11日10:30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小字號

一、綜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其中要求“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准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是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者餐桌,其快速發展既順應了需求側的變化,滿足了消費者對美食的多元需求,也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農民“接二連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其產業鏈涉及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市場消費等多環節。預制菜的出現迎合了市場對效率與品質的需求,幫助餐飲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助力農產品的標准化,給消費者帶來便捷體驗。預制菜產業高速復合增長的同時,仍面臨國家和行業標准不統一、質量難保証、C端市場待開發等風險與挑戰。

本報告基於現有行業數據和人民網獨家數據(人民眾雲數據平台大數據),全面梳理行業發展狀況,系統總結產業發展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並就如何推動行業發展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二、預制菜行業現狀分析

一般認為,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進行預加工或預烹調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產品,包裝后在常溫、冷藏或冷凍的條件下貯藏、運輸和銷售,可直接食用或經簡單烹飪后,作為日常正餐食用。

預制菜種類豐富,按照食品的加工程度及食用的便捷性,可分為即食食品(如八寶粥、即食罐頭)、即熱食品(如速凍湯圓、自熱火鍋)、即烹食品(須加熱烹飪的半成品菜肴)與即配食品(如免洗免切的淨菜)。

近幾年,預制菜概念持續火爆。疫情期間,受居家餐飲需求迅速增長的影響,眾多餐飲企業通過研發預制菜產品、推出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等形式搶佔新賽道,從而推動預制菜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加。

(一)市場整體情況

近幾年,預制菜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呈現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區域特征顯著、行業集中度較低等特征。

1、市場規模與增長空間:未來高達萬億級產業賽道

近三年來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3-5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以20%左右的高增長率逐年上升,在2023年達到5165億元,在2026年達10720億,我國預制菜產業有望發展成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圖2-1 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片來自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圖2-1 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片來自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從市場滲透率和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隻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而美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認為,受冷鏈運輸、物流成本、銷售渠道和資金等限制,目前我國的預制菜行業仍然處於前期探索階段,雖然市場參與者眾多,但總體上仍存在區域特征顯著、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行業集中度低且高度分散等特點,競爭格局尚未定型。

2、產業鏈與主要參與者:多類型企業和跨界企業多

近年來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鏈的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型行業,主要包括農、牧、漁等種養殖業,米面糧油等農副產品初加工業以及食品包裝等包裝供應業。上游在預制菜產業鏈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預制菜的原材料成本佔比較高,因此原材料價格變動對預制菜的成本影響較大。

產業鏈中游為預制菜生產和加工業,主要負責淨菜、半成品菜的生產加工,包括專業預制菜加工企業、傳統速凍食品企業和餐飲企業等。

產業鏈下游是預制菜的消費市場,基本分為B端和C端兩大銷售渠道。B端銷售主要面向連鎖餐廳、菜品批發市場、鄉廚、酒店等,C端銷售渠道是指食品企業或者餐飲企業在工廠完成預制菜加工后,通過餐飲門店、生鮮電商平台、商超等渠道銷售給顧客。由於預制菜最初是為餐飲企業提升備菜效率而催化出來的產品,因此,當前預制菜市場主要以B端銷售為主。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行業最大的需求來自餐飲行業,有85%以上的預制菜產品銷售至B端。

2020年以來,隨著餐飲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和因疫情催生的家庭端消費需求變化,預制菜C端迎來消費加速期,銷量大幅提升,預制菜從餐飲后廚逐步走入家庭餐桌。

圖2-2 中國預制菜行業產業鏈示意圖(圖片來自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圖2-2 中國預制菜行業產業鏈示意圖(圖片來自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目前,除了原料供應企業、預制菜專業生產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連鎖餐飲企業和商超零售類企業等行業主要參與者,還有很多企業跨界加入,積極轉型布局預制菜領域,開展相關生產經營。如格力電器、老板電器、海容冷鏈等企業從預制菜生產制造設備、冷鏈物流設備等電器生產領域切入預制菜產業﹔外賣、商超、生鮮電商等平台也紛紛入局,如餓了麼成立專門團隊優化細分行業運營,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電商平台上也將預制菜在商品分類中單列出來﹔還有不少看起來與預制菜行業“毫不相關”的企業,則借助行業成熟的供應鏈,選擇以產品為抓手,直接創立預制菜品牌。如地產巨頭碧桂園集團進軍預制菜產業,旗下廣東碧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出“食機已道”系列鱘魚預制菜品﹔快遞行業龍頭順豐也宣布推出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全面布局預制菜。

(二)地方政策和行業標准出台情況

預制菜產業鏈條長,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轉型、消費升級、創業就業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各地政府部門陸續出台政策進行引導、鼓勵和規范。

