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

智慧化“微治理”:從“最后一公裡”到“最后一米”

佛山禪城區智慧社區調研報告

人民網研究院
2023年03月14日15:13 |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當前,全國多地積極探索推動智慧化社會治理變革。作為中央網信辦等八部委評定的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社區治理特色基地),廣東佛山禪城區的智慧化社會治理改革自2021年起進一步走上快車道,逐步拓展至全區覆蓋。人民網研究院於2023年2月邀請專家共同赴禪城區開展實地調研,先后走訪南浦、塔坡、河畔、惠景四個社區,以及禪城區“城市大腦”和綜合指揮中心,探討改革重點難點,總結實踐做法和有益經驗,以期助力“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的相關探索。

一、主要做法

調研發現,為更好地推進智慧社會治理改革,禪城區從體系搭建、機制建立、平台建設、資源協同等方面著手進行調整優化。

(一)搭建區、鎮(街道)、社區(村)三級治理體系

在區一級,禪城區成立區智慧社會治理委員會,設置區智慧社會治理辦公室、區智慧社會治理中心,推動組織、政法、民政、城綜、應急等單位入駐,統籌開展社會治理工作。區智慧社會治理委員會作為議事協調機構,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作為雙組長。智慧社會治理辦公室(簡稱“智治辦”),負責專職統籌全區的智能社會治理工作。

鎮街層面,設置鎮街智慧社會治理中心,統籌轄內各個村居工作站以及網格員的工作,實現對綜治維穩、公共服務、行政執法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

村居層面,設立村居智慧社會治理工作站,厘清村(社區)與工作站的權責關系、工作邊界,優化網格化管理服務,推動村(社區)減負增效,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工作站站長由村居的黨組織書記擔任,副站長由分管社會治理工作的兩委成員擔任。

(二)創新構建生態網格機制

在城市大腦的基礎上,禪城區搭建生態網格業務系統,重新梳理整合入格事項清單,厘清政府各職能部門權責范圍,構建網格員—村居—鎮街—區四級閉環的處置機制,探索案件處理的全流程打通和事項的標准化規范化梳理,推動“多事合一、多APP合一”。生態網格機制助力實現網格員精准巡查和“一鍵”上報的同時,各級智慧社會治理中心也能夠做到精准派送、智能分撥,使案件高效流轉到相關職能部門,提高問題處置的時效和質效。

禪城區智治辦主任歐磊介紹,整個禪城區全域146個村居,劃分為478個網格,每一個網格配置一名以上專職網格員。通過系統后台,可以看到每位網格員的實時狀態。如果網格員顯示綠色,表示處於在線狀態,隨時可以呼叫聯系。部分網格員還配有執法儀,可與城市大腦指揮中心視頻對話,及時清晰反饋現場的情況。

(三)打造聯通共享的“城市大腦”體系

“城市大腦”體系具體包括:建成一個數據集成中心,歸集沉澱多個部門上億條數據,實現人、物、地、事、組織等數據底數全清、相互關聯﹔織就一張感知網,融合全區1.8萬路視頻監控、上千個移動終端和傳感器,將最底層的各種信息匯集到智能治理平台上,並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整理,把無序的數據變成有用的數據﹔拓展多個應用場景,建設智慧黨建、文明創建、疫情防控、數字鄉村、政務服務等多項業務應用。

通過城市大腦系統,在禪城區范圍內圈選一個區域,該區域內建筑物、房屋、人口、企業法人等信息均一目了然。此外,系統還能夠反映殘疾人、低保戶、孕婦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狀況,從而為社區服務群眾和企業,做好日常管理提供精准的數據支撐。

依托城市大腦,禪城區將部門“條數據”和社區“塊數據”進行歸集、儲存、治理和融合,並在明確社區對數據管理、使用的責任和權限的基礎上,將禪城區130多萬人口和29萬多法人數據分權分域反哺村居,實現“還數於村(社區)”“手中有數”。同時,村居也可以對數據進行動態跟蹤和標准化處理,並將更新后的數據及時回流到區級大腦,形成數據閉環。

佛山禪城區“城市大腦”總指揮部現場 (攝影:劉珊)

(四)激發群眾自治活力,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法制保障、科技支撐的基礎上,強化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作用。

禪城區組建形成一支以專職網格員為主力軍、兼職網格員為補充力量的網格巡查採集隊伍,同時也吸納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為專業網格員的網格案件處辦隊伍,打造了一支參與力量多元化、治理能力專業化、職能分工專職化的“網格鐵軍”。發動小區在職黨員、樓棟樓長、物管工作人員、熱心群眾、志願者、轄區內中小企業主等加入兼職網格員隊伍,並依托“禪參與”微信公眾號“一鍵”上報或自行處理市容市貌、安全消防、城市管理等各類基層治理問題,進一步拓寬社會治理力量覆蓋面,也提升市民群眾社會治理的參與度。各個社區還建立積分管理激勵機制,調動網格隊伍活力。

