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人民網研究院>>觀點啟迪

陸小華:移動入口之爭與再造式媒體融合

2014年07月22日09:10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手機看新聞

    新華社傳媒專家、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陸小華在《新聞與寫作》第7期“刊首語”中寫道,6月中旬,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相隔一天分別舉行儀式,鄭重發布了冠以各自名稱的新聞客戶端。這兩個新聞客戶端的共同特點,都強調是其品牌下的總客戶端和入口,都表明要集中其新聞資源和其他資源運作這個總客戶端,這是政策強力推動媒體融合大潮中,中央主要媒體集團的最新舉措。

    由“利用式”媒體融合轉向“再造式”媒體融合

    是否要媒體融合,學術界與業界曾經有多輪討論,爭論中不斷求得新的認識。而媒體融合也終於從十多年前學者的討論話題,變成五年前業界各領導者焦灼的問題,變成今天政治家關注的重大問題與政策取向。在這樣的進程中,人們對如何推進媒體融合的認識,也逐漸深化,從潛台詞是傳統媒體要利用新媒體工具的利用式媒體融合,終於走向要以移動互聯網式的思維對原有的生產方式、分發方式和需求對接方式進行重組的再造式媒體融合。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形態為代表的、正在推進的第三次傳媒革命從根本上改變傳媒與需求的對接方式

    100年來以廣播電視出現為代表的第一次傳媒革命,改變了傳媒的內容產品形態與載體,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媒的生產方式與傳播方式。以基於傳統互聯網的新媒體為代表的第二次傳媒革命,不僅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內容產品形態,也催生了以所謂UGC為特征的新內容生產方式,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媒與需求的對接方式。這也正是以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形態為代表的、正在推進的第三次傳媒革命正在發力的所在。

    移動入口之爭的背后,是尋求需求對接方式變革

    今天的傳統媒體,面臨效率與需求兩個約束的擠壓。所謂效率約束,是指傳媒組織形態的科層結構,與移動互聯網時代多樣的軟組織、輕結構相比,過於繁重而低效﹔傳統的內容生產方式,在內容為王的理念與追求背后,是對生產成本與生產效率的不敏感。所謂需求約束,是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大量出現,使能夠滿足人們細分需求的產品獲得了好的體驗,這進一步催生人們需求的超細分,從而使得標准化生產、大規模提供的傳統內容生產方式顯得過於粗疏,與人們需求類別與需求心理之間的匹配度過低。

    從這個眼光看,移動入口之爭的背后,是尋求需求對接方式變革,是尋求提高需求匹配度。而這不過是正在進行的再造式媒體融合的一種表現而已。

(來源:《新聞與寫作》,研究院 王培志 整理)

分享到:
(責編:王培志、唐勝宏)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