2022年以來,廣東、山東、四川、重慶、福建、浙江、江西、上海、遼寧等多個省市相繼出台預制菜相關產業的政策指導文件,內容主要圍繞冷鏈建設、企業培養、稅收優惠、人才培養、消費補貼、品牌打造、產業園建設和管理等方面。

除了政策措施,從中央到地方,預制菜產業相關的標准規范也陸續出台。2022年6月,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預制菜品質分級及評價》和《預制菜生產質量管理技術規范》團體標准,為預制菜的標准化生產提供了支撐﹔2022年5月,江蘇省餐飲服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餐飲協會牽頭發布《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團體標准﹔2022年11月,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預制菜生產經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二十條》﹔2023年1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發布《上海市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的通知等。

表2-1:2022年至2023年4月期間各地重要政策、標准、規劃

表2-1  2022年至2023年4月期間各地重要政策、標准、規劃

表2-1 2022年至2023年4月期間各地重要政策、標准、規劃

業內普遍認為,2023年,中央政策端將繼續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各地也將迎來預制菜“政策潮”“標准潮”,持續加碼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

(三)重點區域產業發展情況

現階段,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主要依托於具有生態資源優勢的沿海地區與傳統農業強省,其中廣東、福建、浙江、山東、河南、四川、重慶等是具有預制菜規模化產業園區的代表省份。

1、廣東:率先布局,市場規模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545億元,增速為31.3%,遠超2022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21.3%的增速。廣東已經成為全國預制菜發展的核心區之一,集聚預制菜相關企業超過6000家。胡潤研究院今年3月發布的首個《中國預制菜百強企業榜單》顯示,預制菜百強企業中總部位於廣東的最多,達到20家,國聯水產、溫氏、何氏水產等龍頭企業上榜。

近年來,廣東省全鏈條布局預制菜,組織化、系統化推廣預制菜產業。2022年3月,廣東出台國內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政策《關於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措施涵蓋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培育預制菜示范企業、建設預制菜聯合研發平台、推動預制菜倉儲冷鏈物流建設、拓寬預制菜品牌營銷渠道、加大財政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和建設廣東預制菜文化科普高地等方面,為推動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2022年6月,廣東省公布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規劃建設11個預制菜產業園。

以佛山順德為例,目前,順德預制菜產業鏈上企業180家,代表企業52家,從業人員8000多名,產業鏈涵蓋種植養殖、加工、物流、設備制造、品牌宣傳與營銷、聯合研發平台等行業企業。2022年11月,佛山市順德區預制菜產業園建設啟動,規劃涵蓋產業園核心區、農產品食材供應園區、預制菜產品加工園區、產供銷綜合示范園區、電商展銷交易中心園區、科技研發園區、人才培養園區,力爭實現“一園多區”全鏈條聯動發展。

此外,廣東預制菜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2022年廣東省出口預制菜83.4萬噸,出口額310.4億元,穩步增長。今年3月,廣東探索成立了廣東預制菜出海產業聯盟,未來將通過組織預制菜出口原材料集中採購、舉辦預制菜出口對接會培訓會、組織預制菜企業外出參展、建立預制菜出口預檢測中心、加大預制菜海外宣傳力度等方式,推動更多本地預制菜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暢通預制菜出口之路,引領國際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潮流。

2、山東:規模效應初步顯現,多級聯動搶佔產業新高地

據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山東全省約有9000余家預制菜相關企業,佔全國的13%,數量居全國首位。這些企業分布在濰坊、煙台、淄博、濟南、德州、臨沂等地市。其中,規模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1136家,包括得利斯、惠發、龍大、春雪等預制菜頭部企業。此外,低溫肉制品、水產加工品、速凍調理品等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2022年1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全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鼓勵利用“政產學研”模式,培養預制菜產業人才,提高預制菜技術,並明確財政向預制菜產業重點縣傾斜。意見多次提及建設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群,並提出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全產業鏈預制菜標准體系,促進山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還提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引導各地打造預制菜產業園區,鼓勵預制菜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集中入園發展。到2025年,全省建設具有山東特色的預制菜產業園30個。

圍繞預制菜,山東多個地市紛紛制定行動計劃和產業政策。2022年4月,濰坊出台《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和《濰坊市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九條政策措施》﹔2022年6月,德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2022年6月,淄博出台《淄博市預制食品產業發展規劃》。