同時,探索將應急、公安、衛健、民政、城管、水務、監察等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納入到專業網格員隊伍,負責處理其工作職責內的事件並將結果反饋回生態網格系統,做到“術業有專攻”,提升事件的處理效率和基層網格多元共治能力。

禪城利用“數據賦能”思維,優化升級“智慧黨建·共享社區APP”,開發了“小區黨支部”“議事廳”“我的物業”“微心願”等新功能模塊。以社區黨建為引領,建設新時代“熟人社會”,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社區議事氛圍。在涉及居民利益的事項上,居民用手機“一鍵投票、一鍵統計”,破解了小區議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

禪城區南庄鎮河畔社區網格員隊伍 (攝影:劉珊)

二、初步工作成效

禪城區通過一體指揮、一網統管和一格共治,實現了減負擔、減干擾、減成本和減壁壘,提高了辦事效率,給社區工作者、群眾和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

(一)“無感服務”提升居民獲得感

全區186個原本孤立無援的數據系統,現在已打通98個系統, 在政務信息數據共享互認互用的基礎上,通過自動調取用戶數據信息,融入業務情形匹配算法,實現對群眾辦事需求的精准預判、即時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審批。

依托區、街道、社區三級微服務平台,禪城區推出了出生一件事、人才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辦理頻次較高的38項“無感服務”,包括高齡老人津貼、老年人優待証等。以老年人高齡津貼的無感發放為例,通過自動比對核驗公安、民政、衛健等數據,系統可主動篩選識別出符合申請條件的區內戶籍老人名單,老人無需申報即可在70周歲生日當天收到政府津貼。

同時,“禪城無感政務”微信小程序還會及時推送民生電子服務券,如優生優育電子券、嬰幼兒體檢電子券、針對婦女群體的兩癌篩查電子券等。

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居民在“一次不用跑”的“無感”過程中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務。

(二)基層治理負擔減輕、提質賦能

智慧化社會治理改革推行以來,首先推動了表格填報減負。通過業務融合,已廢止基層村居95種表格,並實現表格數據一鍵填報和17種表格智能填報。其次推動了窗口業務減負。通過無感辦、自助辦、線上辦等智慧方式,幫助村居窗口辦理量壓減高達44%,年均減少超4萬件。最后推動了數據採集減負。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將証件信息自動識別轉換為文字,專職網格員僅需進行數據核實,大大提升信息採集的效率,以往採集一個對象的數據信息需要20-30分鐘,現在隻需要2-3分鐘。

(三)精准企業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利用城市大腦大數據系統,禪城區對企業法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服務,實現“無事不擾”和“政策找人”。

當地整合各種網格業務,對轄區內企業進行信用分級,通過信用三色碼(紅、黃、綠)分類分級精准監管,有針對性地降低綠碼企業受檢次數。

同時,依托城市大腦的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匹配,為轄區內企業主動提供利好政策定向推送、企業選址推薦等精准服務。相關惠企政策一出台,系統會自動為符合條件的企業聯絡人推送提醒,企業可以通過掃碼填報材料,完成申請,獲得相應的補貼,實現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到目標企業。  

“城市大腦”匯聚企業全方位信息並提供精准服務 (攝影:劉珊)

(四)化解治理難題,社區自治高效開展

針對各類社區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和基層治理久議不決的難題,“禪城智慧黨建共享社區”等智能應用使居民可以零距離參與小區事務決策、管理及監督,提升議事效率,居民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熱情也更高漲,進而為凝聚民意、化解難題提供重要支撐。

以石灣鎮街道惠景社區為例。該社區過去基礎設施陳舊、消防通道不暢、車輛亂停等問題突出,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該社區黨委書記何斯薇表示,2022年以來,通過“禪城智慧黨建共享社區”小程序,發布關於小區改造方案的征集意見和相關問卷,號召小區業主在小程序中完成填寫和投票表決,並對投票表決結果等進行公示。“20多天就回收2800多份線上問卷。經過1個多月的宣傳動員,小區共有4000余位業主完成實名認証,認証率超八成。”

智慧化手段的應用,快速且准確地匯聚了居民意見,激發了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了社區改造等各類事項的推進效率,推動小區自治高效開展並落實到位。

