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國內移動閱讀市場最大亮點是有聲閱讀領域的動作頻繁:7月16日,新一屆中國音響與數字出版協會有聲讀物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在北京舉行,以懶人聽書為代表的網絡聽書平台及各大音像出版社等40余家理事單位參加了會議﹔月22日國內最大的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FM宣布攜手鄭淵潔進軍千億有聲玩具市場﹔7月27日,有聲聽書行業最大的內容制作和出版發行平台酷聽聽書,與當當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成為獨家有聲閱讀內容制作和運營合作方。在今后的合作中,將由當當提供可制成有聲書的圖書版權資源,由酷聽聽書來完成有聲閱讀讀物的制作,並獨家作為當當有聲平台的內容支撐方和品牌運營方,雙方實現有聲內容版權共享﹔7月30日,閱文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喜馬拉雅FM,雙方簽署了版權合作協議,將在文學作品的有聲改編等IP衍生發展領域共謀合作,喜馬拉雅FM將借助閱文的版權資源獲得網絡文學有聲改編內容、擴充版權庫,而閱文則通過喜馬拉雅FM的渠道,將集團下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多樣的閱讀形態,為讀者用戶創造更多元化的極致閱讀體驗。與此同時,喜馬拉雅CEO陳小雨也透露喜馬拉雅FM的打賞系統已經上線,不久分成系統也將上線,付費收聽的基礎設施將逐步完善——此舉意味著一直被指“燒錢圈市場”的網絡電台行業在經過幾年的市場大戰后,將進入商業模式PK時代。1
有聲閱讀產業的發展對業內來說並不陌生。之所以在近日動作頻繁,或許可以看成長期積累后的集中爆發。從長遠看,有聲閱讀行業優勢不言自明: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通過3G、4G網絡的高效傳輸,為用戶在移動環境中提供流暢無損的語音服務已非難事。而手機屏幕早已超越電影、電視,成為最受人們關注的屏幕,在這塊匯聚人們視線的屏幕上,文字——各類閱讀客戶端發展已經進入紅海,影像——已經成為PC端大視頻網站實力的自然延伸,唯有語音,可以看做相對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
實際上,圍繞優質IP的競爭通常都早於大眾視線就暗度陳倉:當下異常火爆的影視劇和網絡劇改編,實際上展現的是於若干年前就已經被銷售的網絡文學版權,某些優質作品的版權甚至已經超過保護期而開啟了二次銷售。在有聲閱讀領域,新崛起的供應商沒有選擇在影視劇領域已經發生過的資源混戰作為開場秀,而是果斷地選擇了抱團取暖的方式:1、選取優質IP提供商進行版權合作與分成﹔2、與知名作家、影視明星合作,掘金粉絲經濟(7月29日,掌閱互動邀請影視明星劉燁參與制作有聲讀物《小王子》)。毫無疑問,未來幾年,有聲閱讀領域將會上演當下在線閱讀向影視劇輸送新鮮血液的熱潮。
國內有聲閱讀領域的抱團崛起,有其自身的深刻原因。從有聲閱讀平台來說,早期的跑馬圈地、燒錢搶佔用戶的時期已經走過,有聲閱讀平台的各類產品的市場劃分與定位基本明確,有一批諸如喜馬拉雅和懶人聽書這類業內知名的平台長期保持穩定高流量,必然吸引優質內容的導入。以喜馬拉雅為例,其早期發展採取的是PUGC模式,內容來源主要以UGC2+PGC3+獨家版權組成,以此形成層次豐富的PUGC生態戰略,既保証了內容的專業性,也能夠大量地挖掘優質的內容生產者,實現內容的多樣化、個性化。PUGC生態戰略集合了UGC、PGC的雙重優勢,有了UGC的廣度,通過PGC產生的專業化內容,能更好地吸引、沉澱用戶。目前,喜馬拉雅FM已擁有總計300萬主播,其中包含5.5萬認証主播、5000個大V。平台造星的同時,也在挖掘這些草根音頻明星的后續價值,毫無疑問,鼓勵大V加入有聲閱讀領域,提供豐富和個性化的有聲閱讀產品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另一方面,對於平台而言,生產原創內容或者購買優質IP的成本無疑過高,通過與現有版權運營商合作無疑會大大降低運營風險。另一方面,對於版權運營商而言,優質IP的“優質”實際上是有時效性的,一部熱門作品能夠引起的話題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超過一定時限,隨著讀者和聽眾的更新換代,其自身價值也在不斷下降。將版權以優惠的價格提供給有聲平台,實際上幫助了IP運營商在短期內炒熱話題,回籠部分資金,以及以較小的成本完善自身產品線。從影響用戶習慣角度看,有聲閱讀的崛起,實際上是以碎片化和富媒體的方式搶佔用戶各個維度的注意力。
此外,和影視劇改編主要面向年輕群體不同,有聲閱讀能夠提供更豐富的用戶群體給運營者:工作途中的上班族、有識字障礙的嬰幼兒,對於在線閱讀的字體、背景有較高要求的老人及特殊需求人群,都是有聲閱讀的潛在目標群體。
在美國,有聲書是個年產超過700億的產業,而根據2014尼爾森全球圖書市場報告,中國的有聲閱讀市場將是一個超過20億人民幣規模的藍海。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移動閱讀市場年度報告2015年》顯示,對比2012-2014年中國電信運營商閱讀基地收入構成的變化情況,電信運營商有聲閱讀收入逐年增加,佔據總體電信運營商閱讀基地收入的4.9%、5.2%和5.8%。
從長遠來看,隨著微信、手機QQ、雲中書城等渠道崛起,運營商渠道遠景並不看好,未來,在線閱讀領域的競爭將愈發圍繞精品資源展開,而后者幾乎被大網站壟斷。此時,如何挖掘和探索對既有版權資源的運營,拓展其盈利邊際,成為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1用戶過億后 網絡電台醞釀商業模式大戰
http://stock.sohu.com/20150731/n417883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