“建強全產業鏈”成為山東近年來發展預制菜的關鍵詞。2022年2月,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在濰坊諸城成立,聯盟成員包含預制菜產業種植養殖端、生產加工端、冷鏈物流商貿端、餐飲消費銷售端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形成了從種養加工到餐飲終端的全產業鏈產業模式。2023年3月14日,山東預制菜產業聯合會在濟南成立,相關企業集群式發展拉開帷幕。

當前,山東的預制菜產業集群已初現雛形。濰坊、煙台、淄博、濟南、威海、臨沂、德州等地的預制菜產業呈競相迸發的態勢。

以煙台市下轄的萊陽為例。截至目前,萊陽市擁有各類預制菜生產企業2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85家,A股主板上市企業2家,出口企業110多家,2022年全市預制菜銷售收入實現83.5億元,實現一年翻番。預計到2025年,萊陽市預制菜產能將達到120萬噸,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形成“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百億級”預制菜產業集群。

2022年以來,萊陽市大力實施預制菜企業倍增工程、集群突破工程。聚焦萊陽梨、大花生、果蔬、白羽肉雞、生豬和乳業6條產業鏈精准發力,篩選龍頭企業量身訂制倍增發展方案、實施倍增引領計劃。2022年,春雪食品、龍大美食上榜中國預制菜領軍企業50強,魯花集團、龍大美食入選中國食品行業百強,萊陽農副食品深加工入圍省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群,被工信部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評為“全國十大預制菜基地”。今年4月份,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萊陽市“中國預制菜第一市”稱號。

3、重慶:搶抓新機遇,打造“西部預制菜之都”

今年1月份,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公布了“2023十大預制菜產業基地”,重慶梁平位居名單首位,是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的城市。

政策措施和標准規范方面,2022年5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特色消費品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支持梁平等區縣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2022年11月,《重慶市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梁平區打造西部預制菜之都(重要的休閑食品基地)”。今年2月28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制菜產業相關地方標准和文件,分別是《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指南》《預制菜生產加工行為規范》2項地方標准和《預制菜生產經營安全監管標准體系》工作指導性文件。梁平區當地也先后制定出台產業發展規劃和激勵措施,如2022年5月出台《關於推動梁平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以川菜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川菜、火鍋等為特色的預制菜﹔圍繞完善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構建預制菜產業生態,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區,接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投資“首選地”、產業布局“新IP”、工旅融合“新坐標”,培育后發優勢,做強硬實力和做優軟實力,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園區建設方面,梁平區圍繞完善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構建創新鏈,打造“三區(綜合服務區、示范引領區、產業集聚區)兩中心(預制菜品牌中心、陸海新通道預制菜集散中心)九平台(運營平台、陸海新通道預制菜集散平台、綜合服務平台、配套服務平台、食材集散平台、產業研究院、產業學院、中華美食文化園、英才之家)”預制菜產業生態。

招商引資方面,梁平區接續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要素成本,設立10億元預制菜產業基金,專注、專業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投資 “首選地”、產業布局“新IP”、工旅融合“新坐標”。先后引進海老漢、谷狀元等預制菜產業相關項目50個,協議引資100億元。

品牌打造方面,當地精心謀劃全國性、區域性推介活動。於2022年6月舉辦了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峰會﹔兔年春節期間舉辦“中國年·梁平味”年貨節、“梁娃鬧新春·預制向‘味’來”等系列大型活動,發布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推薦官“梁娃”IP形象,叫響陸海優品“中華老字號”品牌,組團參加廣東東莞首屆國際預制菜博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

開放合作方面,當地還加大推進集群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國際化合作機制,推動預制菜產業進入雙循環,融入新格局。例如,搶抓陸海新通道建設重大機遇,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與陸海新通道重慶運營公司合作,在梁落地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預制菜集散中心﹔組織企業抱團參加國際性和全國性展會營銷活動,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推動預制菜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基於各地預制菜產業發展情況,評選出了全國十大預制菜創新發展地區優秀案例,重慶市梁平區、廣東佛山順德區、山東省萊陽市、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山東省壽光市、廣東省東莞市、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江西省贛州市、四川省遂寧市等10個地區上榜。

表2-2  全國十大預制菜創新發展地區優秀案例 (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評出)

表2-2  全國十大預制菜創新發展地區優秀案例 (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評出)

(四)相關企業概況

1、預制菜企業注冊數量

在政策紅利和市場需求驅動下,近年來我國預制菜市場擴容趨勢明顯,預制菜相關企業數量快速攀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9日,我國現有預制菜相關企業7.59萬家。2011-2020年,預制菜企業注冊數量逐年遞增。其中,2020年預制菜相關企業增長勢頭最猛,新增企業注冊數量達1.29萬家。

