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在華盛頓舉行的全球新聞媒體代表大會(World News Media Congress)上,《新聞編輯室趨勢2015》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世界編輯論壇(World Editors Forum)撰寫,細數了世界范圍內新聞編輯室的9大趨勢,以下是對這份報告的精華總結。
1、游戲強勢植入新聞?交互新聞游戲與虛擬現實興起
新興的可穿戴技術,以及像Google Cardboard和Oculus Rift這樣經濟實惠的虛擬現實設備,正逐步改變著新聞媒體生產新聞的方式。
新聞游戲化的幾個著名案例有:BBC發布的交互式游戲《敘利亞之行》(Syrian Journey),菲律賓媒體Rappler的“反飢餓計劃”(HungerProject)以及半島電視台的交互式新聞游戲《偷漁》(Pirate Fishing),后者為半島電視台官網吸引了80%以上的新增用戶。
2、“誰說的”,不能說:信源保護更加嚴密
報告稱,在“斯諾登效應”的影響下,記者獲得的信息比以往更容易受到黑客和政府監控的威脅,許多記者因此開始“回過頭來從基礎做起”,強化信源保護。
3、機器人佔領桌面:自動化新聞異軍突起
美聯社副總裁兼執行主編Lou Ferrara在全球新聞媒體代表大會上說,自動化新聞(automating stories)使得美聯社的收益增長了10倍。
4、《查理周刊》的教訓:職業安全與目擊者新聞倫理
《查理周刊》槍擊案同時也引發了有關突發事件中目擊者新聞的倫理與查証的嚴肅探討。
5、“聽覺”覺醒?播客再次重回主流視野
皮尤中心最近的《新聞媒體狀況》報告中也提到,17%的美國人稱自己在最近一個月內收聽過播客節目,這一數字比起2008年的播客收聽率(8%)幾乎翻了一倍。
6、“推新聞不用微信?Out:利用即時通訊開展報道
微信、WhatsApp及Line等聊天應用,正為媒體提高發行量和用戶參與積累著關注度。
7、人人都會數據處理:數據新聞進入全平台時代
報告提到了《衛報》的Ophan內部分析平台,Ophan使得新聞編輯室能夠自己制作圖表,而且《衛報》的所有員工都會使用。
8、“網絡厭女症”肆虐?媒體業性別歧視引發關注
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IWMF)的一項跨國研究發現,女記者隻佔到全球記者總人數的36%,而在媒體的決策層當中,女性也隻佔到四分之一。
報告中寫道,彭博社在處理性別不平等問題時採取了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即通過引入新政策、樹立新目標來鼓勵機構內的女性員工走上領導崗位。
9、“小”有作為:規模無礙編輯室創新
從《得梅因憲章報》(Des Moines Register)嘗試虛擬現實與360度視頻技術,到越南通訊社運用說唱來吸引年輕受眾,種種事件都表明,規模已經不再是限制小型媒體創新的障礙。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是,新加坡《海峽時報》圍繞娛樂、教育和旅行,創建了3個社區站點,使得讀者能夠看到自己的文章和攝影作品,與專業記者的作品同時刊登在報紙上。
(來源:全媒派,研究院 王培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