何斯薇介紹,“小區改造后,停車區增加至400多個,同時,合理科學規劃了綠化與路面,休閑區設立了黨建宣傳牌,居民活動區域寬闊,還增加了兒童游樂設施和健身器材,大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禪城智慧黨建共享社區”小程序 (攝影:劉珊)

三、工作難點與未來挑戰

數據共享、數據安全、部門協同、系統智能化水平等仍是社區智慧治理改革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對此,禪城區積極探索破解難題的思路方法。

(一)數據安全問題需時時關注

“目前,通過數據反哺,大量信息廣泛散布在基層部門,而基層作為技術防護的薄弱環節,容易遭受境內和境外的黑客攻擊,進而對數據安全造成威脅”。禪城區宣傳部副部長彭迪麗強調,基層的數據安全問題值得關注。對此仍需要上級部門加大對基層單位的技術支援和力量傾斜,提前發現隱患,做好安全防護。

歐磊表示,從此前多地發生的數據安全風險案例來看,除了從技術系統的角度強化安全防護外,更需防范技術之外的人為失誤。禪城區目前圍繞數據安全,已從規則制度、人員管理、模擬演練、日常安保等方面加強管理和保障。一方面,通過操作日志留痕,做到責任到人,另一方面定期開展模擬攻防演練,查找系統漏洞。此外,當地還建立完善了首席數據官制度,每一政務部門設立一位首席數據官和一位數據執行官,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確保本部門信息系統的安全。

(二)數據壁壘打通仍需系統推進

禪城區政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打通和共享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題和挑戰。例如,不同政府層級之間,數據的打通共享和流動循環面臨多方面因素影響。政策指導方面,如何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各級相關部門尚未出台比較明細的指引,給地方探索帶來難度。

針對數據共享問題,一方面,禪城區通過對新建信息化項目的事前審批協調,解決增量數據的打通和共享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各部門的首席數據官制度,力爭解決存量數據的打通和共享問題。

(三)系統智慧化程度有待提升

整體來看,“城市大腦”系統還處於建設階段,從數字治理向智慧治理的演進過程中,未來仍需從多個維度提升“智慧”治理含量。例如,如何更好依托相關數據,做好應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的預警預判,做到“未訴先辦”,主動介入,將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以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相關應用對系統的智慧化程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系統在綜合平衡資金投入、技術需求、數據基礎、應用要求的過程中,不斷升級迭代。

(四)公共服務場景有待進一步豐富

目前的智能社會治理改革探索過程中,相比較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提供仍是短板。特別是如何更好滿足群眾在交通出行、餐飲購物、娛樂休閑、旅游度假等領域的消費需求,提供多維度的公共服務,仍有較大探索空間。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產業發展與城市促進中心主任、廣東理工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楊儉波建議,禪城區可發揮自身區域優勢,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之外的日常休閑購物娛樂消費等方面的智慧服務內容。 

四、工作特色與經驗總結

總體來看,禪城區的智慧化社會治理探索體現出以下鮮明特色:

一是高位統籌有力保障改革推進。區智慧社會治理委員會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作為雙組長的設置,智慧社會治理辦公室專職統籌全區的智能社會治理工作的安排,體現出高位統籌的鮮明特色,使得相關探索在部門協同、數據保障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和便利,對全區智慧化社會治理改革探索工作的推進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是“微治理”貫通社區“最后一米”。依托“城市大腦”實現對社區網格的智慧化管理,充分調動專職網格員和兼職網格員的積極性,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以數據賦能和制度建設為抓手,不僅能打通了城市精准治理的“最后一公裡”,還優化了公共服務的“最后一米”。這種“微治理”的成功給社區工作者、居民和企業都帶來更多獲得感。

三是精准定位了數字化社會治理和服務的對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范永茂認為,禪城的智慧社區的建設聚焦於政務、服務、家務、商務“四務”,通過數據賦能精准定位服務對象,對企業法人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服務有著鮮明的特點,也處處體現著對居民的貼心關懷。同時,相關探索還幫助居民更好地實現了自治自管,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相關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廣。

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打通城市精細治理“最后一公裡”和社會生態“微治理”的體現,既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基層的微觀呈現,也是廣大群眾共享數字化、智慧化發展成果的民生工程。調研組負責人,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表示,佛山禪城區的探索,具備鮮明特點,是探索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要求的“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的重要觀察樣本,提供了以智慧化手段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有益經驗,其未來的優化迭代與發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追蹤。

調研組成員:

唐維紅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人民網研究院院長

劉志華  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劉   珊  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員

特邀專家:

范永茂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楊儉波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產業發展與城市促進中心主任、廣東理工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副教授

報告執筆:劉珊、劉志華

(責編:王媛媛、劉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