圖2-3 2013-2022中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 (圖表數據來自邁點研究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報告》和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圖2-3 2013-2022中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 (圖表數據來自邁點研究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報告》和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

2、企業地域分布

從企業分布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預制菜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山東、廣東、江蘇等具有生態資源優勢的東部沿海地區以及河南、安徽等傳統農業大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山東擁有預制菜相關企業位居全國第一,達8000余家,佔比11.4%。其次是廣東,約6700家預制菜相關企業。

圖2-4 預制菜企業數量Top10省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圖表數據來自畢馬威《2022年中國餐飲企業發展報告》)

圖2-4 預制菜企業數量Top10省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圖表數據來自畢馬威《2022年中國餐飲企業發展報告》)

3、頭部企業情況

本報告選取100多家預制菜頭部企業,依托人民數據平台,統計分析其主營行業分布、核心領域分布、地域分布、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等情況。

①主營行業分布:頭部企業多集中在食品加工領域

100多家預制菜頭部企業類型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餐飲、農林牧漁及零售等企業,基本涵蓋預制菜完整的產業鏈。其中, 食品加工類企業上榜最多,佔榜單一半以上﹔其次為餐飲行業,佔比22%,再次是農林牧漁行業,佔比18%。

圖2-5 頭部預制菜企業主營行業分布

圖2-5 頭部預制菜企業主營行業分布

②預制菜種類分布

預制菜頭部企業主營種類分布中,主營即烹類預制菜產品的企業最多,佔比44%,代表企業有安井食品、百勝中國等﹔即配類企業佔25%,代表企業有國聯水產、盒馬鮮生等﹔即食類企業佔17%,代表企業有絕味食品、雙匯等﹔即熱類企業佔14%,代表企業有海底撈、三全等。

圖2-6 頭部預制菜企業核心領域分布

圖2-6 頭部預制菜企業核心領域分布

③地區分布

通過梳理頭部企業所屬地區發現, 廣東省位居榜首,企業數量高達21家﹔其次是上海、山東和浙江,企業數量均大於或等於10家﹔福建、北京、湖南、江蘇、河南各有超過5家企業。

圖2-7 頭部預制菜企業地區分布

圖2-7 頭部預制菜企業地區分布

④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方面,100多家預制菜頭部企業中,僅有61家企業披露了2021年的企業營收,45家披露了2022年的企業營收,對這些企業營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2021年的企業營收數據中,50億元營收以內的企業佔比超過六成﹔500億元以上的企業佔比較少,僅有15%。

2022年的企業營收數據與2021年相似,50億元營收以內的企業佔比約六成﹔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僅佔比三成多,其中100-500億元的企業佔比相較2021年有所增加,達20%,500億元以上的企業仍較少,僅有13%。

可見預制菜企業目前以中小企業居多,營業收入仍有上升空間。

圖2-8 頭部預制菜企業2021年和2022年營業收入分布

圖2-8 頭部預制菜企業2021年和2022年營業收入分布

⑤淨利潤

淨利潤方面,100多家預制菜頭部企業中,僅有58家企業披露了2021年的企業淨利潤,僅有42家企業披露了2022年淨利潤。根據已披露數據,2021年,淨利潤為負數的企業佔比接近三成﹔淨利潤不足1億元的企業佔比近20%。2022年,淨利潤為負數的企業佔比有所減少,接近二成﹔淨利潤不足1億元的企業佔比近三成﹔淨利潤10億元以上的佔比明顯增加,高於20%。

分析認為,隨著預制菜市場逐漸發展成熟,不少頭部企業緊抓市場機遇,規模效應和降本增效成效漸顯,多家企業扭虧為盈,整體盈利水平有所提升。

圖2-9 頭部預制菜企業2021年和2022年淨利潤分布

圖2-9 頭部預制菜企業2021年和2022年淨利潤分布

三、行業優勢與風險挑戰

(一)行業優勢與發展機遇

近年來,在政策加持、餐飲結構變革、居民消費習慣變化、產業鏈企業入局、資本助力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預制菜行業得以快速發展。

1、餐飲連鎖化及外賣發展推動預制菜行業走向成熟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龐大,行業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餐飲業降本增效需求強烈。預制菜在標准化、集約化的生產加工模式下,能夠提升出餐效率,減少后廚面積和所需工作人員,大幅降低餐廳運營成本。《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數據顯示,餐飲企業使用預制菜后,整體成本佔比可下降8%。

當前,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通過布局中央廚房或與預制菜生產企業合作的方式引入預制菜。其中,頭部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使用率較高。數據顯示,真功夫、吉野家、西貝等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佔比達80%以上。伴隨我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不斷提升,追求標准化、規模化、工業化的B端連鎖餐企將不斷擴大對預制菜產品的應用,從而推動整個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走向成熟。

除傳統餐企需求外,外賣平台的快速發展也進一步推動餐品預制化。外賣的爆發式增長對餐飲商家的出餐速度和出餐數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許多商家,尤其是中小餐飲商家傾向以料理包加熱的方式來代替現做現賣。有第三方機構估計2022年全國70%的外賣商家使用料理包。

2、居民消費需求激增,加速預制菜發展

疫情背景下,內食場景大大增加,間接拉動了餐飲外賣及居家做飯的需求,居民對預制菜的需求也同步激增。與此同時,城鎮化的發展和“一人戶”家庭規模的擴大,“懶人效應”和“宅家文化”逐漸盛行,也使“一人食”“烹飪小白”群體增多,對日常膳食更簡單更便捷的需求,推動預制菜消費迎來新浪潮。

一項調研顯示,方便省時(77.89%)是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菜品可選種類多(50.83%)。

3、技術應用創新,助力預制菜品質升級

消費者對預制菜品質的高要求,催生了預制菜行業對新技術的巨大需求,隨著預制菜品研發水平和冷凍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預制菜的口感、色澤、質量、營養價值等實現升級,已經接近餐廳水平,且品類越來越豐富。

在預制菜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除了運用傳統的預制菜加工技術,還逐漸使用先進的食品生產加工技術,如真空慢煮、冷卻排酸、凍干技術等,可提升產品的色澤、口味、香氣,最大程度保留產品的營養價值,保証食品的安全、營養與衛生。

如對禽肉畜肉類採用真空慢煮烹飪、冷卻排酸工藝等技術,可最大限度保留嫩滑口感和營養,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和消化﹔對自熱火鍋使用鎖鮮工藝FD宇航凍干技術,並在-68攝氏度下低溫干燥食材,遇水可以還原95%以上的口感,營養成分也能完整地保留﹔包子等面食採用益生菌技術與傳統發酵結合,使面粉發酵更充分,可提升營養價值,促進營養吸收。

冷鏈需求貫穿預制菜的運輸流程,可大幅度減少預制菜運輸損耗,是預制菜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冷鏈物流技術和設備逐步完善,冷鏈運輸與冷鮮存儲能力的進一步增長,保証了餐飲食材在運輸、倉儲環節的品質和新鮮程度,滿足了消費者對口感和體驗的高品質要求,穩固了預制菜供應配送方面的基礎,也助力預制菜市場規模實現迅速擴張。

4、投融資市場活躍,加速預制菜行業布局

隨著預制菜走紅,在市場和資本的雙輪驅動下,大量資本爭相涌入預制菜賽道,投融資活躍,推動行業不斷升溫。2020年以來,預制菜賽道融資的項目數量較之前有明顯增長。CVSource(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旗下專業的金融數據產品)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2年,預制菜市場共發生119起投融資事件,共涉及59個項目,已披露投融資金額合計93.9億元。其中不乏厚生、紅杉、高瓴、IDG資本等頭部機構,且覆蓋上下游各類預制菜企業。

5、消費渠道不斷豐富,助推預制菜引爆市場

近年來,我國消費渠道不斷豐富,除傳統餐飲店、農貿市場外,現代商超、生鮮電商、社區拼團、短視頻直播平台等新興零售渠道也逐漸興起。各類新興零售渠道持續高速發展,助推預制菜觸達消費者的日常飲食。

目前B端仍是預制菜的主要渠道,2021年預制菜在餐廳採購端的滲透率大概是12%左右,據此,中信証券預計2031年中國預制菜在餐廳採購端的滲透率有望達到20%,且滲透率的提升將驅動B端預制菜未來十年維持10%以上的復合增速。

就C端預制菜而言,目前中國生鮮產品的規模已經達到4萬億,預計未來會超過5萬億,但C端預制菜目前僅400億左右的規模,佔生鮮零售比例不足1%,市場規模基數較小,這也預示C端預制菜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中信証券預測,未來十年C端預制菜市場可能會達到20%以上的增速,做到2000億的規模。

(二)行業問題與風險

預制菜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市場標准和法律法規不健全、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長期存在、行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鏈融合不足、消費者認可程度偏低等問題與挑戰。

1、國家層面統一市場標准缺位,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預制菜行業生產隻有企業標准或者團體標准,缺少統一的產品生產、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等標准規范,相關企業生產條件參差不齊、生產工藝良莠不齊、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差異,且難以實現原材料追溯和標准化生產配送。因此,行業監管難度大,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時有發生,進而制約了整個預制菜行業的健康發展。

2、產品質量問題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

目前國內的預制菜生產商以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居多,並且多數停留在作坊式的生產加工模式,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標准化程度較低,普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和產品質量風險。

多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大約一半的預制菜消費者,消費滿意度並不高。消費者最關心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菜品種類、口味、性價比、營養搭配等因素。

如江蘇省消保委2022年2月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近三成(29.03%)消費者關心預制菜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材新鮮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淨衛生等,佔比遠超預制菜價格(19.48%)、購買后的制作成本與難度(19.19%)以及菜品品種是否齊全(16.37%)等其他因素。

3、行業領軍企業尚未形成,難以覆蓋全國市場

作為近年來飛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國內預制菜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市場規模大、行業集中度低、競爭激烈的“大行業、小公司”的分散格局,市場仍舊處在藍海競爭,尚未出現全國性的領軍企業。在此背景下,不少預制菜企業標准化程度較低,生產、加工、配送等環節都存在一定隱患,食品安全和品質無法保証,且存在較高的同質化競爭、搞價格戰等風險。

此外,由於預制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和產品新鮮度要求等因素限制了企業產品配送半徑,僅能覆蓋一定的區間,市場地域性特點十分明顯,而且較大型企業多數集中在廣東、福建、山東、北京、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區,菜系也多以湘菜、粵菜、魯菜、川菜等品種居多,產品較為單一,難以覆蓋全國市場,也難以滿足我國各地域居民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從而限制了預制菜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4、消費群體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不高,消費習慣有待培育

相較於預制菜在B端的逐漸成熟,C端市場尚需進行預制菜市場培育。《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藍皮書》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預制菜市場B端和C端的市場規模比例為8:2,C 端市場消費習慣培育有望不斷擴容,預制菜行業市場容量廣闊。隨著預制菜打開C端大門,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贏得消費者口碑和信賴至關重要。

目前,除了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影響消費者對預制菜觀感和評價的負面因素還包括:預制菜的口味復原程度低、菜品種類單一、標識信息不詳、性價比不高等。

消費者普遍認為,部分預制菜口味滿意度較低且不及預期。有調查顯示,當被問及菜品口味是否達到預期時,62.32%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費者甚至覺得“預制菜口味較差、不好吃”。

部分預制菜標識信息不詳也是飽受消費者詬病的問題。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都遇到了標示信息不明確的問題,包括未標注菜品名稱及主要食材、未標注菜品分量、未標注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等。

此外,目前市場上的預制菜種類形式單一,同質化嚴重,難以滿足消費者選擇需求。《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稱,36.58%的消費者希望可以豐富套餐種類,有27.65%的消費者希望預制菜可以推出更多適宜不同家庭人數的菜品分量,19.13%的消費者則希望預制菜可以不用套餐形式,多推出一些招牌菜單品。

此外,還有調查顯示,沒有購買預制菜的消費者的主要顧慮,排在第一位的是認為“預制菜價格較貴,性價比較低”,該類原因佔比23.39%。可見,消費者對於預制菜的價格仍較為敏感,接受度不高。

四、預制菜行業口碑分析

隨著預制菜近年來逐漸走俏,輿論場中關於預制菜的討論一直熱度不減。總體來看,輿論對預制菜行業發展秉持理性樂觀的態度,同時食品安全、口碑欠佳、監管缺失等問題也引發廣泛討論,輿論普遍期待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並為此積極建言獻策。

據人民眾雲監測,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預制菜相關中性聲音佔比76.4%,正面聲音佔比16.7%,負面評價佔比6.9%。

圖4-1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預制菜口碑分布(數據來源:人民眾雲)

圖4-1 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預制菜口碑分布(數據來源:人民眾雲)

從熱度較高的預制菜相關文章來看,輿論一方面聚焦預制菜產業的現狀和發展態勢,另一方面關注預制菜行業現存的風險挑戰,並積極為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表4-1 預制菜相關熱點文章

表4-1 預制菜相關熱點文章

(一)預制菜口碑褒貶不一,行業聲譽仍有待提升

行業發展方面,輿論主要聚焦預制菜產品特征、消費場景,行業發展背景、行業發展情況,各地相關政策和產業發展態勢,以及相關企業的經營發展和市場布局等。

輿論對預制菜行業給各行各業及廣大消費者帶來的積極影響給予高度評價,包括能夠幫助餐飲企業尤其是連鎖餐企降費增效,助力農產品的標准化,給消費者帶來便捷體驗等。如《經濟日報》2022年11月15日發文《預制菜等熱門賽道“贏”在品質》指出,預制菜豐富了餐飲行業的服務維度。它的出現迎合了市場對效率與品質的需求,在餐飲行業成本壓力上升的情況下,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品嘗到質量穩定、價格適中的菜品。

輿論場中相關的負面評價,主要包括對預制菜產品安全、健康、營養等方面的質疑以及對行業發展現狀的擔憂。一方面,不少消費者質疑預制菜食品安全風險、口味欠佳、同質化現象嚴重、標識信息標注不全等問題。如《中國質量報》2023年2月20日發文《預制菜要文火慢炒》指出,資本熱炒之下,預制菜市場看上去很火,但多是虛火,遮掩不住那些實實在在的病症。其中,最顯見的病症,就是菜品存在質量安全問題。今年1月份,中國消費者協會所發布的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也顯示,

預制菜產品品質及應用場景存在侵權隱患引發關注。具體包括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口味欠佳、標識信息標注不全、餐廳使用預制菜未主動告知消費者等問題。

另一方面,輿論還關注預制菜行業面臨的相關標准規范和監管缺失、侵犯消費者權益、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育、企業“出海”“闖關”和國際市場布局等難題和痛點。如《中國食品報》2022年11月25日刊發文章《預制菜 下一個萬億元級產業》指出,隨著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有業內人士擔心,“萬億風口”下各類企業一哄而上,在帶來同質化問題的同時,也會導致部分企業陷入惡性競爭,通過降低品質換取利益,食品安全也就無從保障,甚至破壞整個行業的口碑。

(二)各方積極為預制菜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關於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少學者和業內專家積極建言獻策,主要圍繞出台鼓勵政策、完善標准體系、加強行業監管、規范生產經營等方面提出建議,具體包括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消費產品和消費場景、鼓勵人才培育等方面。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平台和“人民建議”平台,不少網友也積極為預制菜產業整體發展和區域發展提供建議,包括預制菜行業加大政府支持和監管力度,盡快制定和實施預制菜行業生產標准,同時,推動預制菜廚房進社區、提高預制菜知名度和認知度等等。

來自廣東省的網友留言最多,如廣州市番禺區網友留言稱“番禺舉辦的廣州美食節比較有特色,建議鼓勵引導食品商家迎合年輕人的餐飲方式和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推出預制菜服務,並在美食節期間推廣”﹔深圳網友留言稱“希望深圳大力推動‘圳味’預制菜產業發展,幫助當地傳統食品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讓更多的圳品預制菜被端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圖4-2 預制菜口碑高頻詞雲圖(數據來源:人民眾雲)

圖4-2 預制菜口碑高頻詞雲圖(數據來源:人民眾雲)

(三)加強品牌聲譽管理,做好營銷推廣

面對不時出現的質疑聲音,甚至負面新聞和輿情事件,預制菜相關企業除了把好標准與檢測雙關,解決食品安全和口味等消費者需求痛點外,還應重視品牌和聲譽管理,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加強公共溝通,保障消費者權益,以誠信經營贏得客戶。同時,做好宣傳營銷,加強品牌建設和差異化競爭,打造鮮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辨識度、影響力和忠誠度。

五、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與相關建議

(一)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在政策紅利、消費需求、技術升級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分析普遍認為,預制菜行業潛力巨大,將迎來新發展機遇期。

1、政策支持下預制菜行業全面提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預制菜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轉型、消費和產業升級、擴大創業就業、拉動內需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未來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全國層面的產業政策、標准規范將陸續出台,各級政府、監管機構、行業協會也將持續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我國預制菜行業將向更加規范化、標准化、專業化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升級。

2、借助技術創新,產品多元化、特色化趨勢漸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品質和健康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預制菜市場未來將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趨勢,品牌知名度高和擁有特色菜品的企業將更有優勢。

具體來說,行業新細分賽道有待挖掘,通過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發掘特色熱門單品,向烹飪方式多樣化、菜系多樣化、消費場景多樣化、消費人群多樣化等方向發力,推出更加健康、營養、美味、便捷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多場景、多口味、高品質、健康性等需求。

就產品種類而言,當前,市面上的預制菜仍然以家常菜品為主,火鍋類、燒烤類、油炸類等預制菜同質化比較嚴重。小炒類和蒸煮類菜品,未來將憑借更高品質的原材料、更健康的飲食方式和更多樣的口味吸引消費者。同時,其他多種地方特色產品也開始陸續涌現,如煲仔飯、砂鍋粥等。未來,各地將憑借地域菜系特色,研發適合做成預制菜的特色單品,從而滿足消費者多變的口味需求及餐飲潮流。

就產品使用場景而言,目前,下沉市場開發程度較低,未來,企業或將逐漸開發下沉市場的定制預制菜品,例如鄉鎮的喜喪婚嫁、家族聚餐等。

就產品目標消費者而言,預制菜產品將覆蓋更多人群需求。目前市場上缺乏針對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預制菜品。相關預制菜企業可以為這類特殊群體設計研發營養豐富、清淡可口甚至功能性強的菜品。

3、打通產業鏈,延伸多環節,實現規模化可持續發展

隨著預制菜市場逐漸發展走向成熟,行業將逐漸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相關一二三產業將形成各環節信息暢通、相互配合、耦合聯動的發展局面,不少企業也將通過延伸產業鏈的方式,實現規模化可持續發展。一方面,通過收購上游原材料企業、背靠大型農產品集團等方式,布局生產端,鏈接原料基地,增強供應和品控穩定性,獲得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向后端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拓展銷售半徑,實現網點下沉,提高配送效率和能力,從而助力降本增效,促成良性循環。可見,未來工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中化生產的企業將增多。其中,有原材料生產能力和供應鏈優勢的頭部企業將更有優勢。

此外,從超長期來看,隨著中國預制菜市場的逐漸飽和,中國頭部大型的預制菜企業將加大出口量,進軍國際預制菜行業。

4、C端消費者迅速崛起,精准多元營銷模式持續拓寬

從銷售渠道來看,我國預制菜產業正在向B端穩步滲透同時向C端快速崛起的方向演進。當前,預制菜企業多以互聯網營銷為主,直播、種草、社群等新興營銷方式突圍,預制菜產品及品牌信息借此快速且精准有效地觸達細分市場的消費者。未來,內容社交平台和直播電商平台在營銷方式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並將成為預制菜企業在C端發力的重點渠道。隨著互聯網營銷的不斷滲透,品牌多元化渠道營銷將加速預制菜的傳播,推動預制菜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二)相關建議

1、政府:加快標准體系建設,謀劃區域產業布局

其一,建立健全一套系統性的生產管理全過程標准化體系,是預制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家有關部門可加快制定預制菜國家標准,明確預制菜市場准入門檻、原料標准、加工技術規程、包裝標識、產品質量標准及相關的生產經營衛生規范等,形成標准化的加工流程和工藝參數,從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預制菜產業所涉及的產業鏈上中下游,都應完善相應的生產標准。比如產業鏈上游應制定適合預制菜加工的食材標准、種養技術規范,注重農產品的食用品質、營養品質等內在要求,產業鏈中游要明確預制菜原料採收、保鮮和初加工技術規程和方法標准,產業鏈下游則需完善預制菜細分品類的產品標准、服務標准、質量評價及檢測方法等。

其次,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快制定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或規劃,從全域范圍內統籌謀劃產業定位、發展方向和產業布局,支持預制菜加工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實現協同發展,重點培育成熟區域的市場主體,加快打造一批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生產水平高的龍頭企業。具體政策措施方面,可圍繞預制菜的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冷鏈物流建設、企業出海和產品出口、中餐標准化等領域提供支持,還可通過設立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推動產業集群建設,帶動中小企業落地發展,推進預制菜行業轉型升級,幫助實現企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其三,還要加強本地和出口預制菜的食品安全監管,一方面,完善產業監管方式,提高市場准入門檻,加大生產資質審核,建立考核評估制度,防范行業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另一方面,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企業誠信檔案監管系統,明確企業的市場退出機制,定期公布“紅黑榜”。此外,強化全過程監管,推行溯源管理,建立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市場銷售等全過程可追溯系統,從源頭上保証預制菜質量安全。同時,加強預制菜產品的質量檢測,常態化運用第三方檢測和“飛行檢查”,從而提高市場主體及產品的整體質量,助力產業長遠健康發展。

此外,在國家層面,可以通過成立相關協會,匯聚全國星級名廚、行業專家等,開展預制菜的聯合選品及品質監管,同時,搭建行業評價機制、用戶反饋機制等體系建設,助力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2、企業: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升消費滿意度

首先,企業必須落實主體責任,當好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的第一把關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和質量控制,堅持健康、綠色、環保等理念,依據國家和行業相關標准,嚴格把控產品的生產、加工、存儲等,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預制菜品,提高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信任度。

其次,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等方向發展,加強原材料供應鏈渠道建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前段精細化運營和后端產品供應,實現產品穩定供應和企業降本控質。

此外,企業可從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產品創新、營養搭配、種類豐富等多維度加強投入,凸顯產品多樣化和差異化,提升消費群體滿意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好味道的預制菜品。

(本報告由人民網研究院出品。   報告執筆人: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員劉珊)

(責編:劉珊、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